輝煌的曆程

1955年,公司買下了伯爾工廠,並開始了製造軍品的曆史。為了重新建立起自己的武裝力量,1956年,西德政府從西班牙購買了500支賽特邁步槍供部隊試驗,1958年西德與西班牙達成特許生產改進型賽特邁步槍的協議,同年5月,聯邦政府下達批文把生產任務交給HK公司,由HK公司改進的賽特邁步槍被命名為G3步槍。

負債累累

20世紀60年代末,HK公司根據聯邦政府研製新槍的要求,與諾貝爾火炸藥公司合作研製出4.7毫米無殼彈和G11無殼彈步槍,於1977年參與北約小口徑步槍選型試驗,結果敗北。但HK公司並未因此而退縮,他們自籌資金,繼續G11的研究計劃,到90年代達到了裝備水平,但因種種原因而未被德軍采用。此時的HK公司已是負債累累。1991年3月,公司被賣給了英國皇家軍械公司(簡稱RO)。

德國HK P7手槍

HK P7手槍性能數據

口徑:9毫米

全槍重:0.95千克

全槍長:171毫米

槍管長:105毫米

槍口初速:351米/秒

發射方式:單發

裝彈量:13發

德國機械產品向來以嚴謹、精密著稱,德製武器在世界槍械史上也是自成一係,獨領風騷。其中德國HK公司生產的P7係列手槍就是被人們津津樂道的世界名槍。與大多數自動手槍不同的是,P7係列背離了傳統的手槍結構設計,采用了獨特的氣體延遲開鎖式閉鎖機構、握把保險和擊發機構,使得該槍不僅設計風格獨樹一幟,而且性能更是出類拔萃。

應運而生

德國HK公司的P7係列手槍研製於20世紀70年代末。在當時的反恐背景下,德國警方對警用型自動手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火力強大、操作迅速快捷,而且要求更安全可靠,便於攜帶等,P7係列手槍因此應運而生。

家族成員

P7係列手槍有多種型號,基礎型是發射9毫米帕拉貝魯姆彈的P7M8;80年代,為參加美國軍用手槍競標而改進製造了P7M13。兩支槍除了容彈量不同,供彈具及握把做了相應改進外,其餘結構完全相同。除此之外,還有可通過換裝槍管、供彈具、套筒而發射不同口徑槍彈的P7K3,發射9毫米訓練彈的P7PT8,以及主攻民用市場的10.16毫米口徑的P7M1O。

獨特的閉鎖機構

P7係列手槍采用了氣體延遲開鎖式閉鎖機構。擊發時部分火藥氣體進入槍管下方的氣室內,當套筒開始後坐時,在套筒前端相連的活塞上產生一個向前的力,從而延遲套筒的後坐時間,並減輕後坐震動。氣體延遲後坐的另一個優點是可以采用固定式槍管,提高命中精度。

反常規的設計

P7係列手槍的發射機構和保險機構一反常規設計。其發射模式有3種:握緊握把保險,扣壓扳機,此為單動發射,單動發射扳機力小,行程短,便於快速射擊。先扣壓扳機,再握緊握把保險,即可射擊,此為雙動發射,同時按壓握把保險和扳機形成擊發。握把保險可通過待發杆控製阻鐵使擊針形成待擊狀態,鬆開握把保險,手槍即處於保險狀態,擊針回位到非待擊位置。

設計巧妙

P7係列手槍的握把保險在設計上也是獨樹一幟。雖然結構簡單,但是它卻具有保險、擊發和空倉掛機後解脫套筒使之複位的功能。當最後一發槍彈發射後,套筒停於後方。此時隻需握緊握把保險即可解脫空倉掛機,如已更換實彈匣,再次扣壓扳機即可快速擊發。從待擊到保險的狀態轉換是非常安全可靠的。

普遍使用

由於P7係列手槍外形小巧精致,槍身整潔流暢,便於隱蔽攜帶和快速出槍,所以它不僅在德國警察、軍隊中服役了相當長的時間,而且至今英國的SAS特別空勤團、美國三角洲特種部隊、美國中情局等眾多著名部隊、機構也在使用。

