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也是飽受了巨大的精神磨難後才發憤完成了“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中家之言”的巨著——《史記》。逆境中有時正是隱含有更大的成功因素,隻要你用自己的毅力和精神去應對它,那麼,沒有什麼永遠的困難。不怕逆境,就會把不利的因素轉化成為成功的種子。有時候,經曆逆境,也是成大業的一種很有效果的資本。
毛澤東說過:失敗是成功之母。任何成功的人在達到成功前,沒有不遭過失敗的,失敗和痛苦是上帝和每一種生物的溝通,沒有失敗就沒有經驗。逆境能夠磨練出一個人心誌和能力來,因此,在逆境中人都應該有這種想法,我正在遭受著困苦,但這不是完全的壞事,因為老天可能要把重任交給你,故意給你的磨難。有了這樣的想法後,你就會從容地麵對各種逆境,才能將逆境看成使自己快速成長的條件。
◎逆境可以給人奮鬥的動力
有人經常說,“我為什麼沒有他人有本事呢?”其實在生活中,本事就是你的強項,就是從你所經曆的困境總結出來的經驗。無數的事實給了我們充分的證明,困難和逆境中一定會隱藏著巨大的成功因素,隻是需要你去用自己的毅力和真實的行動去征服它,改變自己的處境。把不利的因素就能轉化為成功的種子。
洪占輝曾說過:“漫漫人生路總會與挫折碰麵,但我明白,魚兒要遊弋於大海,接受驚濤駭浪的洗禮,才會有魚躍龍門的美麗傳說;雄鷹要翱翔於藍天,接受風刀雪劍的磨礪,才能擁有叱吒風雲的豪邁。”他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雖然在最最困難的時候想過退縮,但最終還是決定了要自強不息,用自己的力量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因為他明白隻有經過地獄的煉造,才能造出天堂的美好。隻有流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唱。所以說挫折是上帝的恩賜。
挫折是青少年生活中的必經之路。所以,在麵對逆境時,當代青少年不應該自嗟自傷、自暴自棄,應該像導師教導我們一樣,學會對自己說,沒有什麼大不了的,堅持奮鬥,生活總會好起來的。如果廣大青年朋友們都能做到,自重自尊,戰勝困難,永不言棄,相信即使是空想也終將成為現實。
人生不如意者十之八九,我們麵對坎坷,不能知難而退,而要勇往直前,要有“豈能盡如人意,但求無愧於心”的信念。要知道:茶入口時雖苦,可喝到最後卻是不盡的清香;蝴蝶羽化前受盡唾棄,可破繭而出後卻被無數人稱頌;紫羅蘭開花前與野草無異,可隻要開放,就會把周圍的空氣染成淡淡的紫色。其實,人生也是這樣,我們要相信,沒有永恒的不幸遮蔽天空。
逆境與順境,從來就是人生之旅中的常客,誰也不可能一帆風順的走到生命的盡頭。沒有經曆苦難的考驗,人永遠品味不出幸福生活的意義;隻有經過挫折的錘煉,人才會珍惜得到的收獲。害怕失敗,失敗就會無處不在;挑戰逆境,成功之門就會隨時為你打開。所以勇敢者才能在不斷的失敗中獲得經驗,挑戰者才能最終走出陰影和黑暗,擁抱光明的未來。
行船於海上,勢必要麵對風浪;求知於路上,勢必要麵對失敗;生存於世上,勢必要麵對坎坷。遇到風浪,害怕沒有用,隻有衝過去才能從目的地到平靜的海麵;遇到失敗放棄沒有用,隻有重整旗鼓,才能獲得最後的成功;遇到坎坷,逃避沒有用,隻有積極對待,才能贏得勝利。
