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五章 陸地可愛多1(3 / 3)

不過,威風的“美猴王”也有自己的煩惱。由於自己天藍色的麵孔上,鼻孔極度退化,便形成了“沒鼻梁子”的朝天鼻。古代人擔心這種特殊的鼻孔在下雨時,雨水會從鼻孔灌進肚子裏,還說金絲猴長了兩個尾巴尖是專門用來堵鼻孔的。其實,在陸生哺乳類中並沒有尾巴分叉的動物,這種說法純屬謠傳。

尊老愛幼

在《西遊記》裏,成群的猴子聚在花果山上,相互戲耍,好不自在。對於金絲猴來說,也是成群地生活在一起,甚至有上百隻。不過,在這一群猴中都有一個猴王,身體強壯,經驗十分豐富,可以帶領大家抵禦災害。

要知道,並非誰都能當猴王,而是要經過激烈的搏鬥決出的。經過一番比拚,獲勝的猴子就成為新的猴王,同時也被賦予至高無上的權力,大夥都得聽從它的指揮。也因此,猴王走到哪裏,身邊總是有一群猴子。有趣的是,猴王也知道挑選幾個反應靈敏的猴子,擔任它的“哨兵”或“警衛”。而其他猴子呢,就乖乖地待在猴王的身旁,幫著自己的大王梳理毛發,或者是捉虱子,也會送來好吃的果子。

疼愛有加的猴媽媽

剛出生的猴子毛色棕褐,也會像嬰兒一樣哭泣。這時,金絲猴媽媽會把小猴抱在懷裏,表示疼愛。要是遇上獵人,實在無法逃脫時,猴媽媽會向獵人不斷擺手,意思是不要開槍。猴媽媽對寶寶無微不至,可對猴爸爸就有點小氣。猴爸爸獻盡了殷勤,又是為猴媽媽梳理毛,又是為她撿痂皮,但很少有機會摸一摸自己的寶寶,更別提抱抱親熱一番了。母金絲猴總是抱著小猴背朝“丈夫”,絲毫不給丈夫撫愛子女的機會,讓人難以理解。

美洲貘掛起免戰牌

在動物王國中,有很多好事之徒,就愛打架。但也有的喜歡清淨,過著與世無爭的生活。美洲貘就是這樣,凡事能躲則躲,能避則避,把“化幹戈為玉帛”的江湖規矩執行得徹徹底底。

在南美洲的哺乳動物中,貘的體型最大,身高1米以上,有400千克重。它的眼睛很小,視力比較差,連吃東西的時候,鼻子總是貼在地麵上尋找。但是這長鼻子也不是白長的。憑借靈敏的嗅覺,貘經常能準確地探察“敵人”的蹤跡。再加上一雙大耳朵也非常靈敏。這樣,耳朵、鼻子雙管齊下,安全就有了保證。現在,我們就去認識一下這位掛了“免戰牌”的美洲貘。

穿著白背心

說起“四不像”,許多人都知道是麋鹿,而說起“五不像”來,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其實,它就是貘。事實上,貘是一種極稀有的古老動物,擁有大象的鼻子、犀牛的耳朵、老虎的腿、狗熊的身子、牛的尾巴,真是一幅奇怪的長相。

除了五不像外,貘還有一個顯著的特點。遠遠望去,它就像一頭穿了白背心的“豬”。這是由於貘長得很像豬,尾巴很短,鼻子很長。它的頭、肩和四肢都是黑色,其餘的地方都是灰色,就像穿著一件白背心!有趣的是,在美洲貘年幼的時候,身上長著小花斑,仿佛一隻小花豬。等到小貘長大後,這些花紋就自己消退掉了。

奇獸帶吉利

說起美洲,它可是貘的天然生活樂園,這裏有山貘、中美貘、南美貘3種,主要生活在熱帶密林裏,也有的居住在高山上。它們習慣上夜班,白天睡大覺,晚上外出找食物,以河邊的多汁植物莖、葉和瓜果為生。在東南亞,美洲貘還有一位近親,叫做馬來貘。不過,也麵臨著滅絕的危險。

其實,早在300萬年前,貘就生活在美洲大陸上。由於長相奇特,看起來甚是醜陋,倒是被我們祖先相中,把它看成一種吉祥的奇獸。當時,人們認為它把噩夢吃掉,驅除鬼神,所以常把它雕刻在屏風或廊柱上,甚至繡在枕頭上。據說,這樣可以帶來吉利。

美洲貘的免戰術

別看美洲貘塊頭大,它卻十分膽小,是個十分羞怯、和善的動物。為了能迅速躲避那些好戰之徒,它練就了一身“水下功夫”。它可以在水底步行很長時間,也不需要浮上水麵換氣。如果碰上不會遊泳的“敵人”,它隻需跳進附近的水中就可以僥幸脫身;可要是碰上會遊泳的追捕者,它就像變戲法一樣往水底一沉,即使對手水性再好,也無法到水底去捕殺它,再次讓它給逃脫了。

