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建立友好人際·第一節克服錯位人際(1 / 3)

第四章建立友好人際·第一節克服錯位人際

學生青春期健康心理的教育藝術學生青春期教育與培養藝術

1.克服交往中的猜疑心理

不同的時期,你們表現得則是不同的,因為身體上和心理上的發育,有些青少年朋友開始出現了喜歡猜疑的心理,導致你們對任何人和事物都是處於半信半疑的狀態,這其實是不好的心理現象。青少年,你們要在這一時期,學會樂觀地看待一切人和事物,多去和外麵接觸,這樣才能使身心得到健康的發展。

多疑是指神經過敏、心中產生疑神疑鬼的消極心態。它是在主觀意識上產生的一種不信任的心理。多疑的人喜歡把對事物的認識固定在一個框架中,然後把那些無關緊要的東西聯結起來,並用客觀原因來證實自己的推斷。最後把自己推入迷惑的世界裏,不能自拔。據心理學研究表明,多疑是屬於偏執型的性格缺陷。多疑心理形成之後,一般是比較頑固、任性的,它是導致偏執性格障礙的主謀,所以,青少年你需要警惕,不要讓自己染在這種心理疾病。

中學生時期,猜疑時心理很複雜

多疑心理可以是自我懷疑,也可以是懷疑周圍的人,這種不良的心理嚴重影響了青少年們的正常生活和學習。具有多疑心態的你往往會固執己見,你們通過自身的“想象”把生活中無關重要事情湊合在一起,把別人無意間的言行舉止,誤認為是對自己懷有敵意或迫害的心理,在沒有足夠的證據時就懷疑別人欺騙自己,甚至把別人的好心好意理解為陰謀詭計。於是,導致在人際交往中自築鴻溝,最終反目成仇。

有三個小夥伴從小一直都相處的很好,但是自從他們進入了中學時,就開始慢慢地關係惡化了。比如:一個孩子小剛家離另外的兩個孩子小明和小強的家比較近,於是小剛就想找誰去玩就去找誰去玩。但是,小明剛開始還不那麼在乎小剛的行為,後來經常產生懷疑的心理,認為肯定是小剛又去找小強了,而不找自己,肯定他們在說自己的壞話了。他就心理特別不舒服。爸爸媽媽經常叫著吃飯了,他還悶悶不樂地坐著沙發上思考。

這個事例就是典型的多疑的特征。小明因為小剛不去找自己,而心理很不高興,並且懷疑是小剛和小強故意不跟自己玩,固然心裏麵有一種很不服的感覺。其實,完全沒有必要那樣不高興。這正是青春期心理發育的結果。往往大多數的青少年朋友們此時都是這樣的,沒有必要去太在意別人的做法。

著名的哲學家培根曾說過:“猜疑之心猶如蝙蝠,它總是在黑暗中起飛。這種心情是迷陷人的,又是亂人心智的。它能使人陷入迷惘,混淆敵友,從而破壞人的事業。”在日常生活中,你們常常會碰到一些疑心重重的人。比如,對他說一句問候的話,他也再三品味“言下之意”;你無意中的一個玩笑,他就會認為你是笑裏藏刀、不懷好意;看見兩個人小聲說話,他就猜想是在議論自己的缺點等,這些生活中的小細節常常令疑心較重的人左思右想。那種高度的警覺性和衝動的性格,令人不得不敬而遠之。

單純的多疑在成為一個人的行為習慣之前,則通常在誤會別人的情況下發生的。比如有些青少年朋友自認為在某些方麵不如別人,因此,你總認為別人會看不起自己,處處算計自己。如果別人在和其他人說話時對你投來了不經意的目光時,你就認為別人在說有關自己的壞話;或者有人給他開善意的玩笑,就懷疑別人對自己有成見等等。具有多疑心態的你常常“疑心生暗鬼”,常用主觀的想象來代替客觀的事實,產生一種忿恨的報複心理。

有多疑心的青少年你一般是在孩提時受到過嚴厲虐待或遭受不幸,主要就是缺乏感情交流,逐漸形成對任何人都不信任。這種類型的青少年往往自恃清高、心胸狹窄、神經過敏,遇到任何事時總喜歡往壞處想,總覺得任何人都在和自己作對,從而產生攻擊性的言行,導致在家不能與親人和睦相處,在外不能與同伴打成一片,搞得人際關係硬硬的。

多疑和猜疑是不相同的。由於多疑而不相信別人,在猜疑中局限了交往範圍,因此,就會失去青少年本應享受的歡樂,同時,損傷和別人之間的感情。多疑,像一條無形中的索鏈,束縛著我們的手和腳,並促使青少年們遠離朋友及親人,從而走向生命的極端。

