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海洋特工隊1(3 / 3)

跳舞隻為搶親

不過,話又說回來,為什麼隻有雄海豚跳筋鬥舞?人多力量大,這話用在海豚身上一點兒沒錯。雄海豚常常會喊上一些同伴,組成一個搶親小分隊。也就是說,它們要去搶奪“新娘”,即雌海豚。一旦得手,“新郎”會和同伴們圍在一起,跳筋鬥舞。這樣做,並不是慶功,而是給“新娘”做表演,讓它變得乖順起來。

但是,如果“新娘”對此不屑一顧,還企圖逃走的話,那“新郎”便會毫不客氣。它會對“新娘”緊追不舍,如果連嘴咬、鰭扇都不見效,就會用身體撞,直到“新娘”乖乖就範為止。看來,海豚跳舞的目的竟然像它們的頭腦那樣,並不十分簡單!

響尾蛇比舞大賽

其實,除了海豚,自然界還有很多出色的舞蹈家,響尾蛇就是其中之一。它舞姿優美,還會用響尾給自己伴奏。響尾蛇的尾巴為什麼會發出響聲呢?這是因為在它的尾巴末端,長著一種角質的裝飾環,這些環圍成了一個空腔。角質膜又把空腔隔成兩個空泡,就像兩個空氣振蕩器。當它不斷搖動尾巴時,空泡內就形成了一股氣流,一進一出地來回振蕩,空泡就發出了“嘎啦嘎啦”的聲音。

說來有趣,響尾蛇一般不輕易展露舞姿,隻有到春秋兩季“比舞大賽”時,它們才盡舞盡興。這兩個季節正值求偶時節,但追求者太多,競爭激烈。為了決出勝負,這些競爭者決定進行“舞鬥”,一“舞”定輸贏。在一片空地上,兩位對手各自舞蹈,動作各異,尾巴嘎嘎作響。當一方筋疲力盡跳不動時,另一方並不罷休,還繼續搖來擺去,跳個不停,仿佛在慶祝勝利。然後,勝利者將再通過舞蹈的方式,慢慢地接近雌響尾蛇,最終贏得芳心,抱得美人歸。

閉一隻眼睡覺

海豚一直在四處遊動,難道真的不用睡覺?其實,隻要細心觀察,你會發現它們在遊泳時,有時會閉上一隻眼睛。經過測試腦電波就可得知,這一半的大腦呈睡眠狀態,這說明它的左右大腦在輪流休息。如果我們能像海豚一樣,一邊睡覺一邊工作,左右腦互相交替休息,一心便可以二用,搭車時睡覺就不怕坐過站了。

170-171海洋霸主大白鯊

大白鯊是一種極為凶殘的龐然大物,在很多電影中,它們總是仗著凶殘的大頜、鋒利的牙齒和極快的遊泳速度,把人活生生地撕吃掉,隻剩下一條胳膊或者一條腿,然後揚長而去。其實,盡管大白鯊聲名狼藉,但科學家卻認為它們隻是偶爾才襲擊人,而且極少造成死亡。

作為一種海洋動物,大白鯊雖然已被人們所熟悉,但真正了解它的人卻很少,讓我們一起去探個究竟吧!

肚子是個雜貨店

大白鯊個頭大得驚人,身長可達6米,體重有1000多千克。它的麵相凶惡,一雙烏黑的大眼睛射出邪惡的目光,背部是灰色的,肚子是白色的,一張血盆大口,讓人看了就毛骨悚然。一看就知道,這家夥不好惹。而美國好萊塢大片《大白鯊》的熱映,讓它成為全世界關注的大明星,但同時也給它招來殺身之禍。因為人們大規模的捕殺,全球大白鯊的數量越來越少。

大白鯊生活在熱帶和溫帶海洋地區,在地球任何溫度適宜的海域,幾乎都有它的蹤跡。跟大白鯊打過交道的人都知道,它們胃口出奇的好,能吃的都吃,就連生活用品也不放過。有人在捕獲一條鯊魚後,清理它的胃部時,發現裏麵有雨衣、皮靴、玻璃瓶、草帽,甚至還有汽車號牌,簡直成了雜貨店。這也說明,大白鯊不挑食,是一個不折不扣的雜食家。

換牙成千上萬

大白鯊最令人懼怕的,還是它的尖牙利齒。它們的牙齒很特別,與我們人類的牙齒不太一樣。我們人類一生隻換一次牙,而且換牙時,舊牙掉了,經過一段時間,新牙才會長出來。而大白鯊如果有牙齒掉了的話,長在後排的備用牙齒立刻會前移,補充進來。不管什麼時候,它的牙齒一直在不斷地更新。真是舊的不走,新的不來!