7.在困境中尋找突破口
在漫長的人生旅途中,誰都有陷入困境的時候。有的學生從困境中走了出來,找到了光明的未來;有的學生陷入困境,自暴自棄,無法自拔。
人的一生會麵對許多的挫折,需要不斷地戰勝自己,不斷地克服困難,才能度過艱難的時期。然而,麵對困惑,麵對迷茫,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失敗了。
其實,成功的人隻是在困境中找到了突破口,才得以衝出困境的。
◎麵對困境,要有信心
一個人的心境和態度,往往會決定其一生的命運。因此,保持一顆良好的心態就顯得尤為重要。隻要有自信,再艱難的環境也擋不住一個人前進的步伐。麵對失敗,也隻有那些抱有必勝信念的人才能取得成功。
一個人無論做什麼事,都要有信心。有了信心,也就等於成功了一半;有了信心,才有前進的勇氣與力量,從而能克服重重困難,戰勝失敗與挫折,最終達到成功的彼岸。梁啟超說過“凡任天下大事者,不可無自信心,每處一事,既看得透徹,自信得過,則以一往無前之勇氣赴之,以百折不撓之耐力持之。雖千山萬嶽,一時崩潰而不以為意。雖怒濤驚瀾,驀然號於腳下,而不改其容。”一個人沒有信心,就什麼也做不成,信心的力量是巨大的。一個有自信的人,遇到問題後,才能冷靜地麵對,理智地思考,對形勢進行多方麵的剖析,找到解決問題的突破口。
一個成功的人並不是生下來就很聰明,很能幹,而是在困境中仍對未來抱有希望,對自己不失信心,不斷努力,不斷奮鬥的結果。大發明家牛頓在上小學的時候,老師總是認為他很笨,他的同學也總是嘲笑他。但他卻對自己非常有信心,他不相信自己比別人差,下決心一定要比別人做得更好。於是他發奮努力,最後終於取得了成功,發明了萬有引力等,為科學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當我們遇到困難的時候,應該學會剖析困難,學會尋找突破口,而不應該瞻前顧後,更不要一蹶不振。臥薪嚐膽,趙括能養精蓄銳,暗藏殺機,最終反敗為勝;福爾摩斯笑麵疑案,運用新穎的逆向推理法破解了數百件疑難案件,贏來了前無來者後無繼者數世人的崇仰。可見,困難在他們心中,並不能站住腳,就好像一個瓶子,哪怕它再堅硬、再密封,也會有瓶口;矛再利,盾再堅,也有被攻破的時候。因而隻要我們固守自信,尋著了突破口,也就向成功邁近了一步。
人生如戲,有低潮也有高潮,生活也有酸甜苦辣,做任何事情都不是一帆風順的。隻有在青春的道路上,學會安撫自己,學會自強,學會在困境中突圍,才會有“芝麻開花節節高”的前程。
◎思路決定出路
每一個青少年都會在青春之路上,遇到種種困難與挫折。不管是在學習上,還是在生活上,關鍵要看我們如何去麵對,怎麼去克服。要獲得成功,就要學會勇敢地麵對,就要在困難當中找方法,找出路。有思路,才會有出路;有思路,才會取得更大的發展。
相信困難是暫時的。
生活上一時陷入苦惱,感情困惑,事業起步舉步維艱。雖然這些都是事實,但是這並不代表你未來的人生。你要相信,這是暫時的。而不要隻停留在困境當中,你要看到突破困境之後的人生,那才是你今後要追求的人生。
當我們用智慧和勇氣戰勝了困難,我們就向人生的理想跨近了一步。所以生活我們不應該過分強調壓力和困惑,而要把眼光放開,看到未來,看到天下,希望總在我們心裏,未來就在我們腳下!
