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認識愛情·第一節正確看待愛情(1)
學生青春期性心理的教育藝術學生青春期教育與培養藝術
1.真正的愛情是什麼
某高中學校的心理谘詢室裏麵坐著一個文靜的男孩兒——黎明,是一個生在北京,長在北京的男孩,現在是北京某中學高一的學生。他給人的感覺是一個非常文靜的人,或許與他生長的這塊土地——北京——這片特殊的地理環境有關。從他的臉上可以看出他有太多的煩惱,一個中學生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煩心事?
你看起來很煩惱,是因為感情的事嗎?
是的,這件事一直困擾著我,初中時經常在一起的朋友都說我變了很多,不再像以前那樣愛笑了。
這樣說,你以前是一個比較外向的人了?
可以這樣說,至少在他們不知道我和歌的感情以前是這樣的。
他們指的是誰?
我的父母和老師,還有歌的父母。
為什麼說他們知道你們的感情後,你會變得這樣煩惱?
因為我知道我們之間的感情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愛情,而他們對此卻堅決反對。
僅僅是因為他們反對你們在一起嗎?
不是的,他們不但反對我們在一起,我們的老師還在我們的班上把我和歌之間的事向我的同學們公開。我的父母還在歌的家裏對她的父母說:“以你們家現在的條件,再有十年也休想和我們家平起平坐”,這句話不但傷了歌父母的心,也傷了她的心。我知道她家是農村的,但我從未因為她是一個農村的女孩而看不起她;她也從未因我的家庭條件比較優越而說過什麼。但這件事情發生後,我發現她在有意地逃避著什麼,對我的態度也沒有以前那樣好了。
在學校,你們是怎樣認識的?她是如何走進你的視線的?
我的總體成績在班裏一直是不錯的,無論是小學,中學,還是現在。在高一上半學期的時候,我擔任班裏的學習委員,歌當時成績也不錯,但她的數學成績卻非常的差,於是我們的數學老師就讓我在課後幫她補習數學。當時,我心裏是有些不樂意的,因為我非常喜歡打籃球,每天下午放學後我總會和同學們去操場打籃球。而老師所說的課後肯定是和我的時間安排有衝突的,但老師的話我又不能不聽。
第一天,我倒是安心為她補習。可第二天,幾個經常在一起打籃球的同學們站在教室門口輪番勸說我去打籃球,最後我沒有經得住他們的“轟炸”,決定和他們一起去打籃球。走的時候,我丟給歌一句話:“你先在這裏作練習,如果有什麼問題,到時再去操場找我。”然後,我就跟同學們去操場打籃球了。
誰知道半場還沒有打下來,她就拿著練習題去找我去了。她說其中有一道題,她不會做,生氣的我說:“你怎麼這樣煩人?”她笑了笑也沒有說什麼。想想老師交給我的任務,我不得不站在操場的空閑地方看那道題,看了幾遍我都沒有找到頭緒,心想這道題是不是沒有答案啊。又看了幾遍,還是不知道應該從什麼地方入手。我告訴她說,這道題沒有答案,讓她先回去。她似乎還想說什麼,但我在她剛要張口說的時候跑到操場上又和同學們去打籃球去了。
我投籃的時候,突然聽到了她的歡呼聲,轉頭看時,她竟然還沒有回去。看到她高興的表情,剛才討厭她的心情也慢慢地消失了。後來,我每投進一個球都會聽到她為我喝彩的聲音。
時間很快過去了,轉眼間天已經黑了,大家都收拾東西準備回家。我看她還沒有走,就走到她身邊,問她這麼晚了怎麼還不回去。
她說,剛才那道題是有解法的。
我突然明白剛才她想要說的原來是這句話。我不以為然地笑了笑,心中想:沒有解法就是沒有解法,難道我認為沒有解法的題,你還能找到一個解法嗎?
