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 消化係統疾病(3 / 3)

●小兒胃炎有哪些臨床表現?

小兒胃炎臨床表現缺乏明顯規律性,常表現為一組症狀:如腹痛、嘔吐等。腹痛常出現在進餐中或餐後,且影響食欲使進食減少,繼而影響生長發育和體重下降,多數患兒的疼痛較輕,表現為隱痛或鈍痛,少數為劇痛。疼痛多位於上腹部,有的表現為臍周痛,部分患兒的腹痛範圍不定。嘔吐多出現於餐後。有些患兒僅表現為煩躁不安和進食減少。較少見的症狀還有腹脹、噯氣、腹瀉、燒心、無力、胸痛、嘔血和便血等。可無明顯體征,常見有上腹或臍周輕壓痛,少數患兒可有消瘦。

●小兒慢性胃炎的治療有哪些?

(1)改變飲食習慣、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和生活規律,定時定量、少食多餐,細嚼慢咽,避免服用刺激性食品和對胃粘膜有損害的藥物。

(2)去除病因,積極治療原發病,避免服用一切刺激性食物和藥物,及時糾正水、電解質紊亂。

(3)藥物治療:

①抗酸及抑酸藥物:常用抗酸藥物有碳酸氫鈉、氫氧化鎂、氫氧化鋁等,用於中和胃酸,減輕疼痛。抑酸劑為H2受體拮抗劑,常用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用於腹痛明顯及有上消化道出血者,療程2周,但不作為常規用藥。

②胃粘膜保護劑:膠體枸櫞酸鉍、硫糖鋁、複方穀氨酰胺等。

③胃動力藥:用於餐後腹痛、腹脹、惡心、嘔吐者,有多潘立酮、西沙比利等。

④有幽門螺杆菌感染者應進行規範的抗菌治療,目前采用聯合用藥以達根治目的。常用幾種方案:1)鉍劑4~6周+H2受體拮抗劑4~8周加一種抗生素(羥氨苄青黴素4周,甲硝唑2周,替硝唑2周,呋喃唑酮2周或克拉黴素2周);2)鉍劑4~6周加上述抗生素中的二種;3)質子泵抑製劑加二種抗生素2周;4)H2受體拮抗劑加二種抗生素2~4周。

●小兒消化性潰瘍有哪些臨床表現?

常見症狀有嘔吐、胃腸道出血、腹痛,症狀無定型,年齡越小,表現愈不典型。

(1)新生兒期:起病較急,以消化道出血為主要表現,繼發性潰瘍為多見,常有嚴重的原發病存在,如、早產、缺氧、窒息、敗血症、低血糖、呼吸窘迫綜合症和中樞神經係統疾病等。

(2)嬰幼兒期(1個月至3歲):主要表現為反複的嘔吐、生長停滯及消化道出血,早期出現哭鬧、拒食,很快發生嘔吐、嘔血及黑便、腹脹等,多為繼發性潰瘍,常以胃潰瘍多見。

(3)學齡前期:常呈不典型的臍周或上腹部痛,進食後加重,常見反複嘔吐及腸道出血,燒灼感少見,夜間及清晨痛醒,可發生嘔血、黑便、甚至胃腸穿孔。

(4)學齡期:以原發性十二指腸潰瘍多見,臨床表現與成人相似,主要為消化不良及急性或慢性消化道出血,消化不良時常伴有反複的上腹痛,泛酸、噯氣、嘔吐、便秘、消瘦等,上腹痛可分為隱痛、鈍痛、燒灼樣痛,常局限於胃、十二指腸等部位。

胃潰瘍大多數於進食後0.5~2小時疼痛,十二指腸潰瘍大多數為饑餓或夜間痛,進食後可緩解。疼痛可持續數分鍾至幾小時,嚴重者可出現嘔血、便血、貧血,部分有穿孔,穿孔時疼痛劇烈並放射至背部或左右上腹部。也有僅表現為貧血、糞便潛血試驗陽性。患兒體征多不明顯,可於上腹部出現局限性輕壓痛。

並發症主要為出血、穿孔和幽門梗阻,常可伴發缺鐵性貧血。重症可出現失血性休克,如潰瘍穿孔至腹腔或鄰近器官,可出現腹膜炎、胰腺炎等。如炎症和水腫較廣泛,可出現急、慢性梗阻。

●幽門螺杆菌與胃病有什麼關係?

