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絡遍布人的全身,它既是運行氣血、聯係髒腑和整個人體的通道,又是人體功能的調控係統。經絡在人體表麵縱橫交錯,它會隨著人生命的存亡而存亡。經絡知識是中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隻有了解人體的經絡循行,才能有針對性地按穴位治療疾病。
經絡包括十二經脈、十二經別、十五絡脈、奇經八脈等。十二經脈是經絡係統中的主體,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被稱為正經。而奇經八脈承擔著溝通十二經脈之間的聯係的功能,有統攝經脈氣血、協調陰陽的作用。以下我們就簡單地介紹一下十二經脈和奇經八脈。
1 十二經脈
十二經脈互為表裏,屬髒為裏,屬腑為表,它包括手三陽經、手三陰經、足三陽經、足三陰經。
手三陽經包括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陽三焦經、手太陽小腸經,它們從人體的手走到頭;手三陰經包括手太陰肺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陰心經,它們從人體的胸走到手;足三陽經包括足陽明胃經、足少陽膽經、足太陽膀胱經,它們從人體的頭走到腳;足三陰經包括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它們從人體的腳走到腹胸。
2 奇經八脈
奇經八脈既不屬於髒腑,又沒有表裏配合的關係,它另行別道,所以稱為“奇經”。奇經八脈的功能非常重要,它們的作用就是溝通十二經脈,對十二經脈的氣血進行調節,比如十二經脈氣血旺盛,奇經八脈則替其積蓄,缺失則供應。
一般而言,如果奇經八脈暢通,人就會感覺到渾身經絡暢通、精力充沛。奇經八脈的開通是傳統養生家很重視的,李時珍在《奇經八脈考》中說:“凡人有此八脈,俱屬陰神閉而不開,惟神仙以陽氣衝開,故能得道,八脈者先天之根,一氣之祖。”中醫學家認為,在奇經八脈之中,任、督二脈在整個養生過程中作用極大,任脈統領所有陽脈,督脈統領所有陰脈。
3 經絡不通的原因
穴位密密麻麻地分布在各個經脈上,而這些經脈多數歸屬於五髒六腑,所以說穴位與五髒六腑的健康密不可分。按摩穴位之所以能治療疾病是因為穴位能抵禦邪氣的侵害,能反映人體的疾病,並能接受按摩時的刺激治療。
《黃帝內經》裏說:“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古人很早就明白了按摩有疏通經絡的作用,如按揉足三裏,推脾經可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功能等。明代養生家羅洪在《萬壽仙書》裏說:“按摩法能疏通毛竅,能運旋榮衛。”這裏的“運旋榮衛”指的就是氣血的,其中說的也是按摩穴位能調和經絡氣血。
那麼,我們如何測試經絡是否暢通呢?告訴大家一個非常簡單的方法,在身體沒有外傷的情況下用手按摩我們的身體,隻要力度適中,若是感覺痛則說明經絡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