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
這些物品代替了原來的什麼物品?
在上麵的圖中,電燈代替了蠟燭,明信片代替了信件,手機代替了電話,燃氣灶代替了火爐,自動鉛筆代替了普通鉛筆,洗滌劑代替了肥皂。通過“代替”以後,原來的物品變成了一種新的物品,有了新的功能和用途。這些物品可以用什麼來“代替”?
在你周圍有哪些物品可以用“代替”的方法改進?把你觀察的結果寫出來。
實踐;自己選擇一種物品,用“代一代”的方法進行“小發明”或“小創造”,並把你的發明創造向同學、老師和家長彙報。
活動目標
1.通過創新活動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品質,樹立信心,執著追求,不怕困難,認真探索,使他們具有一種不達目的誓不罷休的忘我精神。
2.掌握初步的創新方法,鼓勵學生敢於求異,敢於否定權威,獨辟蹊徑,標新立異。
3.通過活動,培養、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活動準備
教師在活動前要多閱讀一些有關創造力和培養創造力方麵的書籍,查閱有關資料,才能有效的指導學生搞好這次活動,使其受到教育。
學生地活動前可以2-3人一組做周圍常用物品的調查,分析它們可以代替什麼,什麼又可以代替它們。
活動建議
1.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參觀科技館或對學生進行一次科技知識方麵的講座。
2.教師可以展示實物,組織學生開展討論,研究一件物品代替了原來的物品以後,它的功能和用途有了什麼變化和不同,是比原來好了還是差了。使學生知道什麼是創新,激發他們的興趣和探究精神,使活動氣氛活躍、生氣盎然,人人動腦,敞開思想,大膽發表自己的意見,形成群策群力、各抒己見的研討環境。
3.教師要向學生介紹一些培養創新精神的方法,幫助學生找到自己適合開展創造活動的長處和有利條件,使他們樹立信心,促使他們在課外或校外利用自己掌握的方法進行研究活動。
背景資料
1.有創建的思維活動都叫創新性思維。它具有以下特點與眾不同,從一點出發,思維麵輻射麵很廣。例如,列舉圓形的東西有哪些,一般人隻想到盤子、碗盆等,而創新性思維水平較高的人還可以想到汽車的輪子、飛機的螺旋槳、旋轉的軌跡、人體的器官、植物的種子,等等。大到地球,小到能想到的細胞、原子、電子。
在思考問題時違反常規和常識、靈活地解決問題。比如某人買雞蛋卻忘了帶手提兜,手裏隻有一把雨傘。如果他的思維具有變通性,就會想到把雨傘打開倒過來,就是一個很大的“提籃”,裝雞蛋當然是沒有問題的。
2.聯想一般指由一種心理過程而引起另一種與之相聯係的心理過程的現象。亞裏斯多德把聯想分為對比聯想、接近聯想和類似聯想。例如,從正想到負,從熱想到冷,這種聯想屬於對比聯想。
3.影響創造想象產生的因素有創造動機、原形啟發、積極的思維活動和靈感。
次創新精神的培養一般有缺點列舉法、聯想創造法、變化創造法、綜合創造法、移植創造法、類比創造法、激勵創造法、火花創造法、逆向創造法、挖掘創造法,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