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上,陸地動物算得上與人類最親密的夥伴。難怪有些人甘願冒著生命危險,也要到廣袤的大森林裏與它們來一番親密接觸。
不過,有些動物卻有防身術,像犰狳禦敵就有三絕技,豪豬的劍術也夠厲害。
此外,要說誰是世界第一大懶漢?一定是樹懶。這家夥不光行動遲鈍,什麼事都懶得做,甚至懶得去吃,懶得去玩耍,能耐饑一個月以上。
最懂得享受的要數印度犀牛,吃飽喝足後會去戲水,為了愛情還要進行數天的"愛情長跑",真是可愛。
“大金剛”走訪記
提起大猩猩,大家一定都非常感興趣,不僅因為美國科幻大片《金剛》的熱映,更主要因為它是現存最大的類人猿,和人類擁有共同的祖先。大猩猩與人長得非常相像,大腦比其他動物的都發達,它們能做一些簡單的動作,比如拿叉子吃飯、騎三輪車、和人握手等。電影中的金剛有情有義,那自然界裏的大猩猩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我很醜,但很溫柔
在影片裏,金剛力大無比,單手能抓住一架戰鬥機。在現實中,大猩猩是不會扔飛機的,不過,扔石頭倒是蠻厲害的。據說,幾十米遠也一打一個準兒。讓人想不到的是,它們扔石頭並不是胳膊越過肩向前扔,而是像打水漂那樣,從下往上甩出去的。它們的長胳膊強壯有力,可以毫不費力地折斷一根10厘米粗的竹子,真是名副其實的大力士。
大猩猩是類人猿中最大的一種,身高1.6米,前肢比後肢長,兩個胳膊展開可達2.7米。它們性情溫和,被譽為“溫順的森林巨人”,的確是“我很醜,但我很溫柔”。不過,它們也有發火的時候,麵對襲擊者,它們會毫不客氣地展開攻擊,撿個石塊或者把自己的糞便向敵人扔去。
素食主義者
影片中的金剛是一種肉食動物。但事實上,大猩猩主要吃素,是一名地道的素食主義者。個大肚皮大,它們的食量大得驚人。據計算,一隻大猩猩每天要吃掉28千克的食物,相當於60棵大白菜,再加上200個蘋果的重量。如果你仔細觀察,就會發現,大猩猩不喜歡喝水。在平常,它們喜歡吃一種香蕉樹的樹心,這種樹心雖然有點苦,但含的汁液較多。對大猩猩來說,這是不可多得的美味佳肴。
去動物園裏參觀,你或許會注意到這樣一幕,大猩猩經常捶打胸部,這是怎麼回事兒?原來,這種行為就像人有時候會無意中撓頭或者哼歌一樣,是一種習慣性的動作。但也有例外,有的大猩猩為了樹立威信,或者恐嚇敵人,就會不停地拍打胸部。要是它們生病了,感覺難受,就會把手半攥攏,然後拍打胸脯,發出“砰砰”的響聲。
聰明沒商量
人們都說大猩猩很聰明,這是真的嗎?就拿大明“猩”科科來說吧。科科是世界最有名氣的大猩猩,居住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一個動物園裏。據說,它會用1000種不同的動作與你交流,懂得2000個英文單詞。為了伺候好這個寶貝,工作人員絲毫不敢馬虎,由16人組成一個管理小組,每天都對它悉心照料。
讓人意想不到的是,科科還有娛樂天賦呢。它“作詞”的一盤CD,名叫《好動物大猩猩》目前已經錄製完成並上市。其實,它是不會作曲和演唱的,但歌詞卻全是它“寫”的。人們把它的手語記下來,形成天然的歌詞,由作曲家做曲,歌唱家演唱,推出了這盤獨一無二的音樂專輯。動物畢竟是動物,就算它再聰明,也不會像金剛那樣去演一個大片吧?
