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一個人的村莊(1 / 1)

文/徐威

在我的閱讀視野中,周齊林筆下的村莊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村莊空蕩、淒清,籠罩著一種濃鬱的死亡氣息,讀後讓人感覺寒氣逼人。《被掏空的村莊》《一片森林》《雲莊往事》《太陽照在墓地上》《最後的溫暖》《打瞌睡的女人》《時光書》無一不是如此。

周齊林熱衷於描繪他的村莊,熱衷於向世人展示他內心深處對村莊和死亡的深刻體會。自然,他也免不了一次又一次地揭開心中最沉痛的世界。他的每一篇作品,都是對死亡的又一次闡釋。周齊林1984出生於江西吉安,年紀並不算大,然而,他對死亡的感觸卻令人感覺驚奇。周齊林在其散文《疼痛村莊》中這樣寫道:“當十五歲的我第一次清醒地意識到自己未來的終極命運時,這無疑意味著個體生命的覺醒風暴已經降臨。”

對死亡的恐慌,對死亡的焦慮,讓他的作品具備了一種深沉的悲涼。這與他對死亡的深度思索是分不開的。“過早地思考死亡,容易陷入虛空,我想十五歲之後自己臉上掛著的那抹的憂傷應該與這樣的思考有著或深或淺的關係。”(周齊林《疼痛村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