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陸地可愛多1(2 / 3)

野狗的打獵經

野狗每次出擊都有收獲,這得益於超過羚羊的奔跑速度和“之”字型的捕食戰術。當一隻大型獵物被野狗成“之”字型包圍後,它的生命已經被畫上了休止符。因為不論獵物往哪個方向逃跑,“之”字陣中都會有一隻野狗可以就近攻擊它。非洲野狗是非洲最稀有的食肉動物之一,由於人類的迫害和棲息地的消失,這種曾經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大部分地區遊走的種群已經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為瀕危動物,現在隻剩下5000多隻。

豪豬先生的箭術

森林中,一隻猛虎正虎視眈眈地盯著一個渾身是刺的“圓球”無計可施,僵持很久後,“圓球”突然發飆,它身上鋒利的棘堅硬起來,一根根利刺互相碰撞,發出唰唰的響聲;同時“圓球”怒吼著向猛虎衝了過去!

這個渾身帶刺的“圓球”就是豪豬!雖然它外形像豬,事實上與豬的親緣關係很遠,不是一個家族的。豬是偶蹄類動物,而豪豬則是齧齒類動物,所以它與老鼠才是近親。豪豬長相真奇怪,身體胖胖的,鼠一般的麵孔上,有一雙烏溜溜的黑眼珠和兩顆橘紅色的大門牙。當然,它最大的魅力就是渾身的鎧甲和披著簇箭一樣的箭刺。

防禦武器是箭刺

箭刺是豪豬先生最負盛名的防禦武器,幾乎每一寸表皮上都覆蓋著長長短短的箭刺,長度從1.3厘米到11厘米不等。臀部上的箭刺更粗、更長,其中最粗的就像筷子,最長的有半米。這些箭刺威力特別大,可以輕鬆地刺入對手體內。一旦遭遇危險,它的肌肉繃緊,箭刺立刻就直立起來,豪豬就會變成可怕的“仙人球”。

研究發現,豪豬全身有3萬多根刺,刺的端點覆蓋著一些小鱗片,這些鱗片可以阻止刺拔出來。說到底,刺進去容易拔出來可就難了。據計算,拔出最牢固的刺需要4.5千克的力,按照拔出每根箭刺需要190克的力,那麼同時拔出84根箭刺所需的力就超過15千克,比豪豬的體重還要大得多!可見,如果不小心被這些箭刺刺中要害,不用懷疑,對手的小命肯定不保!

別拿豪豬當寵物

在很早以前,對印第安人來說,豪豬是天賜的獵物。他們吃它的肉,用它的刺兒做裝飾品和梳子。現在,豪豬也早已為人們所熟悉。不過,你別想著養上一隻豪豬當寵物,因為它沒事溜達的時候,會咬壞家中所有的木質物品,當然包括你心愛的桌子。

科學家發現,豪豬有一條很長的消化道,大約8.5米,其中小腸幾乎占了一半。在兩段腸子的接頭處,有一個容積很大的盲腸,占整個身體重量的4%,這是哺乳動物中的一項新紀錄,而且它的內部有多種細菌,可以分解多種纖維素。還有,豪豬的胃隻有一個袋囊,食物通過相當慢,這便於消化吸收。難怪熱帶森林中的豪豬最愛吃嫩樹皮和植物的根莖,要知道,這些東西都是難以消化的。

禦敵三計

世間萬物相生相克,豪豬也不例外。若是遇上了天敵,常常需要逃命。請看豪豬禦敵三計:

第一計,三十六計走為上,先逃再說。有時它會沿路小跑,雖然笨重,跑得難看,但能逃命就是本事。有時它會爬樹,因為爪子尖利,能牢牢地抓住樹皮,後腳上還有專為爬樹而“設計”的墊子。另外,尾巴也不容小覷,它是重要的支撐。

第二計,恐嚇計。豪豬常常咬牙切齒,豎起箭刺,發出“茲拉茲拉”的聲音,以此嚇退惡敵。如果此計不見效,還有狠招。

第三計,紮你沒商量。豪豬會用尾巴拍打敵人,將刺插進對方的身體裏,就連獅子也經常中招。不過,若是遇上北美叢林中的凶猛小獸漁貂,豪豬就慘了。漁貂並不是專門吃魚的貂。實際上,它很少吃魚,除非偷吃人們捕到的魚。它是幾種吃豪豬的猛獸之一,首先會挑逗豪豬,冷不防一下把豪豬翻個個兒,然後用長楔形的嘴將它的大肚子豁開,美餐一頓。

難惹的家夥

在受驚時,豪豬一般都試圖逃跑,但如果敵人逼近,它就會發出咆哮聲和跺腳,同時豎起身上的硬刺並抖動起來,發出“唰唰”的聲音。如果敵人仍然不顧警告,繼續進逼,它便會突然將身體轉過去,倒退著衝向敵人,用身上的有力武器 —— 尖刺去紮敵人。所以,一般的食肉類動物除非餓急了,否則誰也不願輕易冒險去招惹豪豬。