有人估算過,在大白鯊的一生中,要換成千上萬枚牙齒。如果一枚牙齒可以賣10美元的話,那麼,僅靠賣牙的收入,大白鯊就可以成為一個小富翁了。如果人也有大白鯊這種換牙的本事就好了,不用擔心上了年紀牙齒脫落或齲齒了,嘴裏總有新牙。但如果真是這樣,牙醫恐怕就要失業了。

皮膚也有殺傷力

大白鯊的牙齒厲害無比,但說來也許你不信,它的皮膚也有殺傷力。大白鯊身上雖然沒有魚鱗,但也不是光滑的,而是有點粗糙,上麵還有小折皺,可別小看這些小折皺,當大鯊魚快速行進時,獵物隻要被它輕輕撞一下,也會鮮血淋漓。

同時,這些小折皺還可以減輕水的阻力,使大白鯊身體四周的水能快速流過。這樣,它就具有驚人的遊泳速度,每小時可達69千米,相當於奧運百米遊泳冠軍速度的9倍。在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有的運動員穿著模仿鯊魚皮製造的鯊魚泳衣,創造了很多新的世界紀錄。

大白鯊的眼睛雖然不怎麼好使,但嗅覺非常靈敏。當有動物的血液溶入海水時,幾百米之外的鯊魚都能聞到血腥味。說來奇怪,發達的嗅覺原本是哺乳動物的特長,現在大白鯊卻也鬼使神差地具備了這個本領。血腥味會使大白鯊格外興奮,對待獵物,它往往是窮追到底,直到把對方置於死地才肯罷休。

大白鯊到底吃人嗎?科學家認為,把大白鯊描述為“咬人魚”其實更確切。因為在它攻擊人的事件中,大部分都隻是在離開前,咬一下人而已。也許人類的肉吃起來沒有海豹、海獅那麼香的緣故吧。

172-173橫行將軍三巨頭

光著腳丫子,走在海邊軟軟的沙灘上,你經常會發現一些橫行的小將軍,這就是螃蟹。它們全身披著堅硬的鎧甲,顯得威風凜凜。隻要你的手一碰,它立刻向你揮揮大鉗子,仿佛在示威:“住手,我可不是好惹的!”有趣的是,螃蟹不是向前直著行進的,而是靠著8條小腿迅速地橫著爬行。螃蟹家族有600多名成員,形狀不一,千姿百態。接下來,有請三巨頭登場為你表演!

關公蟹不會武

關公蟹,顧名思義,因為長得像關公而得名。可不是嗎,它的胸甲凹凸不平,導致紋縷不一,再加上濃眉大眼,圓圓的鼻頭,兩撇小胡子,簡直像極了關公的臉!不過,別被它的架勢唬住,事實上,它的螯長得很細小,一點武功也沒有。

一般的螃蟹都有4對步足,再算上一對鼇足的話,總共有10條腿。但是關公蟹的步足卻有明顯的不同。它的最後兩對步足很小,長在靠近背部的地方,而且小腿上竟然有彎鉤,好像不是用來走路的。那是用來做什麼的呢?

關公蟹喜歡在幾十米深的泥沙裏生活。如果你想找到它,等到潮水一退,在一些淺水坑裏就可以找到它們。這時候,有一隻小貝殼在慢慢地移動。你很好奇,當伸出手來去拿貝殼時,突然發現貝殼竟然是空的,而躲在貝殼下麵的關公蟹早已鑽進沙子裏去了,讓你後悔不已。到這裏,你該明白了吧,它用帶鉤的小腿,鉤住貝殼邊緣,托在背上,像一把小傘似的遮蓋住身體。把小貝殼當成擋箭牌,一旦發現有人打擾,立刻留下貝殼揚長而去。帶鉤的小腿原來是用來鉤住貝殼的,狡猾的家夥!