幽門螺杆菌是一種微需氧的革蘭陰性細菌,螺旋形,人的胃黏膜是幽門螺杆菌的自然定植的部位,主要位於胃的黏液層。與上皮細胞緊密接觸,造成胃的損害。幽門螺杆菌在人與人之間可互相傳染,易發生於人群集中感染的地方,經口傳播,通過飲水、食物或密切接觸等方式進入人體內。幽門螺杆菌的胃內感染是胃炎的主要病因。日前認為,如果不殺滅幽門螺杆菌,消化性潰瘍和慢性胃炎很難被真正控製。幽門螺杆菌可誘導細胞增生,胃黏膜改變,胃酸分泌減少,故而是胃癌的一種致病因素。60%慢性胃炎患者存在幽門螺杆菌感染。至少90%的十二指腸潰瘍病和70%的胃潰病與感染有關,幽門螺杆菌致消化性潰瘍有胃泌素相關學說、“屋頂漏”假設、胃上皮化生學說及介質衝洗學說四種學說。

●幽門螺杆菌感染如何診斷?

除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外,大致有3類診斷方法:(1)通過胃鏡檢查直接從胃黏膜組織中檢查幽門螺杆菌,包括細菌培養、組織切片染色鏡檢細菌;(2)尿素酶試驗或核素標記尿素呼吸試驗等方法測定胃內尿素酶的活性,其特異性和敏感性均達90%以上;(3)(血清學檢測抗幽門螺杆菌抗體,亦可用PCR法檢測血中幽門螺杆菌的DNA。(4)糞便幽門螺杆菌抗原(HPSA)試驗,它具有快速、簡便、標本易收集等,並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和特異性等優點。

●如何認識目前幽門螺杆菌發病情況?

幽門螺杆菌感染是世界性的,不同地區、不同人群的感染率相差很大。我國人群的感染率為60%左右。研究表明,50%的成人幽門螺杆菌感染是在兒童期發生的,5歲以下兒童幽門螺杆菌感染率為15%~45%。幽門螺杆菌在人與人之間可互相傳染,易發生於人群集中的地方,人是幽門螺杆菌主要自然宿主。本病經口傳播,通過飲水、食物或密切接觸等方式進入人體內。同時研究認為醫療器械,如胃鏡檢查也是幽門螺杆菌感染的一個重要的傳播途徑。兒童期是幽門螺杆菌感染的高風險期,年長兒童容易傳給年幼兒童,母親易傳染給子女,兒童幽門螺杆菌感染有家庭聚集現象。因此,預防兒童幽門螺杆菌感染,特別是經口感染對兒童講更有意義。胃粘膜上幽門螺杆菌與胃粘膜炎症程度呈正相關。根除幽門螺杆菌後,胃粘膜炎症明顯好轉,當幽門螺杆菌感染複發時炎症也加重。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是什麼?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韌帶以上消化道出血,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腸或胰、膽等病變。小兒上消化道出血病因很多,包括:(1)炎性反應和潰瘍病,占上消化道出血首位,約50%,包括食管炎、急性胃粘膜病變、十二指腸潰瘍、胃粘膜脫垂,上消化道息肉等。(2)門脈高壓: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多數為大出血,兒童門脈海棉樣變性最多見,其次為肝硬化。(3)食管、胃粘膜病變:食管賁門粘膜撕裂、藥物(如非甾體類抗炎藥),消化道憩室或酸、堿等化學刺激對粘膜損傷,均可引起食管、胃粘膜出血。(4)膽道出血:膽道結石管壁受壓損傷伴炎性反應,可導致出血。(5)血管因素:動脈畸形、血管發育不良等可致出血。(6)全身性疾病:血液或肝髒疾病致凝血機製障礙、急性感染、應激性潰瘍、血管疾病、結締組織病引起胃、十二指腸粘膜損傷,亦可致出血。

新生兒和小嬰兒的病因較特殊,可能為咽下綜合症、維生素K缺乏症、血小板減少所致。

●上消化出血需要做哪些檢查?

常用的檢查方法有:

(1)急診胃鏡檢查:是診斷消化道出血病因的首選方法,準確率可達85~90%,急診胃鏡檢查是指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後12~48小時內行內窺鏡檢查,其陽性檢出率較出血停止或晚期再進行鏡檢高出2倍,可迅速明確出血部位、性質、或行止血治療,並能查出淺表微細的粘膜病變,決定急診手術適應症。

(2)X線檢查:對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診斷價值不大,日前多主張在出血停止和病情穩定後數天行此種檢查。

(3)選擇性動脈血管造影:可診斷0.5ml/min的出血點,多在出血期檢查,可找到出血灶,對活動性出血,經胃鏡檢查陰性時,應行選擇性動脈造影。

(4)核素顯像檢查:根據檢查出血病灶的目的不同,把短半衰期核素和幾種標記物配合使用,對全腹閃爍掃描以診斷病變和出血部位,是一種非損傷性適用於小兒的檢查方法。

●上消化道出血如何治療?