黑鴨和鸚鵡做算術

“花花,2+2=3,對不?”主人指著紙上的算術題問,隻見花花將自己長長的脖子用力往下縮,還咯咯地叫不停。“它這是在說不對。”主人邊翻譯邊將3改成了4,隻見花花縮起的脖子伸展開來,表示答案對了。花花是誰?這麼聰明?原來它是一隻一歲半、會下蛋又會算術的大母雞。

算術是人類智慧的結晶,但是我們身邊的動物也會做算術。科學家發現,動物顯然對食物的多少是有概念的,但是它們知道具體的數目嗎?據研究,不少動物可以識別具體的數字,一些動物甚至能進行複雜的運算。

鸚鵡的數學本領

科學家發現,有些動物的計算本領是天生的,有些就需要經過培訓。鳥兒中鸚鵡的數學能力最出色,智力最突出的應該算它的數學本領。

對此,科學家做了一個實驗,讓動物們對實物個數進行比較。結果是這樣的,鸚鵡能分辨出7個和8個,而鴿子隻能分辨4個與5個。相對來說,雞的計算能力更差,隻能區別1個和2個。要是一隻經過訓練的鸚鵡,它除了能用語言來數數,還能準確地說出“三張紙”、“四塊木片”等數量和名詞結合起來的短句,簡直就是天才。

會數蛋的黑鴨

野生動物天生會數數,這樣的例子極為少見。為了孕育自己的後代,而不要被一些懶惰的家夥利用了,美國黑鴨學會了數數。

在鳥類王國裏,有一種特殊的現象,就是一隻雌鳥懶得育雛,就會將自己的卵放在屬於同一物種的另一隻鳥巢裏,這樣就可以讓另一隻鳥代替自己撫育自己的孩子,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布穀鳥。為防止有別的雌黑鴨往自己的巢內產蛋,大多數黑鴨媽媽將蛋產到一定數量後,就會停止產蛋。相反,一些會數數的黑鴨會繼續產下去,每產完一次蛋後,它就會將自己的蛋從頭到尾數一遍。要是有外來蛋被偷偷地放進來,它就會把多餘的蛋放在一邊,或者拋出巢外。

算術高手珊瑚蟲

事實上,真正的數學“天才”是珊瑚蟲。珊瑚蟲是海裏的一種腔腸動物,它們死後留下的骨骼堆在一起,便是我們常說的珊瑚礁。

這種小動物會在自己的身上記下“日曆”,它們每年在自己的身體上“刻畫”出365條斑紋,就像植物的年輪一樣。很顯然,這是一天“畫”一條。但奇怪的是,古生物學家發現在3.5億年前,珊瑚蟲每年竟然“畫”出400幅“水彩畫”。天文學家告訴我們,那時候的地球一天隻有現在的21.9小時,也就是一年不是現在的365天,而是400天,怪不得會有這麼多畫,真是算術高手。

走一步,算一步

除了鸚鵡和黑鴨,招潮蟹的數學也不錯。在沙灘上,招潮蟹的活動始終以它的洞穴為中心,當它爬出洞穴,到外邊行走時,常常將洞穴作為參照物。可是,由於潮來潮去,洞穴附近常常有一些沙堆形成,無疑會擋住招潮蟹的視線,讓它看不見自己的洞穴。那麼,它該如何回家呢?

研究發現,招潮蟹回巢時十分有趣,它不會像其他動物那樣尋找一些標記,而是憑借自己具有的數學計算能力,每走一步,它都會計算一下洞穴的位置,包括所走的步數和這些步子的方位。靠這樣的定位係統,它就能順利找到洞門,絕不會迷路。

數學天才

令人吃驚的是,丹頂鶴總是排成“人”字形遷徙飛行,“人”字形的角度正好是110度。更精確的計算表明,“人”形夾角的一半,也就是每邊與鶴群前進方向的夾角為54度44分8秒!而金剛石結晶體的角度正好也是54度44分8秒!這樣的巧合難道是大自然的“默契”嗎?同樣,蜘蛛結的“八卦”網也是美麗的八角形圖案,可是我們人類即使用很先進的儀器也難畫出這樣勻稱的圖案,不得不叫人佩服。

狼獾捕食記

黃昏時分,一隻矮壯的動物出現在叢林中,它身長近1米,毛色棕黑,目光警惕,長相十分凶狠,正慢跑著穿過一塊空曠柔軟的雪地。

這就是難得一見的極地食腐動物 —— 狼獾。提到小狼獾,著實苦命,因為它們通常隻能待在母親身邊八個月左右,就不得不早早地開始自謀生路。這是為什麼呢?科學家猜測,它們的媽媽有可能受不了拖累,就主動拋棄孩子,或者是遭遇群狼襲擊,也可能是命喪獵人的陷阱。這仍是一個謎。

雪上比速度

狼獾身長約1米,體重25千克,看上去像一隻小棕熊。這家夥脾氣特別暴躁,經常在自己的領地趕走同類,對於其他的入侵者,更是毫不客氣。而且不管來者有多大,它都不放在眼裏。就拿馴鹿來說吧,論體重、個頭,馴鹿將近是狼獾的10倍,可是狼獾憑著在雪地上的奔跑速度,就能將大個頭的馴鹿逼上絕路。

