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石激起千層浪,全世界都在關注這件事情,剛果政府也開始行動了。1983年,一支國家考察隊沿著雷吉斯特茲的路線前進。在雨林中走了一個多月,最終到達了泰萊湖。5月的某一天,他們見到了“莫凱朗邦貝”。當時,在300米遠的湖麵上,有一個長脖子怪獸在遊動。隊員們紛紛歡呼,有的趕緊拍照,有的甚至用攝像機拍下了影像並錄下了怪物的叫聲。
難道是雷龍
兩次考察,人們對怪獸的描述都是一樣的。不過,科學家最感興趣的,還是那一段錄音。仔細研究後,他們發現,這聲音有兩種,一種是砰砰聲,另一種是吼叫聲。在已知的動物中,還沒有哪種動物的叫聲跟這一模一樣。有人表示,如果這不是恐龍的叫聲,那麼這個怪獸也有可能是一種新的物種。
但是,根據錄像資料顯示,“莫凱朗邦貝”似乎就是雷龍。雷龍是一種草食恐龍,生活在侏羅紀中晚期。對於這件事,科學家詢問了很多當地人,同時取出雷龍的複原照片讓他們辨認。結果大部分人都認為,雷龍和水怪長得最像。這隻是一個初步的判斷,凡事要講究依據。可是,直到今天,還沒有誰能拿出實實在在的證據來表明這就是一隻恐龍,非洲活恐龍依然是一個謎。
雷龍檔案
體長: 30米 身高: 10米
體重:35噸 食物:植物
生存年代:侏羅紀中晚期
生存地點:北美地區
長相特點:頭小身子大,後半身比肩高,脖子和尾巴差不多長。由於太重,走路像打雷。
追查恐龍穀的命案
弱肉強食,是大自然的生存法則。在恐龍世界裏,這一法則同樣適用。我們雖然不能親眼看到那個時代恐龍們你爭我鬥,相互廝殺,但從現今發掘出的化石裏,也能夠一窺端倪。根據現場的遺骸和打鬥的痕跡,中生代一樁樁令人驚奇的“殺龍案”浮出水麵。那麼,到底誰是凶手呢?讓我們開動腦筋,一路追查下去。
植龍吞龍終喪命
首先,讓我們看一下,這個發生在印度的植龍吞龍案。20世紀60年代,在一個發掘現場,兩具體長約7米的植龍靜靜地躺在那裏。說起植龍,大家都熟悉吧?雖然名字裏也有“龍”字,但其實它並不是恐龍,而是一種長得像鱷魚的爬行動物。然而,令人吃驚的是,在它們的肚子裏,各有一具小恐龍的骨架。這兩隻小恐龍身長約1.3米,骨架保存得還算完整,但它們的頭骨碎裂了。
那當時發生了什麼事呢?據推測,在2億年前,這個地方水草豐盛,兩隻小恐龍正在河邊喝水,突然河裏冒出兩頭巨大的植龍來。這下可把小恐龍嚇傻了!還沒來得及逃跑,它們就被植龍囫圇吞到肚子裏去了。分享了美餐,兩頭植龍非常高興,但就在它們準備離去的時候,它們竟然一頭栽倒在地,一命嗚呼了。誰殺死了它們?難道這兩隻小恐龍有毒嗎?對這個問題,科學家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壯烈的生死格鬥
恐龍吃掉恐龍或者被吃掉,這不算什麼稀奇事。但兩隻恐龍打鬥,拚個你死我活,以致同歸於盡的事就值得說一說了。在白堊紀晚期蒙古的戈壁中,一隻原角龍和一隻快盜龍(也叫迅猛龍)正好相遇。它們兩個的個頭差不多,身長都在2米左右,可謂勢均力敵。
到嘴的肥肉,快盜龍豈會放過?就像仇人一樣,它們一見麵,就打在一起。快盜龍出手很重,招招置對方於死地。它用前爪扣住原角龍的頭,接著,帶鉤的後爪就刺進了原角龍的肚子。原角龍也不是吃素的,麵對來敵,絲毫不怯場。雖然深受重傷,但依然奮起反抗,使盡全部力氣,一頭朝快盜龍撞了過去。這場生死格鬥,最終以同歸於盡收場。後來,它們的屍體被黃沙掩埋,慢慢地,就變成了我們今天看到的格鬥化石。
真凶到底是誰
接下來的這個案子比較複雜。一隻憨態可掬的圓頂龍被殺了,它的骨骼支離破碎,撒了一地。在骨骼上,被抓咬的牙痕清晰可見。這是誰幹的好事?在發掘地附近,科學家找到了三種肉食恐龍的斷牙,依次是角鼻龍、嗜鳥龍和異龍。哪一個才是真凶呢?
