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擁有美好情感·第一節克服錯誤情感(3 / 3)

2.暗戀與暗示心理有關

這一時期的青少年們最容易受暗示,“心理暗示”對於你們認識世界、評價自我的情感、行為都有著巨大的“磁化”作用。青少年學生的你喜歡獨立但又必須依賴他人,渴望成熟但又難逃幼稚,這一充滿矛盾、充滿困惑的時期使你們自己也難以做出抉擇。這樣同齡人之間的相互影響、相互暗示,對戀愛具有推波助瀾的作用,尤其是女生,則更容易受同伴的暗示或影響。

3.暗戀與社會環境有關

青少年,你雖然絕大多數在學校接受教育,但同時又是社會的一員。現代社會中,各種各樣的與性有關的內容很多。作為青少年學生你的心理發育還未成熟,你們不具有自我判斷、自我選擇的能力,因此經不起各種誘惑。還有社會上戀愛婚姻的悲歡離合,無時不在影響著青少年,無時不在牽動著他們的心。

4.暗戀與枯燥的課餘生活有關

課餘文化活動的單調和缺乏,對“暗戀”的出現,在客觀上到了激發作用。你的學習生活比較緊張,而課餘文化生活又匱乏,他們感到緊張、單調、枯燥、壓抑、厭倦。正是由於這種緊張、單調的生活,使得你們的發泄和歸屬感更為強烈。你們渴望著一種豐富多彩的生活,於是你們把戀愛看成是為生活增添色調的手段,在學習之餘,就用戀愛來打發那些無聊的時光。

暗戀的危害:

1.分散精力,影響學業

暗戀中的你們有許多出類拔萃、成績優異者,但由於暗戀,使你們過分好奇、興奮、癡迷。過分沉醉於愛的幻想中,這一切對於涉世不深、意誌薄弱、情感易於衝動的你們本來就是一種“超負荷”運載。在單戀的沉重的幾乎要壓垮全部稚嫩心靈的超負荷運載下,無心學習,成績下降,是十分自然的,也是屢見不鮮的。

2.感情脆弱,種下苦果

通常情況下,喜歡單戀的你,往往是那些內心比較保守的你,你們的內心世界常常是不容易表露給外麵的,對於此時成長中的單方麵的感情,容易很脆弱,一擊都破碎,但是又不得不需要去改變,單方麵的戀愛容易讓人的精神上受到一定的打擊,從而使人在某一方麵上喪失了精神上的鬥誌。

3.暗戀不僅渙散了意誌,而且還影響了風氣

在學校,班級中出現了男女學生暗戀,就會產生種種反響。一些人把暗戀事件當作課餘飯後談論的焦點,探聽戀愛者的行蹤和隱私活動,相互傳播取笑,轉移了大家的學習興趣和注意力,嚴重影響了學校的風氣。

此外,處於暗戀的男女學生喜歡肚子一個人,為避人耳目,你們時常會找一些沒有熟人、僻靜的曲徑幽巷,自己默默去喜歡那個發自內心的“夢中情人”。討厭別人去幹擾自己的私生活。長此以往,這種單人的世界會逐漸脫離大眾,你們也很少與班級多數同學正常交往,與集體和同學逐步形成隔閡,從而把自己推到孤立的位置上去。這些實際上是畫地為牢,使自己都失去了許多真誠的朋友和純潔的友誼。

4.情極不穩定

處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你們談戀愛,大都是在身心不成熟的情況下進行的,加之你們沒有經濟基礎,經濟來源多半寄托於父母。因此,這種愛沒有什麼牢固的根基,是很容易中途夭折的。你們初入情網時往往信誓旦旦,甚至山盟海誓。但隨著時間的流逝,你們由中學進入大學,或走向社會,知識和閱曆逐漸豐富,生活經驗不斷積累,真的成熟起來,並確立了各自的世界觀,有了新的擇偶標準。有人作追蹤調查,暗戀者婚姻的成功率極低,中學時代暗戀的人,為這種最終苦果多於甜果的“愛”,而耗去大量人生最美好的時光,未免太可惜了。青少年朋友應該要仔仔細細地觀察和體會這一事實。

