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保持傳統課程的核心優勢

以上這些評價教育產出的新維度並不意味著拋棄我們的核心優勢。數學和科學的核心優勢還是必須保持的。

三、初等教育改革的兩個大方向

如何對教師、校長以及“2015課程委員會”的建議做出回應?一個可行的方式就是對初等教育進行認真審視。

決定任命一個由高級國務部長負責的專門委員會——“初等教育回顧及改革實施委員會”。該委員會將研究一些熱點問題,並幫助我們形成決策,重構初等教育,以更好地培養每個兒童;他們將製定一個路線圖,告訴我們如何做,以及哪些應該優先,初等教育提升需要哪些課程和資源;他們將與一些關鍵利益相關者(包括校長,教師,家長,學生和大量社會群體)進行廣泛溝通、谘詢。

下麵提出兩個大方向,並給出一些計劃建議:

(一)在小學全麵實行單班製

為了給兒童提供更多的全麵學習的體驗,教師需要更多時間使用創新教學法,以教導學生並與學生互動。而學生也需要更多時間來實踐和養成所教的技能。委員會將研究在合理的時間框架內把所有小學轉向單班製(上午上課,下午活動,各班教室固定),在研究過程中,將會參考現有部分和全部單班製小學的經驗。

雙班製變成單班製後,教師在課內將會有更多時間和靈活性,這一改變將使教師更加充分地利用課堂時間,實現高的學習產出;學生將通過與教師協商獲得更多自由學習時間,並在更高質量的師生互動中受益;同時學校也能保證劃出一個共同時間,讓教師進行更深入的職業交流,讓不同水平的教師充分溝通,互相學習,以提高教學水平,實現小一至小六課程與教學策略的無縫鏈接。

實行單班製,不是要給學生增加負擔,而是要為學生留出更多時間和空間全麵發展。因此所有小學全麵轉向單班製意味著要建立更多新學校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要,需要有更多教師,投入也會很大。委員會應該算出成本,探索如何最佳利用現有資源實現轉製的目標。

同時,還需要更多輔助課程活動設施。教育部計劃2011年將建成兩個專門用於小學的“探險中心”。委員會應該研究還需要什麼其他設施。

另外,為了保證學生有財力參加更多的課外活動和提高課程,教育部將從2009年1月起,把小學生“教育儲蓄賬戶”從目前的每年180新元提高到200新元;中學生從每年220新元提高到240新元。此外,教育部還將放寬當前“教育儲蓄賬戶”對年齡的限製,把“教育儲蓄賬戶”擴大到所有中學生(當前政策隻針對6~16歲的新加坡學生)。年齡限製放寬後,入學晚的學生,以及需要更多時間完成中等教育的學生也將從“教育儲蓄賬戶”中獲得額外的財政支持,支付更多的提高課程。  (二)建設新一代的學校團隊

建成一支強有力的學校團隊對於為每位兒童提供高質量的教育非常關鍵。具體有以下舉措:

1.提高新教師的最低資格條件

作為對初等教育審視的一部分,委員會將研究考慮把具備本科學曆作為所有新教師的最低資格條件。

同時保留嚴格的教師挑選程序。除了學術條件外,還將繼續考察候選者的教學性向以及是否具備培養年輕人的熱情。

委員會還將考慮為在職非大學畢業教師提供提升學曆的機會。

2.職業發展與成長

實施“教師專業與個人發展配套2.0”計劃,重點是教師和學校領導的培養。而“職業發展假”、“職業發展配套計劃”等各種計劃旨在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師還可以參加學校組織的專業學習,提升教學技能;並通過短期進修開闊眼界。

從2008年10月起,教育部將目前的當地半脫產學習及當地和海外的脫產學習“免息學習貸款”額加倍。教師可以申請各種資助以提升自己,如學習貸款、助學金、獎學金等。

3.實施新的教輔人員計劃

為了加快學校團隊的職業化進程,教育部將於2009年1月實施新的教輔人員計劃,以激勵和保留優秀的教輔人員。

教輔人員(包括全職學校顧問、特殊需求官員和助教)是學校團隊中非常重要的成員,他們與教師密切合作,保證學生的全麵發展。目前,新加坡有600名教輔人員,教育部的目標是到2016年增加四倍。

根據新計劃,AEDs的工資將與市場接軌以保持競爭力。同時將享受學校休假計劃,並享受更好的職業發展和提升計劃。

另外從2009年1月起,全職學校顧問、特殊需求官員和助教將分別更名為顧問、學習與行為支持人員、教與學支持人員。

4.為學校配備更多的“教與學支持人員”

“教與學支持人員”的數量將擴大,以便讓所有學校受益,到2015年末,最終數量將達到1900人。配備原則為平均規模為1600人的小學將配備5名“教與學支持人員”;平均規模達到1400人的中學將配備7名。

“教與學支持人員”必須接受過中等後教育,獲得英語和數學學分,有熱情,具備教不同學生群體的性向和技能。教育部還將提供職前培訓課程,讓他們具備必需的教學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