由於能說會道,聰明非凡,科科經常作為大使出訪各地,堪稱動物界的天王巨星。它是一種低地大猩猩,原產於非洲。現在那裏的森林被過度砍伐,而且大量的猩猩被捕殺,導致數量急劇下降,真為它們的命運擔憂。保護大猩猩的生存家園,已經刻不容緩。
動畫片看上癮
說來有趣,有的大猩猩也喜歡看動畫片。有報道說,為了給大猩猩解悶,美國有個動物園配了一台電視機,專門播放《獅子王》、《美女與野獸》、《美人魚》等節目。沒想到,它們竟然看得著了迷,有時甚至會咯咯大笑。
“鹿”林大漢
身體高大腿兒細,肩部高聳,腦袋上長著一對大鹿角,這就是駝鹿。駝鹿是世界上最大的鹿。在《西遊記》中,牛魔王的坐騎“辟水金睛獸”的原型很可能就是駝鹿!如果你想一睹“神獸”的風采,那就到它的老家 —— 我國大興安嶺和小興安嶺的北部以及新疆的阿爾泰山去看看吧!
鹿中大塊頭
駝鹿是一個長相奇怪的家夥:長長的臉,眼小突出,上嘴唇長長地耷拉在嘴巴前麵,脖子短,還墜著許多肉,上麵長著長毛,跟笨重的頭部比起來,它的四條腿細長,尾巴也很短,有點兒頭重腳輕的感覺。不過,駝鹿最漂亮的要數它那對大角,分叉很多,有圓形的也有鏟子形的,個個都不一樣。每個角的長度可超過1米,最長的可達1.8米,兩隻角的重量足足有40千克,真是一對“重量級”的大角!
事實上,駝鹿稱得上鹿中的大塊頭,成年的公鹿身長2米多,肩高2米,體重接近500千克。據說,科學家曾在北美洲發現一頭雄駝鹿,體重足足有一噸重,簡直是鹿中“巨無霸”。
禦敵本領強
別看駝鹿身體笨重,居然也是“水陸全能”。它經常出沒在靠近河湖和低濕的沼澤中,而且在水裏行動敏捷,一口氣可以遊幾千米,甚至還能潛到5米深的水底,吃水生植物,然後再浮出水麵進行呼吸和咀嚼。
駝鹿在水中的功夫不賴,陸地上也是行動自如,它既能伸直頸部,甚至躍起前身,去取食樹上的嫩枝、嫩葉和樹皮,又能快速地奔跑,時速可達55千米以上,都能趕上一輛卡車了。所以,在森林裏,駝鹿很少有勁敵,就連不好惹的狗熊和餓狼,成年的公駝鹿都敢跟它們鬥一鬥。不要以為駝鹿的四條腿細,就沒有力氣,要是發起威來,它的勁兒特別大,可以踢斷直徑10多厘米的樹幹,還能在樹林裏踩踏出一條條小路來。
鹽巴不可少
駝鹿大都生活在平坦低窪地帶,也會到林中的沼澤地活動,幾乎不會遠離森林。它喜歡吃初夏時節綠油油的嫩草,但由於腿太長而脖子又太短,所以吃草也變成了一件難事。可是別無他法,駝鹿兄弟們隻能跪在地上,伸著脖子,一口一口慢慢地吃。那笨拙的樣子,讓人看了都難受。
此外,駝鹿的飯量也很大。一頭成年的駝鹿,每天要吃大約27千克的植物,要是遇到食物困乏的季節,甚至還會混進牧民的牛群中“蹭”飯吃。不過,除了把肚子填飽,駝鹿還喜歡吃點鹽。因為要想在短短的一個夏季,就長出30千克重的巨角來,需要大量的礦物質,所以它們經常會去鹽窪處舐鹽。