暗戀已經是一種不可忽視的社會普遍現象,作為青少年應該自己不提倡,但也不應排斥、壓抑。它是自然的產物。要正確認識和對待自己的“暗戀”。

暗戀並不可怕,它不是洪水猛獸,它是人成長的自然過程。如果戀愛了,要掌握好友情的愛情的區別。愛情是神聖的,是很現實的,不是說句“我愛你”就開始戀愛了,更不是天天聊聊“我愛你”那就是愛情。此時你的戀愛觀還比較膚淺,大多數停留在相貌、造型、品德等單方麵的愛慕之上,而忽略了其他方麵的了解。更多是友情而不是愛情。你要考慮好自己的感受。在中學年代,你們之間還是友情,真正的愛情很少。因為你們還不懂什麼是愛情,愛情,不光是相互愛慕,幫助,相互學習,更是一種責任,是一種對自己,對對方的感情、生活,對對方的未來的責任。

5.克服失戀後的心理危機

青少年正處於生長發育的過程中,其身心的發育還不夠健全,這時的思想還是不夠穩定的,很容易發生變故,所以,很多的戀愛也將會在中途或是某時就破裂了。感情的雙方處於失戀狀態,這時,對於自己,應該想開點,不能總是想著痛苦的事情,要保持一個樂觀的心情去看待問題。

青少年朋友,你由於生理、心理的逐步成熟,都會萌動春心,涉入愛河。這種摯情之戀是青年男女所憧憬的,它猶如一杯甘醇芳馨的美酒,令人陶醉其中。然而,有戀愛就有失戀,這是一個辯證的自然法則。同時,失戀對於任何人來說都是一杯濃烈的苦酒,都會在他的靈魂深處烙上深深的印痕難以磨滅。有時,這種不可言說的心理隱痛會一直伴隨著他整個生命的旅程。人畢竟是一個情感動物,而愛情又是那麼的令人心醉神迷,因而,當這種純厚、聖潔的情感幻滅之時所給人帶來的靈魂深處的騷動,當然也是痛苦而激烈的。失戀,往往會將人的情感從峰巔推人深穀,逼迫人們接受情感的折磨、痛苦的煎熬。

失戀——戀愛失敗的消極心態

所謂失戀,是指一個癡情人被其戀愛對象拋棄。失戀引起的主要情緒反應是痛苦和煩惱。大多數失戀者都能正確的對待和處理好這種戀愛受挫現象,然而,也有一些失戀者卻不能及時排解這種強烈的情緒,導致心理失衡,性格反常。不同的個體,往往會出現以下幾種消極心態:

第一,羞愧難當,陷入自卑與迷惘的心理不能自拔,“從此無心受良宵,任他明月下西樓”,心灰意冷,怯懦封閉甚至出現輕生的念頭,成為愛情殉葬品。

第二,失戀的人仍死心塌地地愛著拋棄自己的人,對逝去的愛情充滿美好的回憶與幻想,自欺欺人,陷入了單相思的泥潭,也有人會出現一種既愛又恨的特殊感情矛盾。

第三,因失戀而絕望暴怒,失去理智,從而產生報複心理。或報複對方;或自殘;或從此嫉俗厭世,什麼都看不順眼;或從此破罐子破摔,得過且過。

曾經有個女孩,在15歲時候,談戀愛了,並且她十分鍾愛她的男朋友,她們一直戀愛到了初三的時候,因為男孩要好好學習,考她們市裏麵的重點的高中,無奈的情況下,他們分手了。後來,女生想不通,心裏一直牽掛她的男朋友,承受不了失戀的痛苦,思想上很受打擊,居然割掉了自己的雙乳。

這樣的事情,就是失戀的後果,因為女生心理想不開,而造成了嚴重的心理壓抑,最後還是用自虐來緩解失戀的痛苦。但是這樣自虐了能挽回失戀的痛苦嗎?

