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瀉時腸道微生態有何改變的?
小兒腹瀉的病因一般都重視其外因,即細菌、病毒等感染,而對腸道微生態變化卻了解甚少。研究結果發現小兒腹瀉時腸道菌群嚴重紊亂,健康兒童需氧菌與厭氧菌數量之比為2.63×107:1.04×1010,而腹瀉患兒兩者之比為2.14×107:4.05×107,即腹瀉患兒厭氧菌下降約1000倍,腸道厭氧菌減少,破壞了腸道屏障功能和菌群間拮抗作用,有利於病原菌的侵襲、繁殖,促進腹瀉產生。鑒於上述原因,在治療小兒腹瀉時,應采用補充活菌製劑療法,以提高腸道內厭氧菌的數量。常用的活菌製劑有枯草杆菌活菌製劑、乳酸菌素片、雙歧杆菌活菌製劑、促菌生(蠟樣芽孢杆菌)能消耗氧氣,促進雙歧杆菌等厭氧菌生長。
●小兒腹瀉病的診斷依據主要有哪些?
根據發病季節、病史(包括喂養史和流行病學資料)、臨床表現和大便性狀及實驗室檢查結果進行診斷。但必須判定有無脫水及脫水的程度和性質、電解質紊亂和酸堿失衡。在未明確病因之前統稱為腹瀉病,病原明確後應按病因學進行診斷,如致病性大腸杆菌腸菌、輪狀病毒腸炎等。
●小兒腹瀉病的鑒別診斷主要有哪些?
(1)生理性腹瀉:多見於6個月內的嬰兒,外觀虛胖,常伴濕疹,生後不久即出現腹瀉,除大便次數增多外,無其他症狀,食欲好,不影響生長發育。添加輔食後,大便即逐漸轉為正常。
(2)細菌性痢疾:常有流行病學接觸史,起病急,全身症狀重。便次多,量少,排膿血便伴裏急後重,大便鏡檢有較多膿細胞,紅細胞和吞噬細胞,大便細菌培養有誌賀痢疾杆菌生長可確診。
(3)壞死性腸炎:中毒症狀比較嚴重,腹痛、腹脹,頻繁嘔吐,高熱,大便糊狀呈暗紅色,漸出現典型的赤豆湯樣血便,常伴休克。腹部立、臥位X線攝片呈小腸局限性充氣擴張,腸間隙增寬,腸壁積氣等。
(4)導致小腸消化吸收功能障礙的各種疾病:如乳糖酶缺乏、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失氯性腹瀉、原發性膽酸吸收不良、過敏性腹瀉等,可根據各病特點進行糞便酸度、還原糖試驗等檢查方法加以鑒別。
●小兒腹瀉病的防治要點有哪些?
(1)加強2歲以內嬰幼兒的衛生管理,提倡母乳喂養,科學護理,做好奶瓶與餐具消毒。
(2)講究個人衛生,照看人和小兒飯前便後要用肥皂洗手。
(3)改善飲水衛生,改造水源(使用機井或自來水),防止水源受汙染,不喝生水。
(4)加強糞便管理,不隨地大小便,改造不衛生廁所,嬰兒推廣坐盆,禽畜圈養防止糞便汙染環境,不用生糞澆菜。
(5)加強飲食衛生,不吃變質食物,生吃瓜果要洗淨。
(6)滅蠅、滅蛆,食物存放要加罩,防止昆蟲汙染。
(7)注意院內交叉感染。
(8)加強嬰兒營養,進行免疫及疫苗接種。
●小兒急性腹瀉病的藥物治療包括那些?
(1)控製感染:水樣腹瀉患者(約70%)多為病毒及非侵襲性細菌所致,一般不用抗生素,應合理使用液體療法,選用微生態製劑和粘膜保護劑。如伴有明顯中毒症狀不能用脫水解釋者,尤其是對重症患兒、新生兒、小嬰兒和衰竭患兒(免疫功能低下)應選有抗生素治療。粘液便、膿血便患者(約占30%)多為侵襲性細菌感染,應根據臨床特點,針對病原選用抗菌藥物,再根據大便細菌培養和藥敏感試驗結果進行調整。大腸杆菌、空腸彎曲菌、耶爾森菌、鼠傷寒沙門菌所致感染常選用口服慶大黴素、呋喃唑酮、複方新諾明,或靜滴氨苄青黴素、氯黴素、頭孢黴素等。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偽膜性腸炎、真菌性腸炎應立即停用原使用的抗生素,根據症狀可選用萬古黴素、新黴素、利福平、甲硝唑或抗黴菌藥物治療。嬰幼兒選用氨基糖甙類時應慎重。
(2)微生態療法:有助於恢複腸道正常菌群的生態平衡,抑製病原菌定植和侵襲,又利於控製腹瀉。常用雙歧杆菌、嗜酸乳杆菌、糞鏈球菌、需氧芽孢杆菌或臘樣芽胞杆菌製劑。腸道正常菌群嚴重紊亂患兒甚至需要2種以上製劑同服。
(3)腸粘膜保護劑:能吸附病原體和毒素,維持腸細胞的吸收和分泌功能,與腸道粘液糖蛋白相互作用可增強其屏障功能,阻止病原微生物的攻擊,如蒙脫石粉。
(4)避免用止瀉劑,如洛呱丁胺,因為它抑製胃腸動力的作用,增加細菌繁殖和毒素的吸收,對於感染性腹瀉有時是很危險的。
●如何預防小兒腹瀉?