鹿角也是助聽器
每頭雄駝鹿身上都有一對鹿角,這可是它們成熟的標誌。一旦遇見危險的敵人,鹿角就成為進攻的武器。雄駝鹿幾乎每年都換新角,等到角完全長好了,就靠它來與同類爭奪異性。最為有趣的是,科學家發現,公駝鹿的鹿角還有助聽的本領,能聽到3200米外的聲音,這也讓公駝鹿成了名副其實的“順風耳”。要是有成群的敵人偷襲,憑著這雙“順風耳”,它就可以敏銳地捕捉到敵情,然後三十六計,逃為上策。
動物也會“醉”
不光人喝酒會醉,動物也會醉,動物中也有嗜“酒”成性的“酒鬼”,螞蟻就是其中之一。褐蟻嗜酒如命,它把養在蟻穴中的隱翅蟲待如上賓,因為隱翅蟲肚子兩側和第一節上有一種黃色的絨毛,絨毛下有皮脂腺和脂肪體,隻要褐螞蟻撥一下絨毛,隱翅蟲就能分泌一種化學成分和乙醇很相似的芳香液體。褐螞蟻“喝”到這種“酒”,就會感到渾身舒服,儼然一副陶醉的樣子。
不過,它們的“酒”跟人類的不太一樣,那麼,讓動物們如癡如醉的東西還有什麼呢?答案馬上揭曉。
獅子的酒瓶子
在非洲大地上,生長著一種名叫纈草的草本植物。據說,它在成熟時,會散發出一種濃鬱的酒香。
據科學家分析,纈草的通身蘊含著一種醇類物質,因此,它屬於造酒植物的範疇。有趣的是,對非洲獅來說,它簡直就是上天賜予的一個“酒瓶子”。這些高大的獅子不僅貪婪地吞吃纈草,有時還要追尋著氣味兒,到很遠的農場去翻騰人們備用的纈草吃。可用不了多久,獅子就會“酒性”發作,不能自持。可以想象,喝醉酒的獅子一定出了不少洋相。
蝴蝶赴酒宴
一向謹慎的蝴蝶,也栽在了“嗜酒”上。在一些大山密林裏,成熟的山果落地久了就會發酵,濃濃的酒香會散發到很遠的地方,不僅引得各種蜜蜂紛紛飛來,蝴蝶這種彩色的稀客也會翩翩而至。
不過,這個“秘密”被精明的捕蝶人發現了,他們用浸過酒石酸的布條掛在樹幹上,蝴蝶應“邀”前來赴宴,結果在醉酒之後,它們雖然“心裏明白”卻動彈不得,眼睜睜地看著自己成了人類的掌中之物,真是貪酒誤事啊。
大象酒後撒野
大象要是喝醉了,那可不是開玩笑的。可是,能讓這樣一個龐然大物醉得一塌糊塗的會是什麼東西呢?這就是“瑪怒拉”。“瑪怒拉”是南非一種高大的果樹。一到秋天,“瑪怒拉”的果實成熟之後,南非象就會聚到“瑪怒拉”跟前,用碩大的身軀撞擊它的主幹,隨著“瑪怒拉”的搖晃,果實散落一地,大象們在一頓飽餐之後,有的倒在一旁死睡,有的則不能自持,一路狂奔。
不僅如此,大象嗜酒以後竟上了癮,還會到居民家去偷酒喝。據說,在孟加拉附近有一個軍隊的儲酒庫,一次被大象“偵察”到後,不少酒竟被喝光。臨走時,這頭酩酊大醉的大象還把裝有12瓶酒的箱子也給掠走了,活脫脫一個酒鬼!
