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能互補
P11手槍能借助電子係統來控製發射子彈,既能在水下,也能在地麵使用,特別適用於水下能見度較差水域內的作戰從而彌補了它在水下射程相對不遠的缺陷。
美中不足
P11手槍也有很多缺點,如它的技術保障比較複雜,它沒有彈匣,不能自動裝填,槍管和彈匣是整個更換的;P11手槍在鹽分較大的海水中密封處的電子接點很容易被氧化;P11手槍在箭形子彈彈芯中使用了貧鈾增強了射擊效果,但這可能會對人體產生輻射危害。
德國HK4手槍
HK 4手槍性能數據
口徑:5.59毫米/6.35毫米/
7.65毫米/9毫米
全槍重:0.52千克
全槍長:157毫米
槍管長:85毫米
裝彈量:8發
發射方式:單發
有效射程:27米
德國HK 4手槍是德國HK公司研製生產的自動填裝袖珍手槍。它的特點是:在更換槍管、複進簧和彈匣後,可以從發射中心發火彈改為發射邊緣發火彈。數字“4”表示該槍有4種口徑。
結構設計
HK 4手槍是槍機自由後坐式武器,擊發後火藥氣體推彈殼向後,套筒隨之後坐,在這個過程中,它會完成抽殼、拋殼,壓倒擊錘等一係列動作。套筒撞擊到後邊的緩衝墊後停止後坐,隨之在複進簧作用下複進,推彈入膛。隻有當套筒完全複進到位時扣扳機才能擊發。在套筒的左側設有保險機柄,上推露出紅點時為發射狀態,下推露出白點時為保險狀態。
轉化發射
HK 4手槍一般使用中心發火彈,當改為發射邊緣發火彈時,必須取下槍管,用銷子撬起拉殼鉤使之離開彈底窩平麵,然後卸下彈底窩平麵板,將擊針翻轉後重新裝上。當HK 4手槍發射邊緣發火彈時,彈底窩平麵板上的R標誌朝前,擊針從上孔伸出。當發射中心發火彈時,彈底窩Z標誌朝前,擊針從下孔伸出。
德國HK VP70手槍
HK VP70手槍是一種新穎的、結構特殊的自動手槍。VP是德文“VolksPistole”的縮寫,意為“人民手槍”;70指的是它正式公開的年份1970年。它在單手射擊時,可作為手槍使用;當將槍套作為槍托使用時,可作為衝鋒槍使用,也可進行3發控製點射。VP70在1973年正式推出市場,但由於生產數量有限,尚未被軍方采用。
手槍類型
VP70手槍有兩種型號。VP70M式是它的軍用型,配裝肩托(兼槍套)後可進行3發點射。VP70 Z式是它的民用型,隻能進行半自動射擊。除了普遍的9×19毫米口徑外,VP70手槍還有一種意大利9×21毫米口徑,這種口徑的VP70隻生產了約400支,大多數都銷往美國。1989年,VP70係列正式停產。
結構設置
VP70的保險機為按鈕式,按下機鈕,則成“發射”狀態,此時保險機軸上的D形缺口可允許扳機連杆通過。該槍無空倉掛機裝置,彈匣中的槍彈打完後,套筒停在前方位置。換上實彈匣後,須將套筒向後拉到位然後再放回,方可推彈入膛。
3發點射
VP70手槍與之前的全自動手槍不同的是它采用了3發點射和單發兩種發射方式,而為VP70提供點射功能的則是它的槍套。在VP70手槍的槍托左前端有快慢機柄,裝槍套時須將機柄裝於“1”的位置。將槍套插入手槍後端的連接槽中,再將快慢機撥至“3”,就可進行3發點射。
德國HK USP45手槍
H K USP45手槍性能數據
口徑:11.43毫米
空槍重:0.785千克
全槍長:200毫米
槍管長:112毫米
彈容量:12發
發射方式:單發
槍口初速:270米/秒
USP是Universal Self-loading Pistol(通用自動裝填手槍)的縮寫,它是德國HK公司為滿足民用市場、執法部門和軍方的需要而設計的,開始隻有10.16毫米和9毫米兩種口徑。後來,為了滿足美國人對11.43毫米口徑手槍的情有獨鍾,HK公司便設計了發射11.43毫米柯爾特手槍彈的USP,並於1995年推向市場。
結構特點
USP手槍是一支非常實用的手槍,它由槍管、套筒、套筒座、複進簧組件和彈匣5個部分組成。槍管用鋼材冷鍛而成;套筒座前部有卡槽,便於安裝激光瞄準鏡;握把底部兩側有弧形凹槽,便於用手取出彈匣;彈匣用工程塑料製成,但用不鏽鋼嵌入物加固。另外,還在複進簧組件內安裝了後坐緩衝係統,這不僅降低了零部件間的衝擊力,而且還減小了射手的可感後坐。
機構設置
HK公司專門為美國執法機構裝備的USP手槍開發了純雙動擊發機構。在使用時可以選用不同形式的扳機機構,即傳統的雙動/單動型、沒有手動保險的雙動/單動型、有手動保險的雙動型、簡化的雙動型扳機。
USP45式的改進
由於USP45式手槍發射的槍彈尺寸和威力都變大了,所以對原USP上的一些部件進行了強化,在外形尺寸上也有一些改變。為了不使握把變得過大導致難以握持,USP45式將原來的塑料製彈匣改為鋼製彈匣,容量為12發,民用型的彈匣則為10發。許多原來USP的零件和附件仍可通用。
德國HK MK23手槍
MK23手槍是HK公司根據美國特種作戰司令部(U.S. Special Operations Command,簡稱USSOCOM)的要求而研製的進攻型手槍。它不僅在外形上和USP十分相似,而且采用了USP手槍的技術成果,1996年開始裝備特種部隊,是繼政府型M1911後的第一支口徑為11.43毫米的軍用手槍。
測試成功
1990年,USSOCOM製定了特種部隊用進攻型手槍武器係統(簡稱OHWS)的開發計劃,並由海軍向有開發能力的廠家提出手槍的性能要求。整個計劃被分為三個階段,並規定該手槍必須具備11.43毫米口徑、激光瞄準模塊LAM、消聲器三部分。在與史密斯·韋森公司的MP45和格洛克公司改進的格洛克21的競爭中,HK公司生產的MK23通過不斷的修改,最終通過了測試。1995年美國海軍與HK公司簽訂了批量的生產合同,進入最後的生產階段。
孿生兄弟
Mk23手槍采用了USP手槍的一切技術成果,如采用了帶有緩衝裝置能減少30%後坐力的複進簧導杆;含15%玻璃纖維的聚酰胺套筒座,槍膛鍍鉻的多邊形槍管以及金屬部件都帶有耐腐蝕塗層等等,就像一對互助互愛的孿生兄弟。
結構特點
Mk23手槍比USP長51毫米,比USP重0.38千克。它的外掛裝備溝槽可裝置雷射標定器或強光手電筒,在槍管口的外緣處刻有螺紋,可接上消音管,這些附屬配備使Mk23手槍具有執行特戰任務的能力。
德國HK P2000手槍
P2000手槍是HK公司於2000年推出的新產品,它不僅繼承了USP係列的一些優點,而且集合了其他廠商近年推出的新型手槍的創新之處,是一支真正的新手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