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脅內有塊,疼痛不已,經血紫暗,當理氣活血化瘀。取熟地、當歸、白芍、川芎各15克,元胡5克,沉香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每次行經前5日開始服用,行經時停服。

(2)經行關節痛

行經時周身骨節疼痛。藥用烏藥、川芎、白芷、陳皮、枳殼各10克,幹薑、甘草各7克,僵蟲、麻黃各6克,生薑3片,蔥白1莖,水煎溫服,每日1劑,連服6劑。

(3)經前腹痛

經前腹痛多係寒凝血滯,常表現為少腹冷痛異常,宜服溫裏活血化瘀方劑。取當歸尾、川芎、赤芍、丹皮、製香附各12克,元胡5克,生地10克,紅花、桃仁各4克,水煎服,每日1劑。每次行經前7日開始服用,行經時停服。

2.經後腹痛

行經之後腹痛多係血虛夾滯所致,宜補虛通滯。藥用黨參、白術、醋香附、茯苓、當歸、川芎、白芍、生地各12克,炙甘草8克,木香3克,青皮10克,生薑2克,大棗5枚,水煎服,每日1劑。

避免陷入誤區

針對痛經這個問題,很多女性都會陷入一些誤區,以下就是幾種常見的誤區,應該盡量避免。

1.憑經驗吃藥

有些患者經常根據原發痛經時的經驗,或朋友的經驗服藥。

實際上,引起痛經的原因非常複雜,無論是原發性痛經,還是繼發性痛經,都應該在醫生指導下用藥。特別是繼發性痛經,是由不同的生殖道器官病變引起的,用藥不當,可能釀成大害。即使是同一種生殖器官疾病引起的痛經,也有不同的病因,也可能在用藥種類、劑量上有很大的差別,不能一概而論。比如說,你朋友的痛經可能與你一樣非常劇烈,但是她可能服用一些消炎止痛片能好,而你卻不一定能好,說不定還有副作用。

2.痛經會自動痊愈

許多女性朋友在以前發生過原發性痛經,婚後自然好轉甚至消失了。當她們再次遭遇痛經襲擊,就認為這無關緊要,忍一忍就過去了,過一段時間就自然會好。

事實上,原發性痛經沒有器質性病變,大部分可能會自然好轉、消失。而繼發性痛經一般是婚後發生,有明顯的器質性病變。不醫治原發疾病,痛經不但不會好轉,而且會逐漸加重,甚至引起嚴重的並發症。

3.認為摘除病變器官會一勞永逸

一些患有子宮內膜異位征、子宮肌腺症、盆腔淤血綜合征等難治之症的女性,因痛經嚴重或經久不愈,就想去動手術摘除病變器官,認為這樣一勞永逸。

可是,人體每一個器官都有它的作用,生殖器官尤其有各自不可替代的功能,過早摘除,可能會帶來一些隱性的問題。所以,不是到了萬不得已的情況,別要求動手術摘除病變器官。有些疾病雖然難以治愈,但是基本能夠控製病情、減輕甚至消除疼痛症狀。

現實生活中,很多女性都飽受痛經帶來的折磨,但隻要預防措施做得到位,一般都可大大緩解痛經症狀。這就需要女性朋友們多多留心自己的身體,做好準備的工作了。

6.閉經到底是怎麼回事

閉經,顧名思義,就是月經停止了,這是醫學上的一種常見病症。那麼,閉經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它是由什麼原因引起的呢?

有關醫學上對閉經有這樣的規定:

1.18歲女孩從沒來過月經,叫原發性閉經。

2.16歲女孩從來沒來過月經,同時也沒有女性特征發育(如乳房長大、長出陰毛或腋毛等),也叫原發性閉經。

3.曾經來過月經,後來不再有月經,超過3個月的,叫繼發性閉經。如果平時每月行經,3次月經應為3個月,而每2個月來1次月經的,3次月經就是6個月了,亦即超過3個月或6個月來月經者為繼發性閉經,以此類推。

中醫認為,閉經可分為肝腎不足、氣血虛弱、陰虛血燥、氣滯血瘀、痰濕阻滯五個證型。

1.肝腎不足型,症見年逾18周歲尚未行經;或由月經後期量少逐漸至經閉,體質虛弱,腰酸腿軟,頭暈耳鳴,舌淡紅、苔少,脈沉弱或細澀。治宜補腎養肝調經。

2.氣血虛弱型,症見月經逐漸後延,量少,經色淡而質薄,繼而停經不行。或頭暈眼花,或心悸氣短,神疲肢倦,或食欲不振,毛發不澤或易脫落,羸瘦萎黃。脈沉緩或虛數,舌淡、苔少或白薄。治宜補氣養血調經。