歡迎潮水來

招潮蟹個頭不大,身長隻有五六厘米,和我們平時見到的螃蟹相差很遠,但樣子卻很可愛,它穿著紅色和灰色的外衣,雖然也長有兩個蟹螯,但是一個特別大,一個則發育不全,小小的,像受過傷似的。

正午的陽光格外強烈,照射在海邊的沙灘上,正是招潮蟹舒展筋骨的好時機。它們有的從洞中鑽出來,揮舞著蟹螯,大搖大擺地橫行,有的安靜地呆在洞旁曬太陽。它們的洞穴很特別,在每個洞口的上方,都有一段5厘米高的小泥柱。遠遠望過去,沙灘上就像布滿了一個個螺絲釘。別驚奇,這是它們製造的洞蓋。

每當潮水退落,它們便爬出洞穴,在海灘上橫著走路,找點吃的好填飽肚子。如果潮水漲起來,它們就呆在洞口,舉著那對粗壯有力的大螯,好像在招手示意,歡迎潮水的到來。這就是“招潮蟹”美名的由來。一旦海水快漫到了洞口,它們就趕緊扛起洞蓋,躲進洞裏,迅速地蓋上洞口,然後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覺,等待潮水退去。

寄居蟹換房子

寄居蟹長得很特別,樣子既像螃蟹又像蝦,總之是比較另類的一種。它們喜歡呆在海螺的硬殼裏生活,因此有人給它起了個外號“白住房”。可是,在一個地方住久了,難免感覺悶,再說身體一天天長大,該是換房子的時候了。如果寄居蟹發現了一個新的海螺殼,總要先用大螯伸到裏麵,試試大小,感覺滿意的話,再據為己有。但是,要是這個海螺殼早就被別的同類占據了,那可怎麼辦呢?

這時候,寄居蟹就采用“軟硬兼施”的戰術。先是敲打螺殼,看對方有什麼反應。如果對方拍打一下自己的大螯,就表示同意離開。如果呆著一動不動,就說明它在抗議。見軟的不行,就來硬的。寄居蟹立刻臉色一變,動起粗來,采用武力將對方趕走。如果螺殼裏住的是貝類動物,寄居蟹更是毫不客氣。先殺死貝類,飽餐一頓後,再奪取人家的住房,活生生一副強盜的樣子。

174-175會發電的魚

大家都知道,發電機能發電,但魚也能發電,你一定沒聽說過吧?現在就給你介紹一種會發電的魚——電鰻。這種魚體形細長,像一條蛇,身長2米左右,有20千克重,喜歡潛伏在水底。電鰻擁有一種強大的發電器官,位於身體兩邊的肌肉中。它的發電器官其實是一種肌肉薄片,大約有1萬個。兩個薄片被隔開來,上麵有許多神經,與中樞神經係統相通。每枚肌肉薄片都像一個小電池,能產生150毫伏的電壓,近萬個小電池串聯起來,就可以產生很高的電壓。

河中活電瓶

電鰻的頭部是負極,尾巴是正極,仿佛一個活電瓶似的。一旦發現獵物,它就會悄悄地靠近目標,然後,用頭和尾巴接觸獵物,猛地釋放出強大的電壓,可達500伏。獵物哪能受得了這個刺激,一下子就被電暈了,成為電鰻的腹中食物。 要是很長時間不放電,電鰻體內蓄積的最高電壓竟有800伏。憑著這手放電的絕活兒,電鰻贏得了“江河魔王”的稱號。有人計算過,一萬條電鰻產生的電,可以使一列電力機車運行好幾分鍾,厲害吧?

雖然有電,但對於南美洲的土著人來說,電鰻算是一種上乘的美味。不過要抓住它可不容易,一不留神被電一下就糟了。所以,他們想出了一個妙計,先把牛趕到河中,讓電鰻在牛身上放電。一旦電放光了,電鰻要過很久才能恢複電力。這時,趁電鰻沒了殺手鐧,他們趕緊下水,一魚叉一隻電鰻,收獲還真不錯,又可以和家人吃上一頓美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