改變思路,改變人生。
思路決定出路。青少年朋友應明白,無法改環境,卻可以改變思路。有的青少年,平平庸庸,安於現狀;有的青少年,為自己闖了出一片天空,出人頭地。一個人的家庭背景絕不是決定因素,起決定作用的永遠隻有自己本身。這個時候青少年隻有把自己的思維擴大,才不至於隻拘泥於眼前困境中,而忽略了許多成功人士,都是在挫折與失敗中成長起來的。
青少年朋友們,請放開自己的氣魄,自我激勵,不要局限自己的思維,開發自己的潛力,尋找一條通向成功的大道。
永遠不要把眼光隻停留在自己的身上,不要隻看到自己的利益,這樣的狹小的胸懷,注定你就是普通人,永遠無法超越自己,走向自己理想的世界。
調整心態,規劃人生。
當我們遇到困難,處於人生低穀時,要及時調整好心態,相信成功不是不可能的,有思路才有出路。
我們在學習中,總會有碰壁的時候,遇到難題,你有沒有清晰的思路?麵對多而亂的課題、難題,而你的事情又很多,你會如何對待?大多數的青少年會全身心地投入,有條不紊、高效率、高質量地完成任務,但也有極少數青少年整天發牢騷,埋怨事情多了,思維亂了,沒頭緒做事,時間久了,就產生厭倦情緒。其實,隻要你調整好心態,整理出思路,就可以輕鬆而愉快地完成學習任務。
人生路上,當青少年向著正確的方向去努力,那麼通過不懈地奮鬥,年少的理想就一定能夠實現。遇到各種各樣的煩心事,甚至希望渺茫的時候,請想一想,這個世界上還不很多人需要我們幫助的人。
想到這些,青少年應該心生欣慰,也許在眾多需要幫助的人中,自己是最幸運的那個。那麼還有什麼困難不能克服呢?
不論什麼時候,青少年都要懷抱一顆感恩的心,去感激幫助過自己的人,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幫助別人,永遠是在幫助自己!
8.學會時刻分析自己
歌德曾經說過:“一個目光敏銳,見識深刻的人,倘又能承認自己有局限性,那他離完人就不遠了。”如果一個人不認識自己的缺點,很容易因自負而失敗;優點可能會受到缺點的影響;隻看優點,不看缺點,就會導致自己根本聽不進別人的一點點的意見和批評;過分地驕傲;隻退不進,甚至失去了最寶貴的尊嚴……
在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甚至有別人所不具備的優勢。這些在青少年中尤為常見,以上的任意一種心理都能在他們中間找到。所以,青少年朋友們要想克服這些心理上的障礙,必須要正確認識自己、評價自己。
◎在自省中認清自己
很久以前,有個婦人,遇事不管是事大事小愛發脾氣。和鄰居、朋友的關係都搞得很僵。她非常惱火,想改吧,一時又改不了,於是整日悶悶不樂。然而,越是這樣她越是生氣!朋友知道後,就說南山廟裏的老和尚是個得道高僧,他也許可以幫你解決這個問題!
為了能早日改了這個壞毛病,婦人去找那個和尚。大師聽了她的苦悶後,就把她帶到了一個柴房的門口,說:“施主,請進!”婦人很奇怪,但她還是硬著頭皮走進了柴房!這時和尚趁機便把門給鎖了,轉身就走。婦人一看,怒氣就不打自來了:“你這個死和尚,幹嗎把我關在裏麵啊?”、“快放我出去……”和尚笑道:“我現在放你出去的話,等會你就罵我是禿驢了!你還是在裏麵呆著吧!”
過了一個時辰,女人總算是安靜下來了,於是和尚問她還在生氣嗎?婦人回答說:“我生我自己的氣,我為什麼聽信別人的話來這受罪呢?”“連自己都不能原諒的人怎麼能夠原諒別人呢?”高僧拂袖而去。
一個時辰又過去了,婦人說:“不氣了,氣也沒有辦法。”“你的氣還沒有消逝,還壓在心裏,爆發以後仍會很劇烈。”高僧說完又離開了。
第三個時辰也過去了,婦人覺得生氣不值得。高僧笑著說。“還知道什麼叫不值得呀,看來心中還有衡量,還是有氣根的。”
終於,大師第四次來看時,婦人抬起頭說:“大師,真是奇怪啊,我現在反而並不生氣了,有什麼好氣的呢?我想明白了:氣不就是自己找罪受嗎?”高僧把手中的茶水傾灑在了地上。婦人看了很久才頓悟。