德國HK P9手槍

P9手槍是HK公司為德國警察研製的一種新型自動填裝手槍,從1972年開始裝備警察部隊。主要型號為9毫米口徑,另外還有少量生產的11.43毫米和7.65毫米口徑。此外,該槍也可作比賽用槍,有兩種槍管,一種為127毫米,另一種為140毫米。

罕見的設備

P9手槍最大的特點就是采用了HK公司步槍傳統的滾柱式閉鎖裝置。其結構是:套筒和槍管通過槍機連接。槍機由兩部分組成,機頭較輕,其上有兩個滾柱,機體較重。當槍機推彈進膛後,槍機後半部分繼續向前,將滾柱擠入槍管後套上的閉鎖凹槽使槍管與套筒閉鎖。將這種閉鎖方式用在手槍上是極為少見的。

內置擊錘

P9手槍采用了內置式擊錘。插入實彈匣後,壓下套筒左側的空倉掛機,或將套筒向後拉到位置後再放回,均可使擊錘待發。套筒後端有一指示杆伸出。若槍彈已經入膛,拉殼鉤便翹起,表示膛內有彈。這兩種指示器不僅在白天清晰可見,而且在夜間也可用手摸到。

開鎖程序

P9手槍擊發後,火藥氣體的壓力作用於槍機的彈底窩平麵,使機頭開始後座。由於閉鎖滾柱仍在槍管連接套的閉鎖槽內,機頭向後運動受到限製。隻有當滾柱脫離閉鎖凹槽後,機頭才能大幅度向後。機頭開始後坐時,閉鎖糟的反作用力迫使滾柱向裏,而機體前端的斜麵和複進簧的簧力又阻止滾柱向裏。最後,滾柱被完全擠入機頭之中而開鎖。

閉鎖工序

開銷後,機頭和機體便在後效期壓力作用下自由後坐,抽殼並拋殼,同時壓倒擊錘。槍機撞擊塑料緩衝墊後即停止後坐。隨後,繞在槍管上的複進簧伸張,套筒帶動槍機複進,推彈膛並完成閉鎖。欲再次發射,還須鬆開扳機,使單發杆抵在與擊錘缺口扣合的阻鐵上。此時,扣壓扳機可再次擊發。

分解程序

P9手槍在分解時,需要先裝上保險,取出彈匣,檢查膛內是否確實無彈。然後壓下位於扳機前麵、扳機護圈內的槍管卡筍,向前推套筒,抬起套筒組件並卸下。然後向前推槍管以壓縮複進簧,將槍管自套筒中取出。將套筒一側壓入機頭與機體之間,頂起機頭卡扣,直到機頭在其簧力作用下向前,從而分解出機頭,最後卸下機體。

P9的改進型

P9S是P9手槍的一種改進型,P9S中的“S”的德語“Spannabzug”,即“雙動扳機”。和P9唯一不同的是,P9S是雙動擊發,而P9為單動擊發。在慕尼黑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恐怖事件之後,德國的反恐特種部隊GSG9更加重視武器的射擊精度,將HKP9S選作製式手槍。另外,薩爾州警察也選用P9S作製式手槍。

P9K手槍是P9的變型手槍中沒有投入生產的一種,它是由HK公司的創始人之一的特奧多爾·科赫領導的設計小組設計的,不過這種手槍隻生產了4支“實驗型”, 1976年科赫死後,P9K的開發也被終止。

德國HK P11水下手槍

德國HK P11手槍是專門用於特種作戰和反恐怖作戰的一種水下手槍,它是HK公司於20世紀70年代研製的,1976年正式投入使用。這種手槍裝配了一種特製的箭形貧鈾子彈,能在地麵和水下使用,是世界上許多國家,特別是歐洲國家的一種特種編製武器。

結構特點

P11手槍由槍管束、握把、電池組、扳機開關等部分組成。槍管束為整體結構,其上有5個槍膛,同時也是彈匣。裝配槍管束時,將槍管束上的凸起從前向後插入到手槍握把上相應的凹槽中,再從橫向插上連接銷軸,此時槍管束上的電池觸點就與握把上的電池觸點相接觸。發射時,扣動扳機即打開電源開關,電池組點燃彈藥中類似於固體火箭的燃料發射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