貘不光對大動物采用免戰術,就連對微小的蒼蠅蚊蟲也不例外。雖然它的尾巴長得像牛的尾巴,但是太短了,所以根本就招架不住叢林裏的蒼蠅、蚊子攻擊。不過,它也有出奇製勝的妙招,就是躲在池塘中打滾,讓全身穿上一層“泥”製服。這樣一來,蚊蟲的小嘴就叮不進去啦!真是個大聰明鬼。

美洲騙子王

說起動物界的騙子王,非美洲的負鼠莫屬!它的裝死騙術,真令人叫絕:活生生的它倒在地上,似乎一命歸西的樣子,怎麼動它,都不會醒來,硬是把追它的狼獅虎豹騙得一愣一愣的。

以前,人們總以為負鼠並不會騙術,而是被獵物嚇昏了。事實上,經研究發現,負鼠在“裝死”時,它的大腦並沒有停止活動,並不像是動物麻醉或酣睡時的生物電流情況,而且這時負鼠大腦的工作效率更高。看來,這負鼠“騙子”的稱號並非徒有虛名啊。

三思而後行

負鼠主要產自美洲,是一種比較原始的有袋類動物,據說還跟恐龍在同期生活過。小的負鼠有老鼠那麼大,最大的也不過像貓一樣。

耐人尋味的是,負鼠絕不做冒冒失失的家夥,遇見事情總是先思考,再行動。這些小家夥平時生活在樹上,來去也是十分小心,通常會用自己的後腳鉤住樹枝,隻有確定站穩了才進入下一個動作。要是有捕食者,它們也不會急匆匆逃跑,而是先抓住樹枝,找一個更安全的位置,然後注視來者何意,再考慮采用什麼樣的對策逃生。

超級“刹車手”

靠“裝死”的騙術,負鼠的小命算是保住了,可它也因此得了一個“騙子”稱號。不過,在生命攸關的緊要關頭,能耍點小聰明騙過敵人,總比白白送死要好得多。除了“裝死”,負鼠還有一個拿手絕活,那就是“急刹車”。如果有獵物追趕,它們會在快速奔跑中突然來個立定不動,這讓緊追其後的其他動物防不勝防,緊跟著也刹住車,半天找不到東南西北。之所以如此,是因為負鼠的刹車本領太厲害,幾乎沒有哪一種動物能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停下來,也算是一大絕技。

然後,站好的負鼠又會突然躍起,再次迅速奔跑起來。而那些追趕它的動物已失去了耐心和興趣,也就不再去追了,隻能傻乎乎地看著它一溜煙地跑掉了。

打好心理戰

眼看,一隻狼就要追上負鼠了,不能白白送死。怎麼辦呢?說時遲,那時快,使一招“裝死”來騙過敵人。於是,負鼠的身體突然癱軟在地,倒頭躺下,嘴巴大張著,儼然一具“屍體”。這是因為負鼠在遭到捕食者襲擊時,瞬間體內會分泌一種麻痹物質,這種物質能迅速進入它的大腦,使它立即失去知覺。

麵對這樣的情況,不愛吃死屍的狼獅虎豹們大都失望地離開,要是一些狡猾的捕食者不放心,仍舊待在原地,負鼠就會從肛門排出一種惡臭的液體。這種液體能迷惑捕食者,讓它們更加相信,負鼠已經死了。

其實,負鼠這個裝死的騙術,絕對是一場心理戰術。這是因為大多數捕食者都喜歡新鮮肉,如果是死屍,它們就懶得去理,更別說什麼食欲了。負鼠知道了對方的心思,也就輕易地騙過了捕食者,最後僥幸逃脫。

寶寶袋裏藏

說起負鼠的生活習性,最有趣的就要數它的育兒袋了。負鼠屬於哺乳動物,每胎產仔6—14隻,從懷孕到分娩隻需要十幾天。剛生下的幼鼠還不到2厘米,它可以爬進媽媽的育兒袋裏繼續發育,而母負鼠也可以四處活動,並照看自己的小寶寶。有時候,母負鼠也會把幼鼠背在背上,幼鼠的尾巴就會跟負鼠媽媽的纏繞在一起,免得自己被丟掉。

犰狳禦敵三絕技

犰狳是一種十分可愛的動物,它的模樣活脫脫像一個古代武士,全身披著堅甲,很威武的架勢。從外形上看去,犰狳的身上布滿了細小的骨片,每個骨片都長著一層角質的鱗甲。正是有了這層堅固的外衣,也讓這個家夥一遇見敵人,就會把自己緊緊地包裹起來,像一個球形的鐵甲團,讓對手恨得咬牙切齒,也找不到下嘴的機會。

一般來說,犰狳都是采取“逃”的策略。如果有外來的入侵者,它會向自己的巢穴狂奔。這是因為它們的洞穴相當安全,敵人也不可能輕易把它們挖出來。不過,最絕的還是這三絕技,讓人大長見識。

遁地術

《封神榜》裏土行孫的遁地術厲害吧,可犰狳的也不賴。犰狳的四肢粗壯,趾上的爪尖銳而強硬,十分有力,第三爪較為彎曲,全長20厘米左右。這些家夥就是利用爪子來打洞的,可謂天生的“挖掘”能手。