小兒腹瀉病的預防應在三個水平上進行:
(1)幹預性措施即一級(或基礎)預防:如健康教育,促進母乳喂養,流行病學的調查及監測,加強2歲以內嬰幼兒的衛生管理,加強環境衛生,食品衛生,個人衛生,預防接種,保證營養等。
(2)防病於未發病之前即二級預防:如預防脫水及營養不良等。
(3)三級預防:及時徹底治療疾病,防止急性腹瀉轉為慢性腹瀉以及防止並發症等。
●細菌性腸炎有哪些臨床表現?
細菌致病性大腸杆菌腸炎,空腸彎曲菌腸炎,沙門菌屬腸炎,耶爾森菌小腸結腸炎是小兒細菌性腸炎的主要病原菌,多發於氣溫較高的季節,以5~8月居多。潛伏期12小時~5天不等,病情輕重不一。患兒常表現為食欲減退、腹瀉、嘔吐、腹痛;大便次數增多,大便為水樣便、粘液便,繼而轉為膿血便或血便;常伴有裏急後重症狀;同時還可以出現全身及其他係統表現,如發熱、煩躁不安或萎靡、黃疸及肝功能損害等;還可發生不同程度的脫水,電解質紊亂及代謝性酸中毒。大便鏡檢可見有脂肪球、少量白細胞、紅細胞或膿細胞。
●大腸杆菌腸炎有哪些臨床表現?
大腸杆菌是小兒細菌性腸炎的主要病因之一,多發於氣溫較高的季節,以5~8月居多。潛伏期1~2天,病情輕重不等。患兒食欲減退。腹瀉,嘔吐,腹痛。大便次數增多,腸致病性大腸杆菌腸炎為粘液便,腸產毒大腸杆菌,腸粘附性大腸杆菌腸炎以水樣便為主,腸侵襲性大腸杆菌腸炎為粘液膿血便,常伴有裏及急後重症狀,類似菌痢,腸出血大腸杆菌腸炎以血便為主,患兒還可以出現全身及其他係統表現,如發熱、煩躁不安或萎靡、黃疸及肝功能損害等。10%腸出血性大腸杆菌腸炎可發生溶血尿毒綜合征,有時出現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還可發生不同程度的脫水,電解質紊亂及代謝性酸中毒。大便鏡檢腸致病性大腸杆菌和腸產毒性大腸杆菌腸炎可見有脂肪球和少量白細胞,腸侵襲性大腸杆菌腸炎有紅細胞或膿細胞,腸出血性大腸杆菌腸炎以紅細胞為主。
●空腸彎曲菌腸炎有哪些臨床表現?
空腸彎曲菌腸炎是引起小兒腹瀉常見疾病之一,發病率為2%~5%,2歲以下嬰幼兒發病率高,潛伏期3~5天。起病急促,常伴發熱,有全身不適、畏寒、腹痛、腹瀉、血便、嘔吐等症狀。腹瀉早期為水樣便,繼而轉為粘液,膿血或血便。60%~90%患兒有血便,易被誤診為腸套疊。腹痛以右下腹明顯,易被誤診為闌尾炎。病程約一周左右。重症可並發敗血症和其他係統感染。還可引起Cuillain-Barre綜合征和Reiters綜合征。症狀消失後,大便排菌可長達7周。大便鏡檢可見多量白細胞和少量紅細胞,大便培養宜采用高選擇培養基。
●耶爾森菌小腸結腸炎有哪些臨床表現?
耶爾森菌小腸結腸炎多發生於冬、春季,各年齡組均可發病,以嬰幼兒多見。臨床表現多樣化,與年齡有關。按照臨床表現可分為腸炎型、類闌尾炎型、關節型及結節性紅斑型。嬰幼兒以腸炎型多見。可出現發熱,嘔吐,腹痛,腹瀉。大便可為水樣便、粘液便,少數出現血便。5歲以上兒童以類闌尾炎型多見,常伴有右下腹痛,同時伴發熱,白細胞增多,與闌尾炎難以鑒別。采用X線雙重對比造影法檢查,可發現回腸末端粘膜變形、增厚、潰瘍。
●鼠傷寒沙門菌小腸結腸炎有哪些臨床表現?