肚子裏麵釀“果啤”
能讓狗熊“醉”的東西,是你想破腦袋也想不出來的。狗熊同獅子不一樣,有小醉和大醉的區別。小醉是吃蒜。按理說,蒜這種辛辣的食物不含有任何酒精成分,是不會使什麼東西醉倒的。但對狗熊來說,每吃必醉。隻有醉得翻滾打轉,進而睡著,才算吃蒜的最高境界。
不過,狗熊還有另外一種更奇怪的“醉法”,那就是在各種野果紛紛成熟的時候,大吃特吃,一次吃下十幾千克野果。狗熊有一個特點,就是長時間不大便,野果會在肚子裏發酵成“果酒”。這回狗熊不醉都不行了,於是,它們像發了瘋似的,橫衝直撞,直到稀裏糊塗睡著為止,一切才平靜下來。
有個性的動物
動物中不光有“酒鬼”,還有“癮君子”呢。日本有一匹嗜好香煙的馬,一日不吸煙,它就一日不動,懶得工作。蘇格蘭一家酒店老板,飼養了一隻“酒後發威”的貓,這隻貓以酒為主要飲料。它喝了酒後,便精神抖擻地去捕捉老鼠。據酒店老板說,這隻貓已捉到2.1萬多隻老鼠,創下了世界上貓捉老鼠的新紀錄。
非洲野狗比爾的傳奇故事
卡拉哈裏沙漠的奧卡旺戈三角洲東部,是一片刺槐叢和稀樹林,這裏是非洲野狗的完美棲息地。比爾和它的兄弟姊妹就出生在這裏,它們英明的父王帶領著龐大的野狗群占據著一大片領地。
贏得美名
在野狗群中,比爾是出了名的小帥哥,很受大家歡迎。大大的耳朵高高地豎在頭頂上,像兩把圓蒲扇,能夠讓它聽到很細微的聲音;身高隻有一米,沒有鋒利的長牙,叫起來“喵喵”的像貓一樣,偶爾也會像鳥那樣發出“啁啾”的聲音。
不過,最讓它自豪的應該是那身黑、白、黃、棕數色混雜的彩斑花紋皮毛和尾巴尖上的白毛,簡直酷斃了!要知道就因為這種醒目的顏色,比爾還贏得了“三色犬”的美名呢!平時,它和夥伴們快樂地在廣闊的非洲原野上奔跑,嬉戲玩耍,原野就是它們的家。
充滿殺戮的童年
但是,歡樂的童年隻持續了三個多月。突然有一天,兩頭遊蕩的母獅闖進了它們的大本營,毫不客氣地展開了殺戮。短短幾分鍾,就有3個弟妹喪命。它們的父王忍著悲痛,有條不紊地指揮大家迅速撤退。對於比爾和其他幸存的小野狗來說,這次血的教訓異常深刻,因為它們認識了最大的天敵 —— 獅子。
在逃難過程中還有一個小插曲,有兩隻斑鬣狗也來趁火打劫,想逮住可能掉隊的小野狗。但它們沒有得逞,因為野狗非常講究團體協作,有專門負責轉移時斷後的“小分隊” —— 三隻成年野狗牽製住了貪婪的斑鬣狗,並將它們最終逼退。後來,它們在數千米外的一處土豚洞穴安頓下來,從此比爾家族更加注重防範,每每有家族成員外出打獵時,都會挑選更富經驗的成年野狗來照看年幼的野狗。
狩獵和進食
虎父無犬子。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裏,比爾都在跟父王學習捕獵技巧。除了狩獵,比爾還要學習如何進食。當然,這裏麵也有一番學問:要又快又安靜。在進食時,每隻野狗都得像紳士一樣,保持安靜,不能有任何爭搶。在附近的大型食肉動物撲過來前,必須將獵物飛快地享受完畢。
之所以這麼快,是因為野狗有特殊本事:吞下整塊肉,但肉不會馬上被消化。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原野上有很多動物,比如土狼,十分喜歡做強盜。野狗要想安全帶回肉,這是最好的法子。在比爾眼中,成年野狗簡直是自己的偶像,它們並不貪吃,進食完畢,必須立刻返回洞穴,將新鮮的肉反芻出來,喂給幼崽們和幫忙看護的成年野狗。
比爾順利地長到一歲,這對野狗來說有著裏程碑式的意義,意味著它們已經接近成年,不光能熟練地逃避各種危險,還能幫家族的狩獵“事業”貢獻自己的力量,也使得野狗王領導的野狗群力量空前強大,用尿液圈進了更多的地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