猜疑心理隻是一般的懷疑,然而這種懷疑有可能純粹是神經過敏所導致的,也可能是符合客觀事實的。青少年要想讓情緒的表達合乎常情理,即要保持喜怒有常也要保持喜怒有度,最好不要隨心所欲。特別是在情緒不好時,更不要隨意遷怒於他人或義氣用事,否則,後果將會不堪設想。

青少年,你們的多疑心理有多方麵的原因

一般正常的情況下,猜疑心理是人皆有之的,這不屬於心理問題。然而,多疑則是猜疑的極端表現,絕大多數有多疑心理的青少年都是無端生疑,這樣不僅在心理上產生更多的猜疑,而且純粹是心理失衡的極端表現。所以,青少年這遠離這種不良的心理誤區,快樂、自信地麵對身邊的每一個人,為你們的友誼搭出平穩的橋梁。

你們產生多疑的原因:

1.在過去的生活中經受過挫折。有些青少年朋友曾經可能受過別人的欺騙或遭受過挫折,由於經不起沉重的打擊,從而不相信任何人,對朋友也失去了應有的信任。

2.片麵的認識。你由於性格內向,不善於交往,缺乏主觀意識。由於自卑心理的原因常常認為別人對自己不滿,懷疑別人背後議論自己等等。

3.與世隔絕。整天待在家裏,很少和外人接觸,對外麵的世界感覺很陌生。因此導致害怕與別人交往,從而產生更多的不信任和戒備心理,這也是產生多疑心理的原因之一。

1.認識多疑的危害,加強自身修養。青少年你要全麵認識多疑的危害及不良後果,然後果斷地克服多疑心理,用寬闊的胸懷,友善的態度與別人交往,你就會得到一生中最重要的東西——友誼。

2.用信任贏得真正的友誼。青少年你要用信任的態度趕走多疑的心理,慢慢地就會走出心胸狹隘的心理。然後用真誠的心與同學交往,拋掉偏見和不信任的態度,最終你會贏得真正的友誼。

3.青少個要樹立自信心。首先你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別人能做到的你也能做到。這樣,你就會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學習和生活中,多疑的心理自然而然就消失了。

4.正確看待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多疑的青少年朋友常常是因為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你不要過於把注意力停留在自己的不足之處,你要知道這個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你要做的就是揚長避短、優缺共進。

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人都不願意與一個多疑的人交往,因此,對於你來說,有一個良好人際關係的第一步是消除多疑心理,做一個心胸開闊的人。

你們要想消除多疑心理就需要理智地思考問題、積極的自我暗示。不管在任何時候,都要用自信友善的態度與人交往,這樣不僅有利於獲得別人的尊敬,還會贏得別人的友誼,從而培養成開朗、豁達的性格。

2.社交恐懼心理調適

恐懼是人類及心理活動的狀態,也是一種情緒的不良反應。從心理學來看,恐懼是有機體企圖擺脫、逃避某種情景而又無能為力的情緒體驗。青少年時期在交往中最容易出現這種恐懼心理,這種現象男女生都可能出現。你們渴望得到友誼,在心理上希望能廣交朋友。但是有些青少年朋友在實際交往時,就出現了不敢見生人、和別人交談時麵紅耳赤等不良的恐懼反應,精神係統都處於緊張的狀態,這就是青少年時期的社交恐懼。

青少年朋友們在社交時出現的恐懼心理主要以自閉、恐懼、焦慮為主的綜合心理障礙。它的表現形式是不敢交友、害怕社交的一種自閉心理;有些青少年有社交的欲望但得不到滿足,因此就會產生焦慮、孤獨、害怕麵對挫折的恐懼心理。由此你們開始逃避現實,總是覺得沒人注意的地方才是最安全的。其實,社交恐懼的特點是強迫性的恐怖情緒,在心理想象出恐怖的情景來自己嚇自己。

青少年恐懼與人交往

青少年時期,由於生理上的和心理上的發育,讓自己不愛和陌生人交往,恐懼與別人交往,甚至是不能去見人。這都是常見的青春時期心理的表現,隻要合理的解決內心的困擾,青少年的不良心理就會就此消失的。

你們的社交恐懼是在後天形成的條件反應,它是在學習的過程中而引起的。

1.經受過挫折。俗話說:“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一般你們出現社交恐怖的心理來源於往日的直接創傷經曆。你們在交往過程中屢次遭受失敗和挫折,就容易在心理上產生沉重的打擊,在情緒上產生不愉快的心理表現。時間久了,自然而然就會形成一種緊張、焦急、不安、恐懼等不良的情緒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