對於我這種輕視和不在乎的表情,她依然沒有說什麼,臉上依舊帶著那種含蓄的笑,然後說出了那道題的解法。她說出來後,我感到非常的驚訝,我怎麼把那種最常見的解題思路給忽略了呢?不得不重新審視眼前的這個女孩,老師說她的成績不好,可由此看一點也不像老師說的那樣。我禁不住問她這是為什麼。她說她能做出這道題也是偶然的,她隻是按她自己的思路走,才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
對於她的回答,我並不完全相信。但從那以後,我開始用心給她補習,再也沒有輕視她。她的數學成績也慢慢地提高了。
你們的老師是什麼時候發現你和歌的事情的?
在高一下半學期的最後一個月。
你們的老師發現後,有沒有找你們談心?
沒有。我們的老師知道後,就在我們班裏把這件事公開了。當時,我真的很生氣,真想找我們的老師打一架。
你為什麼這麼生氣?
因為,我認為談戀愛屬於個人的隱私,老師沒有權利將它公布於眾。而且,老師將這件事公布後,同學們一傳十、十傳百,使全校的教師和學生都知道。當我和歌走在校園的時候,他們對我和歌指指點點,說一些譏諷的話。
你們的家長又是怎麼知道這件事的?
我的老師打電話給我的家長,說我在學校談戀愛。我的老師打電話的時候,我正好在家,還是我接的電話。
你的父母知道後,有什麼樣的反應?
我的父母在電話中聽到這件事後,非常的生氣。掛斷電話後,他們對我一番狂轟亂炸。接著,問我歌的家在什麼地方,我沒有告訴他們。不知道第二天他們是怎麼打聽到歌的家庭地址的,他們到歌的家後,說了很多貶低他的家庭的話。他們還阻止我和歌來往。
他們是如何阻止你們交往的?
對我的生活進行監控,派人跟蹤我。家裏所有找我的電話在確認不是歌打來後,才讓我接。在高二剛開學的時候,我的父母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把我的學籍轉到了另一個學校。
之後,你和歌有沒有再聯係過?
聯係過。但我們能見麵的機會很少,隻能在電話裏或網上聊聊天。因為她的父母不希望看到我,這一點我是很明白的。
我真的不明白,我們到底有什麼錯,難道一份不易找到的真正愛情注定要經受這樣的打擊?
心理透析
在學校中,有很多的同學認為,兩個異性同學之間根本不會存在友情,隻要兩個人在一起,就是所謂的“愛情”。其實,這是一種嚴重錯誤的思想。在校學習的學生,尤其是中學生,對愛情的認識是非常模糊的,他們糊裏糊塗地把一種至高無上的友誼之情作為一種愛情對待。學校中發生的部分悲劇就是學生們受到這種錯誤觀點的影響。
愛情還是友情?
人類之間的感情有很多種,包括親情、友情、愛情。在這三者中間,對人類最重要的是親情,其次是友情,最後才是愛情。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一個人自出生以來就是在親情的滋養下長大的。等一個人長大的時候,他不但需要親情,也需要友情。一個得不到友情的人是可憐的,也是可悲的。友誼之花使一個人得到更多的感情之露。而愛情的產生是在這兩者已經發展到一定程度的時候才出現的。也就是說,在三者中愛情的範圍是最小的,而無論是親情,還是友情都要比愛情高尚的多。
所以說,當一個人喜歡另一個人時,或許是親情,也可能是友情,還可能是愛情。在不同的階段和時間裏,其結果也是不一樣的。再者就是這兩個人的身份是什麼,這裏說的身份並不是家庭背景,而是兩個人的職業。舉例來說,就是學生還是一種其他的身份。如果是學生,兩個人之間的這種喜歡之情就絕非愛情了;而如果是其他的身份,也未必就一定是愛情。喜歡一個人是對他的某種性格、處事方式或其他方麵的某種因素產生了好感,覺得和他在一起會很開心,很快樂。人都有一種屬於自己的私欲,於是為了滿足這種私欲,就會想辦法和他長時間地在一起。事實上,當異性學生在一起時,他們所體現的是一種出於人性自然的、真心的對對方的幫助。他們希望用這種幫助換取對方的開心和高興,這種幫助同時也利於他們的生活和學習。相反,這種私欲在大多數的在校生的眼中就成了一種所謂的“愛情”——一種模糊的愛情,而不是那種高於愛情的友誼之情——一種人類史上最可貴的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