(1)一般治療:絕對臥床休息,保持呼吸道通暢,避免嘔血時嗆入氣管引起窒息,保持安靜,觀察生命體征與全身情況;控製飲食,消化道潰瘍無嘔血者,應盡早予以流質飲食;休克或腹脹、嘔血、惡心情況下應禁食,嘔血停止12~24小時可進食,可給少量流食,出血量大時可放置胃管,既可抽取胃液,又可直接灌注藥物。

(2)輸血:失血量超過全身血容量的20%,即將發生失血性休克者,或血紅蛋白<70g/L血壓下降、脈快時可輸血。

(3)止血治療:

①止血藥物:針對不同的原因選用不同的止血藥,如止血敏、安絡血、維生素K●立止血、止血芳酸等,局部止血可用雲南白藥口服或去甲腎上腺素4~8mg加入100ml生理鹽水內,分次口服或胃管滴入;或凝血酶200μ加生理鹽水5ml與胃管內注入,每2小時一次,連續4次。靜脈滴注抑酸劑如西米替丁、法莫替丁、奧美拉唑等,對胃粘膜出血有效。門靜脈高壓時可用垂體加壓素0.2μ/min,外周靜脈滴注,無效時加到0.4~0.6μ/min,止血後以0.1μ/min維持12小時停藥。

②胃鏡下止血是目前上消化道出血治療的主要手段,可明確出血部位,病因及出血量的大小,血容量穩定後應盡快進行內鏡檢查及治療。

③放射性介入治療為內鏡治療的一種很好附加治療,對非曲張性靜脈出血可選擇性動脈內藥物灌注止血或選用人工栓子注入血管達到阻塞止血。

④三腔氣囊管壓迫止血可用於食管胃底靜脈曲張破裂出血時,防止血液反流入氣道而窒息,止血24小時後放出囊內空氣,觀察24小時如不出血可拔管。

(4)手術指征:經以上保守治療仍出血不止或短時間內反複大量出血威脅患兒生命,或出血後迅速出現休克或反複嘔血者,經6~8小時輸血觀察,血壓不穩定或止血後再次出血;既往有反複大出血特別是近期又反複出血者,胃、十二指腸有較大動脈出血不易止血者可行外科治療。

●小兒胃鏡檢查的臨床意義如何?

胃鏡檢查是上消化道疾病診斷最為直觀的方法,也可是上消化道某些疾病的直接治療方法。目前在小兒消化道疾病的診斷與治療中,胃鏡的檢查尤為重要。由於胃鏡的不斷改進,該項檢查能清楚地觀察微細的病變,並可用多種方式記錄和保存圖像,便於多人同時觀看、診斷、治療。為研究上消化道疾病提供了良好的條件,同時可以做粘膜活檢或微生物學檢查,還可實施一些治療。

小兒胃鏡檢查,適用於粘膜炎症及消化性潰瘍的檢出、急性上腹部疼痛、反複嘔吐和黑便、咽下困難和咽下疼痛、誤服異物、介入性治療,如內鏡下止血、食管靜脈曲張、硬化治療,狹窄的擴張、息肉切除以及異物取出等。是目前小兒上消化道疾病診斷與治療首選方法之一。

●美克耳憩室有哪些臨床表現?

一般認為憩室內迷走組織的存在和憩室的形態特點是引起美克耳憩室並發症的重要因素。

(1)出血:多見於2歲以內嬰兒,主要表現為無痛性便血,量大的,一次可達數百毫升,色澤鮮紅或暗紅,在短期內發生出血性休克,嚴重貧血。腹部檢查無陽性體征。出血常會自行停止,或反複間歇出血。

(2)腸梗阻:表現與一般的腸套疊、絞窄性腸梗阻或粘連性腸梗阻相同。起病比較急驟,症狀嚴重,常為絞窄性,可發生腸壞死而引起腹膜炎。

(3)憩室炎:主要為臍周或右下腹痛,常伴有惡心嘔吐。腹部檢查可發現右下腹或臍下有壓痛和腹肌緊張,症狀和體征與急性闌尾炎相似,臨診時往往難以鑒別,常誤為穿孔性闌尾炎而手術。

(4)憩室穿孔:大多驟然發生,表現為劇烈腹痛、嘔吐和發熱,腹部檢查有明顯的腹膜刺激征。少數病例膈下有遊離氣體。

(5)其他:可引起憩室疝或Litter疝,尚有憩室內異物或腫瘤,可有憩室炎症狀。

●什麼是腸易激惹綜合征?如何治療?