先來分析角鼻龍。這是一種大個頭的食肉恐龍,鼻子上有一個尖角。這種恐龍有一個怪嗜好,就是喜歡吃腐肉。所以,可以排除它。再說嗜鳥龍,它身高不足兩米,大小與一隻山羊相當。平常以捕食小恐龍為生,偶爾也吃點殘骨剩肉,打打牙祭。看來,嗜鳥龍也該被排除嫌疑。
說到這裏,案子也該結了。異龍是一種凶猛的肉食恐龍。一天,它遇見了圓頂龍,立刻撲上去大快朵頤。吃飽後,就挺著大肚皮揚長而去。但是,來得早不如來得巧。異龍走開後,幾隻角鼻龍路過,正好美餐一頓。角鼻龍也離開後,在一旁早就不耐煩的嗜鳥龍爭先恐後地衝上去,搶奪剩骨殘肉。就這樣,沒多久,一隻身體龐大的圓頂龍就成了一堆碎骨,真可憐。後來,山洪暴發,這堆碎骨被泥沙掩蓋,千萬年後就變成了化石。
最恐怖的恐龍殺手
如果問你,哪一種恐龍最厲害?你首先想到的肯定是暴龍。因為它在電影中經常露臉,被大家所熟悉。但實際上,身高體大的暴龍並不是最恐怖的恐龍,在恐龍王國中,還生活著各種各樣的恐龍,它們各有各的生存絕招。這裏,讓我們一起來看看最恐怖的5大恐龍殺手。
吃掉夥伴當美餐
距今7000萬年前,馬達加斯加平原上生活著一種食肉恐龍,名叫瑪君龍。它個頭跟暴龍差不多,體長也是6米,但比暴龍更凶殘、更血腥。由於當時平原上的食物緊缺,為了填飽肚子,它經常吃已經死亡的恐龍幹屍。當餓極了的時候,就會變得饑不擇食,逮住什麼吃什麼,甚至把自己的同伴當做獵物,美餐一頓。這樣說並不是在誣陷它,科學家已經找到了相關證據。他們在這種恐龍的牙齒化石中,發現了一種殘留物,這種物體竟然和它自身的骨骼十分符合。怎麼樣,瑪君龍的殘暴夠嚇人的吧?
暴龍也慚愧
科學家在非洲的撒哈拉沙漠中發現了一種新型肉食恐龍,這種恐龍體長約8米,身高2米多,是鯊齒龍的一種。它長相怪異,模樣真是不敢恭維。除了像鯊魚一樣的尖牙利齒外,它最大的特點就是那巨大的眉骨,碩大得幾乎蓋住了一雙眼睛。每當爭奪配偶時,這副眉骨就成了炫耀的工具。誰的強壯有力,誰就更能獲得異性的青睞。
科學家認為,這種恐龍很可能是暴龍的老祖先。它們生活在白堊紀中期,距今約1.1億年前,是當時非洲、南美洲大地的霸主。它們善於捕獵,通常兩隻為一個小組,對食草恐龍展開攻擊。它們會先用利牙將獵物狠狠地咬死,再用鋒利的手爪撕碎,然後大快朵頤。其下手之狠,相信暴龍也自愧不如。
最大的食肉恐龍
玫瑰馬普龍生活在距今1億年前,體長12米,體重大約為6噸,個頭比我們熟悉的暴龍要大一半,是中生代最大的食肉恐龍。和暴龍一樣,它們牙尖爪利,善於撕咬。對到嘴邊的獵物絕不心慈手軟。
在一個發掘現場,科學家發現了好幾具馬普龍化石,還有一隻阿根廷龍的殘骸。我們知道,阿根廷龍是一種龐大的食草恐龍,身長30米。可以想象得出,當時是怎樣的情景。幾隻玫瑰馬普龍一起攻擊阿根廷龍。麵對這種架勢,阿根廷龍似乎沒有還手之力,沒幾個回合就被打倒在地。結果,它們一哄而上,硬是把阿根廷龍活活地撕碎著吃了。這麼個龐然大物都沒能逃過劫難,可見玫瑰馬普龍的威力。
牙齒殺手
食肉恐龍的殺“龍”武器,除了爪子,還有尖利的牙齒,一種名叫諾弗勒惡龍的牙齒就非常特別。
這種恐龍的前牙向前突出,牙齒的頂端有回鉤,還長有小小的鋸齒,看起來就像彎刀一樣,可以一下刺中獵物。而它的後牙像刀片一樣鋒利,能將獵物撕裂,再切成小塊一口吞掉。怎麼樣,感覺恐怖吧?諾弗勒惡龍個頭不大,跟一隻德國牧羊犬差不多,但憑著這種獨特的牙齒,在當時很少有敵人敢上門挑釁。
白堊紀的除草機
