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正確認識自我·第一節透視心理困惑(1)(3 / 3)

一、自我滿足,消除自卑心理。

青少年的心理比較敏感脆弱,經不起困難和挫折的打擊。如果一旦遭受挫折,就很容易變的墮落並產生自卑感。因此,青少年做事時不要有過高的要求,要做到善於滿足自我,在生活和學習上,目標不要定得過高,這樣既容易達到目標又避免了挫折的發生。

二、提高自我評價,遠離自卑心理

一般自卑的青少年比較注重別人對他的低估評價,不願接受別人對自己的高估評價。總是喜歡拿自己的短處與別人的長處相比。這樣越比越覺得自己差,越比越泄氣,自然在心理上就產生了自卑感。其實,每個人都各有優缺點。因此,有自卑心理的青少年,要正視自己的優點,經常回憶自己經過不懈的努力而達到目標的成功的事例;還要善於發現自己的優點,肯定的學習成績,來激發自己的自信心。

三、正視自己的不足與缺陷

要克服自卑,就要正視自卑。有些青少年把問題看得過於嚴重,終日沉浸在自己的自卑情緒中,甚至回避與其他同學交往,將自己封閉起來。但是這更加容易使自己在思想上陷入自卑的情緒,形成惡性循環,加重自卑。正確的態度應該是麵對現實,坦然麵對自己的不足和缺陷,針對自己不如別人的方麵進行自我調整和改變。如果是學習差,就更應該努力,提高自己的學習能力,迎頭趕上,如果是生理方麵的原因,就要在思想上爭取更勝一籌,一個心地善良、作風正派的人,其軒昂的氣宇與良好的精神麵貌,足以彌補身材不高或某種生理上缺陷的不足。眾所周知,貝多芬隻有一米六三,而且身受各種疾病的纏繞,但這沒有阻礙他成為一代樂聖。因此,在生活和學習中,不要執著於自己的不足與缺陷,就可以極大地減輕這種不必要的心理負擔。

四、要擴大交友圈

要有意識地選擇與那些性格開朗、樂觀、熱情、善良、尊重和關心別人的人進行交往。在交往中,你會被他們感染、影響,你的注意力會被他人所吸引,會感受到他人的喜怒哀樂,跳出個人心理活動的小圈子,那麼心情也就會隨之變得開朗起來。同時,你還能多方位地認識他人和自己,通過有意識的比較,可以正確認識自己,調整自我評價,提高自信心。

五、建立自信心

自信是消除自卑心理最根本的動力。人生不是一帆風順的,不要害怕失敗,因為失敗是難免的,要想到“失敗是成功之母”,要以積極的態度麵對失敗,在失敗中汲取力量,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毅力,克服困難,向成功努力。

未來的世界無限廣闊而美好,青少年應該走出自卑的陰影,在自己身上發現特質、獨一、不同性,相信自己有其獨特。充滿自信,大踏步地向前跨越,去創造事業的輝煌,去書寫人生的壯麗。

5.為什麼不願與人交往

你的困惑:除了我自己,我不想要任何的朋友。我討厭看到那些虛偽的人們,世界上最好的、最真誠的朋友莫過於自己,我隻想活在自己的世界裏。

我來為你疏導:

心靈故事之→

小維覺得自己唯獨值得驕傲的就是自己的成績。她的學習成績帶給她“年級第一”、“三好學生”等榮譽稱號,不但如此,她的功課好,為人樸素善良,也是全校有名的。而在家中,她完全沒有丁點的地位,也許是這樣的生長環境使得本身就有點口吃的她性格內向,不太愛與人交往。

一次在上語文公開課時,老師點了這個班級優等生起來回答問題,但是她卻沒能順利地回答出問題,使得同學們哄堂大笑,老師也頓時變了臉,看得出她因此而覺得很丟臉。此後,老師對她的態度十分冷淡,還把她喊到辦公室,特別交待她以後上課不要發言,還說是為了避免同學笑她。

此後,小維就再也不說話了,本來學習積極的她對什麼也不感興趣了,終日獨自煩惱,完全把自己封閉了起來。同學們看不慣和她說話得到的冰冷態度,就埋怨了幾句,她一開始並不予理會,後來便不再是單獨的沉默了,有時還把怨氣發泄於砸爛公物,寫攻擊老師的標語等行為上。時間沒過多久,她就從一名三好學生變為了班上的差生。

透視心靈深處→

李剛的轉變就說明了由於某種原因所造成的自閉是極為不利於青少年的身心發展的。自閉是青少年走進青春期最常見的現象。進入這一時期的青少年已失去了原本應該擁有的熱情、開朗、奔放的性格特點,整天戴著一副成人的麵具去追求少年老成的效果,並裝出一副老於世故,麻木不仁的態度去對待人生,他們所表現出來的是一種扭曲的性格。事實上,表麵上,他們對生活中真正打動他們內心的人或事,裝作視而不見,但內心卻充滿了矛盾和痛苦,並又強烈地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信任。這種由自閉心理所產生的痛苦,遠遠比其他痛苦更令人難以忍受,甚至會產生消極情緒,甘於墮落。