鼠傷寒沙門菌小腸結腸炎以嬰幼兒多見,6歲以後發病率下降,四季均可發生。潛伏期12~72小時。臨床表現有胃腸炎型、食物中毒型、痢疾型、敗血症型、傷寒型。本病突出表現為腹瀉,大便次數多,性質多變,病程反複,時好時壞,遷延時間長,發熱的熱型不一,可有嘔吐。2/3病人有不同程度的脫水及酸中毒。大便排菌時間長,少數可持續1年以上。兒童易成為帶菌者,病菌滯留在膽管,常引起膽管炎。應反複做大便常規檢查,培養宜用營養豐富的培養基,以提高陽性率。血培養可陽性,部分患兒肥達反應可陰性。
●病毒性腸炎有哪些臨床表現?
最常見的病毒性腸炎有輪狀病毒腸炎、諾沃克病毒腸炎、腸道腺病毒腸炎。小兒病毒性腸炎的好發年齡為6個月至2歲嬰幼兒,臨床表現潛伏期1~3天,起病快慢不一,可有發熱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狀,腹瀉、水樣便,每天5~10次或10次以上。伴輕度嘔吐,嘔吐常發生在發病頭1~2天內,隨後出現腹瀉。腹瀉嚴重時常伴有脫水、酸中毒。半數患兒可有心肌酶異常,提示有心肌侵犯,少數可致典型心肌炎表現。
●輪狀病毒腸炎有哪些臨床表現?
輪狀病毒腸炎是秋冬季小兒腹瀉最常見的病原。多見於6~24個月的嬰幼兒,4歲以上少見,潛伏期1~3天,經糞口傳播,也可經呼吸道感染而致病。起病急,常伴發熱和上呼吸道感染症狀,無明顯中毒症狀,病初即有嘔吐,常先於腹瀉發生,大便次數多、量多、水分多,黃色水樣或蛋花樣便帶少量粘液,無腥臭味。常伴發脫水,酸中毒,及電解質紊亂,本病為自限性疾病,數日後嘔吐漸停,腹瀉減輕,不喂乳類的患兒恢複更快,自然病程約3~8天,少數延長,大便鏡檢偶有少量白細胞,感染後1~3天即有大量病毒排出,最長可達3周。因輪狀病毒有多個血清型,故患兒可能有2次以上感染。
●抗生素誘發的腸炎有哪些臨床表現?
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可使腸道菌群失調,腸道內耐藥的金葡菌、綠膿杆菌、變形杆菌、某些梭狀芽孢杆菌和白色念珠菌大量繁殖而引起腸炎。營養不良、免疫功能低下、長期應用腎上腺激素者更易發病。
(1)金黃色葡萄球菌腸炎:多繼發於使用大量抗生素後,病程與症狀常與菌群失調的程度有關,很少有原發性,有時繼發於慢性疾病的基礎上,表現為發熱、嘔吐、腹瀉,不同程度中毒症狀,常伴有脫水和電解質紊亂,甚至發生休克。典型大便為暗綠色,量多帶粘液,少數為血便;大便鏡檢有大量膿細胞和成簇的革蘭陽性球菌,培養有葡萄球菌生長,凝固酶陽性。
(2)偽膜性小腸結腸炎:由難辨梭狀芽孢杆菌引起。除萬古黴素和胃腸道外用的氨基糖甙類抗生素外,幾乎各種抗生素均可誘發本病。可在用藥1周內或停藥後4~6周發病,亦見於外科手術後體弱患者。此菌大量繁殖,產生毒素A(腸毒素)和毒素B(細胞毒素)2種毒素致病。主要症狀為腹瀉,輕症大便每日數次,停用抗生素後很快痊愈;重症頻瀉,黃綠色水樣便,可有偽膜排出,粘膜下出血可引起大便帶血,可出現脫水,電解質紊亂和酸中毒。伴有腹痛、腹脹和全身中毒症狀,甚至發生休克。對於可疑病例可行結腸鏡檢查。大便厭氧菌培養,組織培養法檢測細胞毒素可協助確診。
(3)真菌性腸炎:多為白色念珠菌所致,2歲以下嬰兒多見。常並發於其他感染,或腸道菌群失調時。病程遷延,常伴鵝口瘡。大便次數增多,黃色稀便,泡沫較多帶粘液,有時可見豆腐渣樣菌塊(菌落),大便鏡檢有真菌孢子和菌絲,如芽孢數量不多,應進一步以沙氏培養基作真菌培養確診。
●遷延性、慢性腹瀉有哪些臨床表現?