就在這幾個時辰當中這位婦人認真地想了一遍,徹底的分析了自己,這時她才恍然大悟。在世界上所生存的每一個人都有七情六欲,隻要有感情,就會有怒氣。但是,凡事都要有一個度,要有因有果。
所以,中學生朋友們,無論你遇到怎樣的困難與挫折,都不要埋怨造物不會,世道不平,與其抱怨他人的不是,不如及時分析自己。其實,很多時候,困難與挫折不是由自身的原因所造成的。所以,應學會從中找原因,及時分析自己的所作所為是否正確。人總是在自我反省中認清自己。並且決定自己以後避免發生這種不該發生的事。隻要你相信自己,一定會做到的。
◎正確認識自己使你脫穎而出
在《伊索寓言》是有這樣一則故事:當年普羅米修斯在造人時,讓每一個人的身上都掛兩隻口袋,每個人都把裝著別人的缺點的口袋掛在了胸前;而那隻裝著自己的缺點口袋則放在了身後。結果可想而知,隻要人稍微低一下頭就能看見別人的缺點,而對自己的缺點卻視而不見,因為他很難看到。有位名人曾說:“人本身就是帶著缺點降臨到這個世界上的,人生的過程就是在不斷改掉缺點、完善自己的過程。因此,敢於挖掘和暴露自己的缺點是非常有必要的。”
經過幾天的努力,李澤終於在人才市場找到了一份自認為還不錯的工作,並和用人單位約定了麵試的時間。麵試開始時,李澤排在30個麵試人員的第29位,而名額隻有一個。當時的李澤默默地等著,眼看一個又一個滿麵春光地從老總的辦公室走出來,羨慕的不得了。終於輪到李澤了,高興的無以言語。“你好”老總首先打開了沉默、無比壓抑的場麵,於是李澤連忙說“謝謝”,問話就這樣開始了。“你知道你應聘的是什麼職位嗎?”李澤微笑道:“銷售部經理。”緊接著老總又問道:“‘你對一瓶白開水當一瓶高檔次飲料賣’這句話有什麼不同意見嗎?這些問題對做過銷售的李澤簡直是輕輕點水,李澤雖然回答的很全麵、詳細,但仍沒有看到老總對自己的讚賞。突然,老總問了一個書話題:“你的缺點是什麼?”對於李澤來說,確實有點玄乎,老總怎麼會問這麼一個問題呢?他該說什麼好呢?這時他便想:唉,反正是沒有什麼希望了,想到什麼就說什麼吧。便脫口而出:“我很清高,不會吹牛拍馬,常常目無領導,愛發牢騷,做人過於死板,常與世絕跡,顯得很是格格不入……但是有一點,這些缺點都是別人告訴我的。到如今,除了不愛做家務外,我不太明白還有什麼更大的缺點。說句真話,有的時候連我也說不清楚。”聽完李澤的一番話後,老總露出了笑臉,頻頻點頭:“其實,一個人要想找他人的缺點很容易,但是找自己的缺點卻不是那麼容易。有的時候別人認為是缺點的往往是你身上最大的優點,而有時候自己認為是優點往往是最大的缺點,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李先生,你很實在,也很坦誠,我們公司就要需要像你這樣的優秀人才呀,歡迎你加入我們公司。”李澤怎麼也想不到,他竟然成了30位麵試中惟一的幸運兒,他被聘用了。
無數事實告訴了我們,要想發現自己的缺點,就必須進行深刻地自我剖析,隻有這樣你才能在同等階層中脫穎而出。尤其是當代中學生朋友們,因為此時的你們正處於心理完善、處事待物最重要的階段。做到正確地自我剖析,不止是簡單地找出優點、缺點,更重要的是要把自我剖析的“手術刀”滑向心靈的深處,對心靈進行一次大規模地追問:我的缺點是什麼?它跑到哪裏去了?明天的我將如何去努力改正這些不足?
中學生作為21世紀新生的太陽,更要了解自己的性格優勢與不足。要學會揚長避短,以此來增加自己的自信心。正確認識自己,就要以全麵的、發展的眼光來看待自己,隻有這樣,才能完成自己的目標,自己的事業……
青少年朋友們,你認識自己嗎?當你聽到這個問題時是不是感到很吃驚?不禁反問,誰能不認識自己呢?答案是肯定的,你相信嗎?確實有人不認識自己,一個人不光要認識自己的外表,還應該認識自己的心理(能力、個性、興趣等等)。這才是真正能讓你自己健康成長的前提,假如一個人連自己的能力,水平都不能做到了如指掌,那又何談奮發向上,實現自己偉大的理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