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發的人去了,遇見的正如耶穌所說的。他們解驢的時候,主人問他們說:“解驢作什麼?”他們說:“主要用它。”
他們把驢駒牽到耶穌跟前,把自己的衣服搭在上麵,扶耶穌騎上。走的時候,眾人把衣服鋪在路上。將近耶路撒冷時,他們正下橄欖山,耶穌的眾門徒因看見的一切神跡,都一齊歡樂,大聲讚美神,說:“奉主名來的王,是應當稱頌的;在天上有和平,在至高之處有榮光。”
跟隨的眾人中有幾個法利賽人,他們對耶穌說:“夫子!責備你的門徒吧。”耶穌說:“我告訴你們,他們若閉口不言,這些石頭也必要呼叫起來。”
耶路撒冷近了,耶穌看見了耶城,禁不住為耶路撒冷哀哭,說:“巴不得你在這日子,知道關係你平安的事!無奈這事是隱藏的,叫你的眼看不見。因為日子將到,你的仇敵⑥必築起營壘,在周圍環繞你,四麵困住你,並要滅了你和你一起困在裏頭的兒女,連一塊石頭也不留在另一塊上,因你不在乎眷顧你的時候。”
耶穌進了耶路撒冷,全城都驚動了,他們問:“這是誰?”眾人說:“這是加利利拿撒勒的先知耶穌。”
耶穌進了神的聖殿,趕出了那些在殿裏作買賣的人,推倒兌換銀錢之人的桌子,和賣鴿子之人的凳子,對他們說:“經上記著說,‘我的殿必稱為禱告的殿;你們倒使它成了賊窩了。’”
那些在殿裏的瞎子、瘸子都到耶穌跟前來,耶穌治好了他們。祭司長和律法師看見耶穌所行的奇事,又看見小孩子們在殿中喊著說:“和散那⑦!和散那!榮耀歸於大衛的子孫!”他們的耳朵就發痛,個個惱怒得不行。
耶穌天天在聖殿裏教誨眾人,祭司長、律法師和百姓中的首領,都想殺他。但苦於尋不到把柄,因為百姓都服他,側耳聽他講道。
有一個法利賽人,名叫尼哥底母⑧,是猶太人的官。一天夜裏,他來見耶穌,說:“夫子!我們知道你是由神那裏來作師傅的;因為你所行的神跡,若沒有神同在,無人能行。”耶穌回答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尼哥底母說:“人已經老了,如何能重生呢?莫非再進母腹生出來嗎?”
耶穌說:“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人若不是從水和聖靈生的,就不能進神的國。從肉身生的,就是肉身;從靈生的,就是靈。我說,‘你們必須重生,’你不要以為稀奇。風隨著意思吹,你聽見風聲,卻不曉得它是從哪裏來,到哪裏去;凡從聖靈生的,也是如此。”
尼哥底母說:“怎能有這樣的事呢?”
耶穌回答說:“你是以色列人的先生,這還搞不懂嗎?我實實在在地告訴你,我們所說的,是我們知道的,我們所見證的,是我們見過的;你們卻不領受我們的見證。我對你們說地上的事,你們尚且不信,若說天上的事,如何能信呢?除了從天降下仍舊在天的人子,沒有人升過天。摩西在曠野怎樣舉蛇,人子也必照樣舉起來,叫一切信他的都得永生。”
注釋:
①猶太人的律法規定:偷竊羊的要還四倍;羅馬法律也要求偷竊犯償還四倍。
②“錠”原文作“彌拿”,一彌拿約合銀十兩。
③“伯法其”和“伯大尼”是耶路撒冷附近的兩個村落。拉撒路、馬大和她的妹妹馬利亞的家就在伯大尼。“伯法其”在橄欖山之南。“伯大尼”在橄欖山東麵的山坡上。
④“橄欖山”在耶路撒冷城外東麵。從聖殿看橄欖山,有四峰,因產橄欖而得名。
⑤此處的“驢駒”指幼小的公驢。
⑥“仇敵”指羅馬人。主後70年,羅馬人毀了耶路撒冷。
⑦“和散那”的意思是“請立刻拯救”。
⑧尼哥底母為猶太公會的議員,也是宗教領袖。在耶穌時代,統治階層中不少為法利賽人。他是法利賽人中較開明的分子。
解讀與啟迪:
稅吏長撒該是一個非以色列人,這個非以色列人答允做到比法律要求更進一步,他若訛詐過誰、對誰不公平,都願意還四倍,這是發自內心的悔改。所以耶穌說:“今天救恩臨到了這家,因為他也是亞伯拉罕的子孫。”
“金門”是耶路撒冷最古的一個城門,向著橄欖山,1530年被封。耶穌騎驢駒從此門進城,榮進耶路撒冷。驢駒從來沒有騎過,未曾負軛,是剛可供載負的年齡,耶穌用它還是第一次。牲畜若未用過,特別適於分別為聖,歸主所用。
耶穌在進城之前,打發門徒到前麵的村莊牽驢。此事先知撒迦利亞早有預言:“錫安的民哪,應當大大地喜樂!耶路撒冷的民哪,應當歡呼!看哪,你的王來到你這裏,他是公義的,要來施行拯救,謙謙和和地騎著驢,騎著驢的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