3.陰虛血燥型,症見經血量由少而漸至停閉,五心煩熱,兩顴潮紅,交睫盜汗,或咳嗽唾血,舌紅苔少,脈細數。治宜養陰清熱調經。

4.氣滯血瘀型,症見月經數月不行,精神抑鬱,煩躁易怒,胸脅脹滿,小腹脹痛或拒按。舌邊紫黯,或有瘀點,脈沉澀或沉弦。治宜理氣活血,祛瘀通經。(5)痰濕阻滯型,症見月經停閉,形體肥胖,胸脅滿悶,嘔惡痰多,神疲倦怠,或麵浮足腫,或帶下量多色白。苔膩,脈滑。治宜化痰除濕,調氣活血通經。

閉經的原因:

根據主要病因的解剖部位不同,閉經可分為子宮性、卵巢性、垂體性及下丘腦性4類。

1.子宮性閉經及病因:所謂子宮性閉經,是指由於子宮疾病致子宮內膜缺如而引起的閉經。由於子宮內膜缺如,故黃體酮及人工周期試驗均陰性。造成子宮性閉經的原因有:

(1)先天性無子宮或發育不良。子宮形如結節,陰道缺如,可致原發性閉經。此類患者體型及發育正常,但常伴有骨骼發育不良、脊柱彎曲及腎髒畸形。卵巢功能正常,有排卵,基礎體溫雙向,促性腺激素正常。

(2)後天性子宮內膜損傷。由於嚴重產後感染、嚴重的結核性子宮內膜炎或放射治療,可引起閉經;人工流產時刮宮過度,使宮腔內形成瘢痕或粘連也會引起閉經。

(3)子宮內膜反應不良。因哺乳時間過長或長期服用避孕藥,使性激素長期缺乏,引起子宮內膜過度萎縮,可致閉經。

2.卵巢性閉經及病因:卵巢性閉經,是由於卵巢的原因,引起內源性雌激素缺乏,而發生的閉經。人工周期試驗陽性,促性腺激素水平增高。引起卵巢性閉經的主要病因有:

(1)先天性無卵巢或發育不良(較少見)。

(2)卵巢破壞。如:手術、放療、炎症或腫瘤破壞卵巢引起的閉經。

(3)卵巢腫瘤。有些可產生雄激素的腫瘤,通過抑製卵巢功能致閉經;產生雌激素的卵巢腫瘤通過抑製排卵而致閉經。

(4)卵巢功能早衰。40歲以前閉經絕經者,為卵巢功能早衰。可出現不同程度的更年期症狀。

3.腦垂體性閉經及病因:見於腦垂體損壞;腦垂體腫瘤,原發性腦垂體性促腺功能低下而引起的閉經。常見原因有:

(1)垂體損傷。由於頭顱損傷或顱內手術、放射、炎症等原因使垂體損傷引起垂體功能減退,卵巢功能低落,導致閉經。

(2)垂體腫瘤。是器質性病變中引起閉經的最常見原因,有的可出現溢乳。

(3)“空”蝶鞍綜合征。此征屬先天疾患,引起閉經,但不會發展到垂體衰竭。

4.下丘腦性閉經及原因:丘腦下部性閉經常見於下列因素:

(1)精神神經因素。突然或長期的精神壓力,如精神緊張、恐懼、憂慮及環境改變、寒冷刺激等都可引起神經內分泌障礙而導致的閉經。

(2)消耗性疾病及營養不良症。如嚴重肺結核、貧血及青年婦女的神經性厭食等。

(3)藥物抑製綜合症。如少數服用長效或短效避孕藥的婦女停藥後可發生閉經。利血平、氯丙嗪、眠爾通等,也可引起閉經。

(4)腎上腺、甲狀腺、胰腺功能紊亂也可通過下丘腦影響垂體引起閉經。

(5)其他疾病。如肥胖生殖無能營養不良症;閉經泌乳綜合症;多囊卵巢綜合症;糖尿病等均可引起閉經。

閉經的預防:

1.生活規律,保證充足睡眠。現在許多年輕女孩生活無規律,經常夜裏不睡,早上不起,人體的生物鍾遭到破壞,日久就會因髒腑功能紊亂而出現閉經。

2.一日三餐要有規律且要吃得科學。多吃養血、益腎的山藥、紅棗、桂圓、阿膠等,少食辛辣上火的辣椒、火鍋等。

3.適當運動。生活、飲食規律的同時要適當運動,如散步、慢跑、打乒乓球等,都可緩解精神壓力,使得氣血調和,從而保持月經正常。

4.避免勞累過度。在媒體、IT業等競爭壓力大的行業工作的女性,特別要注意使精神放鬆的同時,盡量避免加班加點,以免因勞累過度造成腎氣不足的閉經。

5.避免精神刺激,防止情誌所傷。女性的生理特點就是情緒易波動,在工作、生活中,女性要盡量保持良好的心態,尤其不要生悶氣,有事要說出來,也不要胡思亂想,以免造成肝鬱氣滯性閉經。

6.拓展興趣和愛好。可根據自己的時間和精力,發展幾種興趣愛好;這樣可以分散、緩解生活和工作所帶來的精神壓力,避免閉經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