大犰狳又叫巨犰狳,是犰狳中體型最大的一種。這家夥的打洞能力更是了得,掘土能力絕對一流,即使是堅硬得像水泥的地麵,也不在話下。此外,它的掘洞速度和力量都十分驚人,能在幾分鍾之內就把自己埋入土中,掩藏起來。

鐵布衫

犰狳是個膽小的動物,一旦有敵人圍攻,它們通常采取“逃”為上策。由於犰狳的腿有點短,不是很善於奔跑,也不善於與天敵搏鬥,所以當遇到敵害而又無法逃脫的時候,它就馬上把身體蜷縮成一隻硬甲球,將較為柔軟的頭、胸、腹等部位全部藏在盔甲之內,常常使小型食肉獸類無法下口,奈何不得。

犰狳的這一身“鐵布衫”很不簡單,平時,在陸地上行走的時候,它還能防止草叢、灌木叢中的荊棘傷害自己的身體。不過,“鐵布衫”也有失靈的時候,要是碰上狼、猞猁、野豬等較大的食肉獸類,或者當地土著印第安人的獵犬,那犰狳可就倒黴了。在這樣的情況下,犰狳隻好另謀出路了,因為這些野獸鋒利的牙齒能夠咬穿它的鱗甲。

集眾家之所長

在大多情況下,當犰狳受到突然攻擊時,都會向自己的洞穴奔去。因為躲在自己的洞內,敵人很難把它們挖出來,是相對安全的。再就是以很快的速度,挖一條地道,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捕食者眼前消失。

事實上,好學的犰狳對於各門各派的功夫都有研究。不過,令人驚奇的是,身披鎧甲的犰狳還有遊泳的本領,它會先吸入大量的空氣,使肚子膨脹起來,這樣就能讓披著沉重盔甲的身體在水麵上漂浮起來,它每吸一口氣可以在水中遊6分鍾。

此外,它也會用其他逃避敵害的辦法,例如鑽入稠密的灌叢中,讓捕食者找不到。還有就是從肛門中噴一股奇臭無比的液體,趁捕食者被熏得灼痛時,迅速逃走。

犰狳

犰狳有堅甲護身,因而又有人稱它為“鎧鼠”。它們屬夜行性動物,白天在洞穴內睡大覺,夜晚才出來覓食。螞蟻和白蟻是它們最喜愛的美味佳肴,多吃甲蟲、蠕蟲、蝗蟲、小蜥蜴、鳥蛋和蛇類等,是雜食性動物。有趣的是,它們喜歡吃一些腐爛的動物屍體,要是草原上有死牛、死馬及其他動物屍體,犰狳就會在這裏打洞,來取食這些不用費力就能得到的食物。

身邊動物趣事多

動物是人類親密無間的夥伴。人們總是習慣去動物園看獅子、老虎或者大象,而對身邊的馬、牛、白兔等動物卻往往不在意。你對它們了解多少呢?其實,在它們身上藏著很多秘密,你隻要細心觀察,就很容易發現。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動物世界才更加豐富多彩,人類的生活也增添了更多的快樂。

站著呼呼睡

馬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動物了。說來有趣,馬總是站著睡覺。為什麼會這樣呢?原來,在很早以前,馬的老祖先生活在草原上,常被老虎或獵豹欺負,隨時會遇到傷害,甚至危及生命。這種顛沛流離的生活,讓它們白天晚上隻能站著休息,因為這樣既穩當又方便逃走。天長日久,就養成這種站著睡覺的習慣了。不過,也有特殊情況。比方說有的馬躺在地上,伸著脖子和腿睡;有的把頭搭在夥伴的背上睡;還有的甚至會打呼嚕呢!

涎水留不停

牛是人們的好幫手,它們默默無聞,辛苦付出自己一生,任勞任怨。不知道你注意到了沒有,牛都愛流涎水,是怎麼回事兒呢?這得從牛消化器官的結構說起。

我們知道,牛、鹿和羚羊都是反芻動物,胃的結構與大部分哺乳動物的胃大不一樣。它們的胃一般分為四個室,裏麵沒有幫助消化的分泌腺,吃進去的食物不能直接消化,而要返回口中,再仔細咀嚼摻入唾液,也就是涎水後,才能消化吸收。每天,牛都要分泌大量的唾液來消化食物。所以說,牛流涎水是很正常的事,不足為奇。

拿紅布鬥牛去

在電視裏,經常可以看到鬥牛的場麵。衣著華麗的鬥牛士手舞一塊紅布,在牛的麵前叉腿一站,牛就會猛然向他衝來!似乎牛天生討厭紅色,果真如此嗎?經研究發現,鬥牛其實都是色盲,根本分不清顏色,更別說什麼紅色了。其中的道理是這樣的:紅色刺激的並不是牛,而是全場的觀眾。因為紅色特別鮮亮,能引起人類情緒的興奮和激動,可以增強表演效果。鬥牛在出場前,總是被長時間關著,再加上紅布的晃動,就變得暴怒不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