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促進親子間的情感連結。通過親子間的身體和視覺的接觸,並傾注愛心和熱情,使新生兒得到溫暖和安全感,促進親子間的情感連結。
●嬰兒期的保健重點是什麼?
嬰兒期是小兒生長發育最快時期,營養物質需求高,但由於消化和吸收功能尚未發育完善,容易發生消化不良和營養紊亂。同時,小兒自身後天獲得性免疫力很弱,易患感染性疾病。因此,嬰兒期保健重點為:
(1)提倡母乳喂養,合理添加輔食。一般提倡6個月內小兒進行純母乳喂養,6個月以後開始添加輔食,同時可繼續母乳喂養至2歲或更久。但輔食添加應遵循由一種到多種,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由細到粗的原則,並要避免過度喂養。
(2)定期做健康檢查和體格測量,進行生長發育係統監測。為促進兒童健康發育,應定期進行健康體檢和監測,對高危兒更應增加健康體檢次數,以便發現問題,及時幹預,保證兒童健康成長。
(3)預防常見疾病。呼吸道感染、腹瀉、貧血、佝僂病等是嬰兒期小兒常見病,必須積極預防。
(4)完成基礎計劃免疫。預防接種是預防傳染病的有效手段之一,嬰兒期對各種傳染病都有較高的易感性,因此,為保護嬰兒身體健康,必須切實按照國家免疫規劃規定的免疫程序,為1歲以內嬰兒完成預防接種的基礎免疫。
(5)促進感知覺發展。嬰兒期是感知覺發展的快速時期,應提供豐富的視、聽、觸覺環境刺激,促進感知覺發展,培養他們的觀察力,有利於他們心理發展。
●幼兒期的保健重點是什麼?
幼兒期的小兒體格生長速度較嬰兒期相對緩慢,而語言、思維和應人應物的能力增強,可以開始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同時,此期的小兒活動範圍擴大,識別危險的能力較差,應注意防止意外傷害的發生。故幼兒期的保健重點為:
(1)合理安排膳食。既要注意飲食的質量、均衡、性狀、口味,還要注意培養良好的進食習慣。
(2)培養良好生活習慣和衛生習慣。如睡眠習慣、飲食習慣、大小便習慣、洗手洗臉及洗澡習慣、刷牙習慣等。
(3)預防疾病和意外。在積極防治呼吸道、消化道等感染性疾病的同時,還應特別注意對家長進行日常生活安全意識的宣傳,防範此期兒童因天生好奇好動和缺乏識別危險能力而導致意外傷害的發生。
(4)進行生長發育係統監測。此期的小兒每年仍然要進行至少2次健康體檢,在營養和喂養、防病、神經心理發育、生活習慣培養等方麵給予保健指導。
(5)完成預防接種加強免疫。在完成基礎免疫的基礎上,按期進行加強免疫,強化免疫持續時間。
(6)早期教育,促進動作和語言發展。通過不同的玩具和遊戲促進小兒的感官、動作和語言的發展,培養孩子的注意力、想象力和思維能力。同時成人對小兒的態度要一致,避免驕縱、溺愛,以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性格。
●學齡前期的保健重點是什麼?
學齡前期小兒體格發育速度減慢,神經精神發育迅速,精細動作、共濟運動發育接近協調。此期小兒求知欲強,可塑性也強,是培養良好習慣的重要時期。故學齡前期的保健重點為:
(1)平衡膳食。此期仍然要配製充足、均衡的膳食,以滿足小兒生長發育的需要,同時要控製零食,避免暴飲暴食,並注意飲食衛生。
(2)定期健康檢查。學齡前期小兒一般每年體檢1~2次,但應特別注意小兒的視力、聽力和牙齒保健,發現問題,及時矯正。
(3)加強早期教育,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學齡前期小兒求知欲強,模仿性強,可塑性也強。因此,家長在進行正確教育、引導的同時,還應特別注意自身的言行對小兒的榜樣作用,使他們逐步學會區分是非、好壞和正誤,培養正確的自我評價和自製力,養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4)促進思維發展。通過日常生活和遊戲豐富小兒的想象力,提高他們的創造性思維能力。
(5)加強托幼機構的保健管理,做好入學前準備。通過幼兒園集體生活的適應性訓練,培養小兒生活自理能力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洗臉、刷牙、穿脫衣服鞋襪和飯前便後洗手等。同時培養小兒遵守紀律、專心聽講、記住要點並流暢表達等學習能力,為入學做好準備。
(6)預防意外事故。學齡前兒童活潑好動,家長、老師應加強安全教育,預防車禍、溺水、觸電等意外事故的發生。
●學齡期的保健重點是什麼?
學齡期的兒童心理發育成熟性逐漸增強,思維能力、空間認知、理解、情感表達等能力得到完善,開始以學習代替遊戲,學校生活和老師成為兒童心理成長的重要影響因素。因此學齡期的保健重點為:
(1)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如學習環境應安靜、清潔,采光、通風良好,消除不利於兒童學習、身心健康的消極因素。
(2)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如養成正確的坐、立、走、閱讀姿勢,預防近視、齲齒、腸寄生蟲等。
(3)體育鍛煉,培養良好的思想品德。加強鍛煉,增強體質,積極參加學校集體活動,培養熱愛集體、關心同學、尊敬老師、互幫互學等良好思想品德。
(4)安全與意外傷害的預防。學齡期兒童安全與意外傷害的防範應以教育為主,培養兒童識別和防範危險的能力。
(5)常見的心理行為問題防治。父母要為兒童提供良好的情感環境,減少負性情緒對兒童心理發育的影響。如父母的教育態度和方法要一致,避免讓兒童無所適從;兒童發怒時父母不要過分指責或處罰,應了解原因,轉移其注意力;培養兒童戰勝困難的意誌,減少其焦慮和抑鬱情緒。
●青春期的保健重點是什麼?
青春期的青少年身體處於第二個發育高峰,生理功能迅速發育成熟,獨立性與依賴性、成熟與幼稚同時存在,是人生的一個重要轉折時期。故青春期的保健重點是:
(1)保證充足的營養。青春期是身體發育的第二個高峰期,充足的營養是身體健康發育的基礎。
(2)養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如睡眠充足,堅持鍛煉,不吸煙、不酗酒,不沉迷於網絡遊戲等。
(3)加強青春期生理和心理衛生教育。性腺發育和第二性征的出現是青春期的特征,此期的青少年開始對性產生關注和興趣,但身心發展不平衡,不能正確地把握自己的行為,容易產生很多困惑和煩惱。因此,應加強性道德、性衛生教育,合理釋放心理壓力,加強心理溝通,引導自我心理調整。
(4)培養健康的人格,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青少年是人格形成的關鍵時期,有很多因素可以影響他們的心理健康,此時教會他們正確地認識自我,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合理安排學習、娛樂,保持健康的情緒,培養正確的價值觀和世界觀非常重要。
●計劃免疫的接種程序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