本病大多為人工喂養兒,臨床上表現為腹瀉病程遷延,超過一個月至數月,反複發作,時瀉時止。輕者一日3~4次左右,糊狀黃色或黃綠色便,或夾有白色奶片(皂塊)和食物殘渣。重者多因病程久長,或因致病性大腸杆菌腸炎久治不愈,或因體弱,長期應用廣譜抗菌素或激素者,可並發真菌性腸炎,大便稀黃,泡沫較多帶粘液,有時可見豆腐渣樣細塊。常伴鵝口瘡。患兒營養狀況日益惡化,食欲不振,對食物耐受力極差,精神萎靡,消瘦貧血和多種維生素缺乏,易發生皮膚、呼吸道、泌尿道等的繼發感染。
由於喂養不當、營養較差,患腹瀉後易遷延不愈;或長期濫用各種抗菌素,引起腸道菌群失調,真菌感染所致。病程久者,消化功能更為低下,免疫功能更差。
●遷延性、慢性腹瀉的輔助檢查有哪些?
(1)糞便:腸道菌群分析,酸度測定,作還原糖試驗和培養。
(2)十二指腸液檢查:測pH值,作胰蛋白酶、糜蛋白酶、腸激素及血清胰蛋白酶原等酶學檢查以判斷蛋白質的消化吸收狀況,測定十二指腸液的脂酶、膽鹽濃度以了解脂肪的消化吸收狀況,還可以進行細菌培養和寄生蟲卵的檢測
(3)小腸粘膜活檢:是了解慢性腹瀉病理生理變化的最可靠方法。必要時還可以做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的吸收功能試驗,以及腸道X線片、結腸鏡等檢查綜合分析判斷。
●吸收不良綜合征的有哪些臨床表現?
(1)糖吸收不良:雙糖酶缺乏的病兒可僅有實驗室檢查異常,而無臨床症狀。嬰幼兒常以腹瀉為主要症狀,糞便為水樣稀便,含有泡沫,具有酸臭味,易致肛周發紅及皮膚糜爛。較大兒童腹瀉症狀往往較輕,可表現為腹部不適、腹脹、腸鳴音亢進。腹瀉嚴重引起脫水酸中毒等電解質紊亂,病程遷延導致營養不良。部分病兒脫水糾正後常有異常饑餓的表現。禁食或飲食中去除含不耐受糖後腹瀉等症狀迅速改善是本病的特點。
(2)脂肪吸收不良:表現為脂肪瀉,糞便色淡呈灰白色、油狀、惡臭、含脂肪能漂浮與水麵,伴腹痛、腹脹、精神倦怠易哭。食欲不振、發育落後、身材瘦小、營養不良;病程遷延可表現為脂溶性維生素缺乏征象。腸道廣泛吸收不良,常繼發多種微量元素缺乏、營養不良性水腫及貧血。
(3)蛋白質吸收不良:糞便色淺,有臭皮蛋氣味。出現水腫、腹水等低蛋白血症有關症狀,尿蛋白常呈陰性。
●乳糖不耐受常見有哪些原因?
(1)原發性糖吸收不良:包括先天性乳糖酶缺乏、蔗糖-異麥芽糖酶缺乏、葡萄糖-半乳糖吸收不良、發育性乳糖酶缺乏、遲發性乳糖酶缺乏等。
(2)繼發性乳糖酶缺乏及單糖吸收不良:如急性腸炎、慢性腹瀉、蛋白-熱卡營養不良、免疫酶缺陷病、乳糜瀉及小腸手術損傷等。
●什麼是胃炎?
胃炎是指由於物理、化學、生物性有害因子作用於人體,引起胃粘膜發生炎症性改變的一種疾病,根據病程分急性和慢性兩種。
急性胃炎:多為應激性急性胃粘膜炎症,常繼發於嚴重感染性疾病、休克、呼吸衰竭、顱腦損傷、創傷、嚴重燒傷等疾病,誤服有毒性和被細菌汙染變質的食物、食物過敏及食物刺激、服用對胃粘膜有損害性藥物、腐蝕劑,胃內異物滯溜時間較長、胃內結石,嚴重的精神刺激、精神緊張、變態反應等均可引起胃粘膜急性炎症。
慢性胃炎:是有害因子長期反複作用於胃粘膜引起損傷的結果。小兒慢性胃炎中以淺表性胃炎最常見,約占80%~90%,慢性萎縮性胃炎少見。淺表性和萎縮性胃炎僅是疾病發生過程中不同時期的不同表現,萎縮是炎症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