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頭三傳老同誌離開連隊時,反複囑咐在隊的同誌繼承二郎山精神,象老前輩那樣聽黨的話為人民盡好義務。這一條,在機械連已經成了不成文的”規矩“。前任指導員調離連隊時,恰逢他的孩子病了,領導催他趕快交代工作,回家休假。但他不顧私事,忙著召開支委會,骨幹會,個別談話,反來複去地囑咐大家學好鄧小平理論,搞好連隊政治建設,把二郎山精神發揚下去。整整忙了六天直到覺得放心了,才離開了連隊。炊事班長邱寒榮離開連隊時已經上了汽車,又下來囑咐大家,連隊走向了機械化,也別忘了24斤大米吃三天,要勤儉節約,為戰友改善好夥食。

指導員孟波有一段印象較深的事情。97年老兵退伍,有幾個河南兵,走時黨員,優秀士兵都沒解決,這幾個兵在連隊表現差一些,不大守紀律,排長班長對他們有看法。有些老兵說牢騷話。他把老兵集合起來。他說,不要把自己放在連隊之上,要把自己放在連隊的榮譽上。你們現在失去的,將來想想永遠得到的多。過後,有的老兵找他,說,指導員,不是發牢騷,有好多話我們想說。他說,說話可以說,別影響下麵情緒。都是這樣,下麵怎麼幹?那天晚上,是按排打撲克,這是最後一次打牌。他們有五六個人,一肚子話要說,他說一個一個人談,還是打算一塊說。他們把一肚子意見,都說了,包括下步意見,談的不錯。走時,一個戰士問他說,指導員,走時,送我吧。走時,想和你握握手,送送別,想唱唱咱的連歌。

那夥河南兵,最後走的,他送的站。到火車站之前都沒有什麼事。到火車站後,火車還沒到站,一個戰士請假去尿尿。五分鍾火車到站,正好剪票。滿火車站找不到。他們都在等著,他想,臨走還給我來這個。就在這時,那個戰士跑的滿頭大汗來了。他買了些水果,他說,想這夥人的時候,就吃個水果吧。他還能說什麼呢?他對他們說,今天上火車,誰要是哭,我就揍他。他送他們上了車,當時車特別擠,他下不去了。他們喊,閃開,閃開!想讓走廊讓路,但不可能了。他說不用了,我從窗戶上跳下去吧。他們拉著不放手,他說,執行命令。車馬上要開了。他們想唱歌,本來想唱送戰友,最後唱二郎山,車上也唱,下麵也唱,唱著他不敢看他們,眼淚止不住,車慢慢開了,那夥複員戰士臉貼玻璃上,眼淚順著玻璃往下流。他在想,咱們軍人從家來時是那樣的來,現在走時又是那樣的走,車去了遠方,他站在月台上,汽笛長鳴,但在他的耳邊回響的還是二郎山的歌聲。《歌唱二郎山》已經伴隨他們四十多個春秋,他們白天唱晚上唱,訓練唱,施工唱,上課唱,吃飯也唱。戰士們說,唱起二郎山,想起老前輩,想起老前輩,幹勁增百倍。

鏡頭四帶機械連黨支部認為,要把士兵培養成合格的軍人,首先幹部黨員要做表率。他們對幹部黨員”兩個武裝“學習抓得很嚴。近幾年施工訓練非常緊張,但幹部黨員對理論學習高科技知識學習絲豪不放鬆。指導員和三排長等幾個幹部都單獨製定了學習計劃,白天工作、勞動,夜間學習到深夜。一直到現在,黨支部每月都單獨向黨員提出講學習的要求,寫學習心得,支部書記親自檢查。對黨的教育和黨的會議製度抓的也很緊。從九十年代以來,不管任務多麼緊,時間多麼擠,黨的教育和黨的會議一直是雷打不動。有時上級占用黨日時間多,支部照常堅持了;1998年有一段時間,隻有一個排長支委在家,也照常堅持了。有時,支部大會一次開不完,他們就做兩截開;黨課不能集體講,就分兩批、三批講。前任支部書記孟波說,堅持不堅持這些,就是堅持不堅持黨支部領導的問題。現任支部書記門桂倉說,堅持不堅持這些,就是講不講政治的問題。

幹部、黨員講政治的突出表現是他們的幹勁很足,處處做表率。一心想著連隊建設。前任連長、指導員一慣實幹精神強,戰士到那裏,他們到哪裏,那裏有困難,他們在哪裏。用教導員的話說,這個連有一個好班子和好隊伍,這是取得成績的重要保證。在帶領全連完成任務,發揚二郎山的傳統方麵尤為突出。這個班子原則性比較強,戰士入黨上學,轉誌願兵,選拔骨幹,風氣正,要求高。我在這個連裏當過三年排長,我到營裏後,這個連有十八人上學,經锝起考驗。再是班子團結,連隊黨支部一班人,生活互相關心,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吃苦。連長指導員在大隊是出類拔萃的。這個連隊發揚二郎山精神,勇於拚搏,敢於奮鬥,勇爭第一。在前進中嗷嗷叫,有強大的凝聚力。凡是營裏的急難險重任務,都交給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