說完了肉食恐龍,再來看看這個對植物不口軟的“除草機”。距今大約7500萬年前,美國猶他州南部不像現在這樣,一片沙漠。當時這裏潮濕多雨,森林生長茂盛,是恐龍們的天堂。一群鴨嘴龍在那裏無憂無慮地生活著。
它體長10米,身高約3米,腦袋不大,擁有一個強壯的下巴,口中的牙齒多達800顆,咬合功夫可謂一流,能吃下任何想吃的植物,對樹枝、蕨類和灌木一概吞掉,簡直就是一台除草機。由於它的身體很結實,可以撞倒一棵大樹,因此,有科學家說它是“恐龍中的施瓦辛格,渾身上下充滿了力量”。
最小的恐龍
恐龍的個頭有大有小,腕龍體型龐大,是大個子恐龍的代表。它重約70噸,身長22米,站起來達12米,足有四層樓那麼高。與腕龍相比,美頜龍就小巧多了。它是目前為止,人類發現的個子最小的恐龍。別看它個子小,但凶惡無比,對生活在地麵上的小動物來說,美頜龍簡直是一個十足的小惡霸。肚子餓的時候,它們決不會心慈手軟,口下留情!
小惡霸長啥樣
美頜龍還有個名字,叫做秀頜龍,是小鳥龍的近親。它身長大約70厘米,除去那條長尾巴,幾乎和母雞一般大。它的前肢比較短,後肢較長,脖子細長而靈活。樣子長得還算秀氣,但別被它的外表所迷惑,那滿嘴尖利的牙齒就說明,它可不是一個好對付的善主兒。
如果你想知道它長什麼樣,不妨為它畫張像。先畫一隻沒有羽毛的母雞,給它加上一條長尾巴,然後在它的嘴裏補上牙齒。最後,把小翅膀的前麵改成細小的指爪。這樣,一隻乖巧的美頜龍就出現了!由於它長得太像鳥了,所以當初人們在看到始祖鳥的化石時,還以為又發現了一隻美頜龍呢。
追命高手
美頜龍是個捕獵的能手,仗著“追命”和爬樹兩手絕活兒,在叢林裏橫行一方。它的後腿苗條,但卻強健有力,這讓它能以最快的速度追捕小動物,還能突然加速。俗話說,狗急了跳牆。這天,一隻小蜥蜴被追得沒辦法了,隻好逃到樹上避難。可是怎麼也沒料到,美頜龍也會爬樹,它悄悄地跟蹤上去,用利牙和指爪一頓猛攻,可憐的小蜥蜴最終難逃“龍”口。
在德國,科學家曾發掘出一具美頜龍的化石。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它的肚子裏,藏著一隻布拉瓦利小蜥蜴的遺骸。剛開始,人們還以為這是它的孩子,認為美頜龍是卵胎生的,但研究後才明白,完全不是這麼回事。原來,蜥蜴是美頜龍的主食,隻要美頜龍出現,那些來不及逃跑的小蜥蜴都難逃厄運。對這隻美頜龍來說,布拉瓦利小蜥蜴就是它生前的最後一頓美餐。
誰是最小的恐龍
那麼,世界上還有比美頜龍更小的恐龍嗎?答案是肯定的。
在我國遼寧西部,曾發現了一種趙氏小盜龍,個頭比美頜龍還小。它身高隻有39厘米,尾巴很長,細而彎曲的指爪說明它會爬樹。雖然身披羽毛,但它不會飛行,隻會簡單的滑翔。這種小恐龍生活在白堊紀早期,距今約1.25億年。它是世界上發現的最小的、會爬樹的恐龍。然而,就在前不久,科學家又發現了一種鼠龍,它的個頭據說比老鼠還小。在中生代恐龍世界裏,究竟誰才是最小的恐龍呢?或許科學家會有更新的發現。
長脖子怪獸
梁龍的脖子和尾巴特別長,相比之下,腦袋顯得非常小。長脖子的好處,就是可以吃到大樹上的葉子,小腦袋讓它能方便地探進樹叢,吃到其他恐龍吃不到的植物。當把一個地區的食物吃光後,梁龍會結伴去尋找新的食物。在它們身後,長著一條鞭子一樣的長尾巴,這是一種自衛武器,可以橫掃一切膽敢向它進犯的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