腸易激綜合征是指慢性、反複發作、以腸道運動障礙為主、難以用解剖異常解釋的腸道症狀群,即器質性病變已被排除的腸道功能紊亂。常表現為腹痛、腹瀉,大便急迫不盡感,便秘或便秘與腹瀉交替、腹脹、腸鳴及失氣等,有的糞便中帶較多粘液,是高級神經功能紊亂引起腸道的功能性疾病。治療應進食少渣、易消化的食物,盡量避免生冷、辛辣刺激食品。便秘的患兒給予高纖維的飲食,能增加病兒排便量,減少食物腸道的運送時間,促進排便。注意心理調節,培養病兒良好的生活習慣,適當進行活動與鍛煉。可選用胃腸解痙藥:作為症狀重的腹痛的短期對症治療。鈣通道阻止劑如硝苯地平對腹痛、腹瀉有一定療效。西沙必利有助便秘改善。止瀉藥洛呱丁胺或複方地芬諾酯止瀉效果好,適用於腹瀉症狀較重者,但不宜長期使用。一般的腹瀉選用思密達、藥用炭等。有便秘者可給予緩瀉劑液體石蠟,以達到每天排便為宜。?腸道菌群調節藥如雙歧杆菌、乳酸杆菌等製劑,可糾正腸道菌群失調,對腹脹、腹瀉有效。

●急性胰腺炎有哪些臨床表現?

急性胰腺炎在小兒時期並不多見,其臨床表現如下:

(1)腹部症狀:腹痛,發病突然,劇烈腹痛,持續性加重,常向左肩或左背部放射。伴有腹脹、惡心、嘔吐,嚴重者可嘔血或便血。

(2)腹部體征:腹部有壓痛,早期壓痛局限,以上腹偏左為主,病情發展可全腹壓痛。可出現腹膜刺激征,其輕重與病變嚴重程度有關。早期腸鳴音減弱,隨著病情發展,腸鳴音消失。當腹腔滲出液增加時,可有明顯的移動性濁音。

(3)全身症狀與體征:發熱,早期就可出現發熱,無繼發感染時,體溫一般在38.5℃左右。胰頭充血、水腫嚴重可壓迫膽道引起阻塞性黃疸,在新生兒時期尤為突出。皮膚可出現皮下結節性紅斑及皮膚淤斑,是急性出血性壞死性胰腺炎的特征。嚴重病倒可表現為中毒性休克、急性腎功能衰竭、胰性腦病等。

●急性胰腺炎的輔助檢查有哪些?

(1)血液學檢查:急性期外周血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升高並有核左移。

(2)酶學檢查:血清澱粉酶在大約90%的患兒升高,病後6~8小時可升高,24~48小時後恢複正常而尿澱粉酶仍然很高,可持續一周左右。在急性胰腺炎伴發胸腔積液或腹腔積液時,胸水、腹水中澱粉酶也明顯升高。血脂肪酶在病後24小時升高,持續5~10天,因此酶的升高比澱粉酶晚,且恢複也慢,故對晚期病例的診斷更有幫助。

(3)血生化檢查:嚴重病倒可出現高血鉀、低血鈣。低血鈣通常發生在病後2~3天,持續2周左右。低血鈣水平與胰腺炎嚴重程度有關,血鈣持續下降提示預後不良。血糖、尿素氮、血氣分析、肝功能等檢查可反映胰腺炎的嚴重程度。

(4)特殊檢查:

①X線檢查:若合並肺部並發症如肺不張、胸腔積液等可行胸部X線檢查。腹部X線檢查無特異性,如發生腸麻痹,X線檢查發現腸管擴張、積氣、液平等。

②腹部B超:在急性胰腺炎時為最方便的檢查,可見胰腺腫大、胰周有積液。

③CT:胰腺彌漫性腫大,邊緣模糊,胰周積液或腎周筋膜增厚等表現提示急性水腫型胰腺炎;胰腺彌漫性腫大,邊緣模糊,胰周積液,胰腺內有壞死或液化區等表現提示急性壞死型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