狼獾有四隻厚厚的像平底鍋般的腳掌,無論是在雪地上行走還是奔跑,都不會下沉。而其他一些動物,包括馴鹿,在雪地中前進非常困難。因此,狼獾以絕對的速度優勢占了上風。遭遇馴鹿時,狼獾首先會快速奔跑,超越它,然後用粗壯的爪子和強有力的顎拖住柔弱的、沒有攻擊力的馴鹿,又是拽,又是撕扯。這樣,苗條的馴鹿一下子就會因失去平衡而摔倒,最後不堪騷擾而崩潰。這時,狼獾就趁機攻其要害,殺死馴鹿。

是狼還是獾

狼獾,究竟是狼還是獾?狼和狼獾是一對仇家,當一對一開戰時,狼獾經常會取勝,但如果是麵對群狼,狼獾就可能處在下風,因為群狼會運用狡猾的戰術,一起圍攻時會要了狼獾的命!而獾與狼獾本領差不多,食性卻相差很遠,獾以植物的根、昆蟲和蚯蚓為食。

那麼,狼獾到底是哪類動物呢?告訴你吧,它們是地麵上生活著的最大的鼬鼠類動物,也是一種中型食肉類猛獸,鼬鼠和白鼬是它的親戚。不過,狼獾和它的大部分親戚不同,它是一種凶猛的掠食者,在肚子餓極了的時候,逮住什麼吃什麼,有時候甚至拿動物的腐屍充饑。所以說,狼獾的親戚們身材個個苗條,而它卻十分強壯,一看就知道,根本不是一個重量級的。

運用臭“屁”功

和放“屁”大王臭鼬一樣,狼獾的臭“屁”功也是名聲在外,非常厲害。但是它們的作用卻不盡相同,臭鼬的臭“屁”功是用來防身的,而狼獾,則用它來掠奪或保護食物。

原來,凶猛的狼獾在看到其他掠食者捕獲獵物後,會刺激肛腺排出“臭液”,當它攜帶這股強大的氣味靠近掠食者時,即使是狼、凶猛的黑熊,甚至是非洲獅,也會退避三舍,主動跑得遠遠的,放棄到手的獵物。說到底,因為這臭“屁”實在太熏鼻子了,搞不好會窒息!而狡猾的狼獾也很是為自己的特長而得意,每每捕到比較大的獵物,吃不完,又不想讓別的動物來偷走它的勞動成果時,它就會在肉上噴上氣味,然後挖個洞埋起來。沒想到,這一招果然靈驗,其他想趁火打劫的動物一旦聞到“臭”味,就灰溜溜地走開了。

在愛斯基摩人的傳說中,狼獾是一種傳奇生物,具有駭人的力量、無畏的勇氣和深不可測的堅韌力。但是早在20世紀,狼獾就開始遭遇血腥屠殺,它們是天生的馴鹿殺手,這讓飼養馴鹿的主人非常惱火,從而給狼獾招來殺身之禍。現在,狼獾的數量已經越來越少了,主要生活在北極凍原和大針葉森林地帶,這裏寒風凜冽,環境惡劣,是地球上最後的野生荒地之一,也是狼獾最後的避難所!

美猴王歸來

如果要在大自然中尋找齊天大聖孫悟空的原型,你認為會是誰呢?沒錯,就是金絲猴!因為它是猴類家族裏數一數二的“美猴王”。

在我國,金絲猴分為川金絲猴、黔金絲猴和滇金絲猴三種,它們的身價非同一般,與國寶大熊貓齊名,被認為是中國最著名的珍貴動物,在國務院公布的一類保護動物中名列前茅。

至高無上的猴王

孫悟空火眼金睛,恩怨分明,金絲猴也是。它們的記憶力特別好,動物園裏曾經發生過這樣一件事:一位飼養員有一次懲罰了一隻猴王,打了它的屁股,時隔半年,飼養員再回來看它的時候,這隻猴王竟然急忙抓起土塊報起“仇”來。看來,猴王真是善惡分明,這說明猴王的尊嚴是不容侵犯的。

猴王雖然厲害,可也不是不講情理。在整個金絲猴家族,向來就有“尊老愛幼”的優良傳統呢!有了食物,必讓老猴先吃。尋到野果之類的美味佳肴,猴群就會爬到樹上,由幼猴采摘,依次傳遞給蹲在樹頂的老猴,若誰敢沒“規矩”,就會受到“家法”的嚴懲,讓我們人類不得不刮目相看。

美猴王的行頭

大家都知道,美猴王孫悟空有一身金燦燦的行頭,金絲猴也有。瞧,它瘦長的身上披著柔軟的金色長毛,最長可達30厘米,披散下來就像一件金黃色的“披風”,又威風又漂亮,也因此得了“金絲猴”的美名。

都知道孫悟空的筋鬥雲厲害,金絲猴的輕功也不賴。它們四肢靈活,善於攀岩和跳躍,動作輕盈,靈敏優美,後肢極富彈力。在樹枝間輕輕一跳,就可飛躍4米,兩樹間距離較大時,它們可以在空中“飛騰”10米,所以又有“飛猴”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