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人們從事的工作不同,所患的疾病也各式各樣,因此針對不同的疾病所采用的按摩體位也不盡相同,下麵簡單介紹幾種常用的按摩體位。
1 端坐位
患者正坐,屈膝、屈髖各90°,雙腳分開與肩同寬,雙臂自然下垂,雙手放在膝蓋上。
此體位一般適用於頭麵部、頸項部、肩部、胸部、脅部、背部、腰部疾病的按摩。
2 仰臥法
去枕或低枕,麵部朝上,雙臂自然放於體側,雙腿自然伸直。此體位按摩時患者一定不要枕枕頭或枕很低的枕頭,否則效果不好。
此法一般適用於頭麵部、頸部、胸部、腹部、下肢疾病的按摩。
3 側臥位
身體的一側向下:雙腿自然彎曲,或下側腿伸直,上側腿彎曲;下側上肢屈肩、屈肘各90°,上側上肢自然垂直,放置在體側或撐於體前床麵。
此體位一般適用於頭部、頸部、肩部、上肢、胸部、脅部、背部、腰部、髖部、下肢疾病的按摩。
4 俯臥位
腹部向下,去掉枕頭,麵部朝下,或頭歪向一側,雙腿自然伸直,上肢置於體側或屈肘置於麵部下方,根據按摩需要,可隨時調整上下肢的位置。
此體位一般適用於頭部、頸項部、背部、腰部、臀部、下肢疾病的按摩。
5 站立位
患者自然站立,雙腳左右分開或雙腳前後呈弓步站立。
此體位一般按摩胸部、腹部、背部、腰部、髖部、上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