不同的失戀者心理反應也不盡相同,這些心理反應會嚴重影響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甚至會導致一係列社會問題。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某大學男生因女友與其提出分手而將女友殘忍地殺害。這些都是人們不願看到的事實。

處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總是富於激情和幻想,會陶醉於匆匆而至的初戀。此時的他們最容易沉溺於愛情的深海之中,而缺乏長遠的考慮和準備。而且,少男少女的情感雖然純真卻顯得稚嫩,很易受挫折。因而,一旦遭受失戀的打擊,就很可能肝腸欲裂、身心交瘁,深深地陷入痛苦的境地而無法自拔。對於不同性格特征和社會特征的人,對於失戀也各有不同的情感態度。

擺脫失戀,重新麵對人生

失戀,對於一個活潑、多血質的人來說,相對來說是比較容易接受的。當猝遭失戀之錘重擊時,他或許會非常敏感地作出反應,情傷意悲,不能自抑。但他很快就能使自己從痛苦的情緒中解脫出來。戀愛過程中最大的挫折莫過於失戀。失戀給人們帶來的煩惱和苦悶對於沒有失戀過的人來說是無法想象的。失戀,既可以使人消沉,也可以使人奮起。失戀心理是複雜的,剖析這種心理,對人們認識它、消除它不無裨益。失戀,就其實質而言,是愛的心理平衡被打破,是戀愛兩人之間的情感共同體的解組。造成這種不平衡和解組的原因有來自社會的、家庭的、個人的。而失戀者也就是把自己的失戀情緒發泄到了社會上,所以才會有這麼多不該發生的悲劇。

失戀應該是一種幸運。失戀,證明你真正愛過了。如果沒有的話,也就無所謂失戀。要知道在這個世界上,一輩子都沒有真正愛過的大有人在。同這些人相比,你在人生中已經贏得了讓人羨慕的一分。盡管後來失去了。但是你的人生已由此變得豐富,感情由此變得深沉,氣質由此次變得成熟。解決失戀的最好辦法就是微笑,對自己,對別人,對對方,這對誰都有好處。要清楚地明白,失戀對雙方的打擊都是一樣的,要站在不同的角度看自己,看別人。走自己的路,不要灰心喪氣,祝對方好運,不可憤恨。

那麼,青少年,你們該如何走出失戀的痛苦呢?

一、失戀不失誌。失戀後決不能萎靡不振,失去對事業追求的誌向和信心。

二、失戀不失德。不要因為失戀的痛苦,認為自己解不開心結,去做過激的蠢事。它是愚昧無知的表現,不但不是解除痛苦的良藥,還會是違反道德人性的源頭,結果隻會是害人害己,還有可能觸犯法律。

三、找人傾吐。失戀者精神遭受打擊,被悔恨、急怒、失望、孤獨等不良情緒所困擾,失戀者可以找一個能推心置腹的朋友,一吐為快,以釋放心理負擔。可以用口頭語言,把自己的煩惱和苦悶向知心朋友毫無保留地傾訴出來,並聽聽他們的勸慰和評說,這樣心情會平靜一些。也可以用書麵文字,如寫日記或書信把自己的苦悶心情記錄下來,或給自己看,或給朋友看,這樣也能釋放自己的苦惱,並尋得心理安慰和寄托。

四、移情。及時適當地把情感轉移到失戀對象以外的人或事上。如更親近同性朋友,傾吐苦水,尋求開導和安慰;積極參加各種有益身心的娛樂活動,釋放苦悶;投身到大自然中去,從而得到撫慰。

五、失戀後要培養樂觀豁達的健康心態。冷靜地分析失戀的原因,吸取一些教訓,這樣有助於心情的開朗。還要振奮精神,把眼光投向未來,向著自己的目標前進。當然,失戀後就想獨身一輩子,放棄對愛情的追求,這是不現實的。沒有愛情的人生稱不上完美,應該繼續去叩響愛情的大門。

六、立誌。失戀者積極的態度會使“自我”得到更新和升華,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許多失戀者因此而創造出了輝煌的成就。像歌德、貝多芬、諾貝爾、居裏夫人、牛頓等曆史名人,他們都曾飽受過失戀的痛苦。他們的做法可謂是用奮鬥的辦法更新自我,戰勝自我,他們是積極轉移失戀痛苦的楷模。

人總是在受傷中長大的,失戀隻不過是人生中的一個經曆而已,它絕對是豐富人生閱曆的精彩篇章。有人“身在其中,不知何去何從。”那就用時間這個特殊“藥物”來治療吧,一定能迎來另一片安寧。青少年要學會在失戀中重新找回自己,增加自信,不要從此墮落下去,要相信有過了一次美好的回憶也就知足了。學會積極地麵對自己以後的人生,你的人生將會更加燦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