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深層次思考的教學方式(2)(3 / 3)

美國蒙大拿州普通高中SENTINALHS音樂教室裏,在強勁有力的爵士音樂伴奏下,男女同學和老師在扭動著身體表現著音樂。

也許是每周二十幾節課時的超負荷工作,美國音樂教師Bailey用幾乎接近失聲的沙啞聲音在組織學生做簡單的發聲練習,學生比較安靜地配合她在做連音和跳音的練習,但學生姿勢不一,有坐、有站、有半站半坐,在聲音上參差不齊,明顯沒有國內模範合唱團的統一與和諧,但隨著鋼琴變化的五拍子的節奏,同學們變得異常興奮,他們用身體的律動跟著動感的節奏哼唱爵士樂歌曲《Take Five》,這顯然是一首同學們曾經熟悉且喜愛的爵士樂作品,《Take Five》是Dave Bruback的經典之作,節奏這麼複雜的爵士合唱在Bailey老師靈巧的鋼琴伴奏下,學生雖然動作不一,表情各異,但他們對爵士風格把握得特別準確,在複雜的節奏中,學生的聲部層次倒很分明。在樂曲中段的演唱中,Bailey老師設計讓不同的學生輪番上台,即興地、變化地哼唱和表現幾個小節,讓學生進行簡單的五拍子創作,從節奏的變化到音高的改變到動作的設計,學生都是那麼的自然,每一次的表現都能換取全班和Bailey老師的讚賞和鼓勵……

原來,這是一堂高二年級的爵士樂合唱選修課,全部來自學生興趣報名。課前Bailey總是要想一些辦法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興奮點,所以大多會用音樂來感染他們。爵士樂是美國真正的民族音樂,自美國六十年代成立全美爵士樂教育工作者協會後,美國教育家不僅要大力推廣對世界音樂做出貢獻的爵士樂,而且還看中了爵士樂即興演奏、演唱能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的這一大優點,所以爵士樂漸漸被納入音樂課程,走進了校園。而學生哼唱簡單的爵士旋律和編配複雜的節奏是音樂課中經常要做的事情,在美國的9至12年級就非常注重學生即興創作的能力,即培養學生能夠使用各類人聲或各類樂器即興創作短小作品和已有樂曲的變奏。由此可見,雖然美國的爵士樂的教學尚不能構成一種完整的模式,但它的原則已被鼓勵應用在所有音樂教學中,而這一原則正是創造性原則。

是的,美國的創造性教育、本土文化的發展賦予了爵士樂課堂更深的內涵和意義。

注重培養學生創新精神。一是鼓勵學生大膽思考。美國高中大力開展啟發式教學,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了教學的發展性。在一節化學課上,教師在講授氣體的占空間、可壓縮、易擴散性質時,都通過演示試驗幫學生理解,並指導學生自己歸納出結論。努力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提倡和鼓勵學生大膽質疑,獨立思考,勇於衝破現成的思維定勢。二是注重知識發生過程。在一節物理課上,教師講解物體平拋運動這節課的大部分時間,是讓學生通過實驗台上操作,驗證物體在水平方向勻速運動和豎直方向自由落體運動的等時性、測量物體的初速度、描繪其運動軌跡、分析測量數據得出物體的軌跡方程。數據的采集是實時的,數據的分析處理更強調方法,整個課堂給學生創設了較寬鬆的探究氛圍。教師引導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實驗,親身體驗知識發生的全過程,經過認真思考和分析,自己得出正確的結論。三是為學生提供創新的時間和空間。在教學中,美國高中重視提高課堂效率,不搞加班加點,讓學生有時間思考問題。不僅強調課內學習,也強調課外多渠道學習,強調學生之間的相互促進和交流,強調接觸自然,參與實踐,鍛煉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四是讓學生初步掌握創新的基本方法。重視幫助學生了解創造發明過程,掌握創造發明的基本方法或規律,逐步具備初步的創造能力。

美國的家長、教師能客觀地對待自己的孩子、學生,不給他們提不切實際的要求,也不會因學業差而輕視他們。有的學生也許基礎課程學得不好,但他們可能擅長電腦、寫作、攝影、演講、繪畫、音樂、體育、烹飪、服裝設計等等。為此,學校為同學們開設了許多選修課,甚至為學有餘力的學生開設了大學相關課程,相關大學承認其學分。學校非常注重培養和保護學生的自信心,鼓勵學生發展自己的特長。實驗課上,老師鼓勵學生采取不同的儀器和方法做實驗,允許對實驗結果發表不同的見解,隻要言之成理,可以和書本上的解釋不同。

美國基礎教育在開發智力、培養能力、發展個性等方麵有許多值得借鑒的做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麵:一是重觀察。重視引導學生對周圍的環境、人和事進行觀察,並為他們的觀察提供條件,把觀察內容引進課堂,把觀察的地方變成課堂。各中小學都十分重視組織學生進行旅遊、參觀、學習,以使學生對於他們所生存的環境有全麵、具體、鮮明的了解,為孩子長大成人後適應社會奠定初步的基礎。二是重過程。美國的中小學教育很少直接告訴學生問題的結果,而是把傳授知識的過程變成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教師常常提出問題,讓學生開展討論,從不簡單地否定學生的設想。三是重實踐。美國的教室是融知識與實踐於一體的環境,可以說既是知識的海洋,又是活動的樂園,還是勞作的場所,甚至是和諧的家庭。四是重個性。師生關係融洽,課堂氣氛愉快。中學實行學分製,優秀學生可以提前攻讀大學的課程,或提前升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