自閉的表現

1.有孤獨感

如同李剛華或其他各方麵的因素造成自閉的青少年們,雖然在生活上仍和過去一樣生活著,他們在父母和朋友中間,但卻時常感到莫名的孤獨。

2.不合群,語言行為少

他們通常會將自己放置在群體之外,且不願多說話,即使感到可以與周圍朋友談論共同的話題,也覺得誰也不能理解自己,因此不如不說。有些自閉患者不但話少,而且做事情的動作也很少而且節奏緩慢,仿佛隻有思想在動。

3.把心事藏起來

雖然可以向父母長輩傾訴自己的困惑,但又可能因此而暴露自己的內心秘密。於是有相當部分的青少年開始把心裏話“對自己說”或“對日記本說”,向同學和師長隱匿秘密。

4.希望有自己的空間

他們喜歡把一切弄得都很神秘,他們希望有單獨的房間,要有能上鎖的抽屜,在夜深人靜之時,在屬於自己的小天地裏冥思苦想,探索自己的秘密以體驗新的價值,逐漸認識自己。

產生自閉的原因

青少年造成自閉的原因是隨著青少年身體內部性本能的啟動,如少女的月經來潮、少男的遺精出現以及身體外形和第二性征的變化,使青少年不斷產生苦惱,也使他們經曆了以前從來沒有過的內心體驗,在他們身上充滿了自己無法解答的謎。此時的青少年意識到自己的軟弱,一方麵想努力掩飾它,同時又希望能找到傾吐的對象和安慰,這實質是自我意識弱薄的流露。

由於自我意識的不斷發展,青少年開始把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內心感受上,從而意識到自己的思想、情感和其他不同於他人的心理特點。同時,由於社會生活經驗的逐漸豐富,他們開始意識到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心心相印和心理不相容的差別。初期他們可能還願意對“知心朋友”傾吐自己內心的秘密,瞧不起那些用導師的口吻對他們說話的人,可是,一旦被“背叛”,自己的秘密被泄露了出去,他們就會給曾經的朋友判死刑,從此可能就會把心完全封閉起來。長期將自己的內心世界封起來,活在自己的世界裏,就形成了自閉心理。

另外,由於青少年時期不僅身體上有了變化,他們的心理也在隨著身體的變化而變化。從年幼無知的兒童到身心發育的青少年,他們懂得了什麼叫麵子,什麼叫自尊自愛。人類的內心世界本來就是由細膩的感情凝聚而成的,而這種感情又如此脆弱,青少年的感情更是如水晶一樣不堪一擊,別人的一句話,一個動作有時都有可能給他們造成巨大的傷害。因此,青少年產生自閉心理的原因如下:

1.是由於逃避心理所產生的

青少年的自閉行為與生活中所受的挫折有關,有的青少年在從小在家裏嬌生慣養,在生活和學習遇到一點挫折和打擊後,在精神上就覺得受壓抑,覺得周圍的環境逐漸變得陌生並不可接受。因此,他們為了掩飾自己的孤僻、緊張、焦慮心理,常常遠離公眾場所,把自己躲在陰暗的角落裏,由於不與人交往從而產生自閉心理。

2.不願與人溝通,常常懷疑別人

這種類型的青少年不相信別人,他對老師和同學抱著懷疑的心態,對他們缺少信任感,存有冷漠、戒心他盡量想方設法逃避眼前的一切,不願意與同學打成一片,害怕與老師接觸,不願意與別人溝通,他們隻願意與自己交談,比如寫寫日記,就這樣自己把自己封鎖起來。

解開心結→

作為青少年應當信任教師和家長,理解他們的一片苦心。要知道你對別人這樣的封閉,怎麼會取得別人的理解呢?如果這時父母進入更年期的話,自己對問題的隱瞞封閉,常會加重他們的誤解和猜疑。正確的方法應該是求得師長的指導,以幫助自己順利地渡過這一動蕩時期。此外,應從以下兩方麵去試著改變自己。

一、正確地理解自我意識

自我意識就是我們意識到自我以及自我與外界的關係,並通過自身的改造,達到個人實現或完善的過程。其中,自我意識的具體表現便是自尊心及自信心。自閉心理的青少年,無法把自我認識、評價、體驗與同學比較,協調一致,難以形成正確的“自我”概念。對自己缺乏自信。若家長及教師能用同情的態度,疏通他們的封閉心理,促成於他們之間的良好交流,便有利於消除他們的自卑心理,從而走出自閉。

二、學會發泄,適當的放鬆自己

自閉不等於沒有任何不良情緒,相反地,他們會積壓很多的情緒在心中,久而久之,會使自閉情況越來越嚴重,甚至可能會做出偏激的行為。所以,有自閉傾向的青少年,應當有意識的去尋找正確的發泄方式,如打球、下棋、跑步、唱歌、跳舞等等,既鍛煉了身體,又發泄了心中的怨氣,何樂而不為?

此外,可以多去接觸一下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讓全身心都放鬆,這樣也有助於改善自閉的心理情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