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充滿戰火和硝煙的戰爭年代裏,有一支部隊奉上級的命令去攻占敵人的保壘。槍林彈雨中,一位連長在地上匍匐前進時,驚見一顆手榴彈正好落在一個小戰士的身邊,而小戰士卻毫無察覺。在這千鈞一發之刻,連長顧不上多想,他不顧一切地衝了過去,一下子伏在小戰士的身上,用自己的身體掩護這個年輕的生命。“轟隆”一聲巨響過後,他抬起了頭,而這一抬頭卻讓他驚出了一身冷汗。因為就在他起身後的那一瞬間,一顆炮彈落在了他剛剛匍匐過的位置上,把那裏炸出一個巨大的坑,剛才的那一聲巨響,就是那個炮彈響的。而小士兵身邊的手榴彈,敵人在扔出來的時候根本沒有擰開蓋子。

試想,如果連長顧及自己的生命而不去救小戰士,那麼他的生命早就已經不複存在了。贈人玫瑰,手留餘香,這一次,留下的可是最寶貴最有價值的生命啊!在生活中,我們很容易就會有幫助別人的機會,那麼,就不要錯過更不能吝嗇,用你無私的心靈去幫助別人,用你熱忱的雙手去幫助別人。當你的幫助能換回他們的幸福笑臉時,你會發現你手裏的玫瑰是那麼清香,更是那麼的高貴。“贈”不會讓我們損失什麼,卻會為我們贏得靈魂的安泰和心靈的淨化。這樣,既為受難的人們撫平傷痕,更為自己的人生畫卷塗上了一筆濃墨重彩,真正描繪了一幅動人的篇章!

孟子說過:“君子莫大於乎,與人為善。”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誰都離不開別人的合作,尤其是在現代社會,就更應該想方設法獲得周圍人的支持與幫助。那些總是主動幫助別人的人就是最容易獲得成功的人,因為他們最容易獲得別人的回報。相反,如果你對別人的煩惱和不幸冷眼旁觀,甚至落井下石,是不可能得到別人的幫助的。

贈人玫瑰,手留餘香,隻有充滿了愛的世界才會洋溢著陽光。如果我們每個青少年都能夠隨時隨地奉獻我們的愛心,如果我們都能把自己的快樂毫無保留地傳遞給其他人,如果我們都能用一顆真摯善良的心為全世界的人類祝福和祈禱。那麼,不僅這個世界因為我們的存在而變得更加美好了,我們自己也能擁有一份意想不到的收獲和回報,我們的生活也會因此而變得更加精彩、絢麗和燦爛。

4.學會說話的藝術

語言是人的第二副麵孔。一個人說話的能力,對其社會交往與人際溝通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也是很多人出人頭地的捷徑,曆史上很多地位顯赫的人,靠的就是一副語驚四座、技壓群芳的口才。

說話的藝術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從現實中鍛煉出來的。一分天才,九分努力,一個人如果沒有良好的口才,是一件很可悲的事,好像鳥兒沒有羽翼。

說話要給人智慧

一位哲人說得好:“智者的聲音就是愚者的方向。”

美國幽默大師羅伯特·奧本說:“每天早晨起來,我都看一遍《福布斯》雜誌上美國最富有者的名單,如果我不在上麵,我就去工作。”這句話有沒有智慧?有!告訴我們人要有夢想,要勤奮努力。

“沒有目標的人注定要為有目標的人工作。”這句話有沒有智慧?有!它告訴我們要有目標,因為目標是人生的清醒劑。

說話要給人快樂

快樂是多數人人生的最高追求。

美國總統柯立芝有一次批評他的女秘書:“你這件衣服很漂亮,你真是一個迷人的小姐。隻是我希望你打印文件時注意一下標點符號,讓你打的文件像你一樣可愛。”女秘書對這次批評印象非常深刻,從此打印文件很少出錯。

身為美國總統,柯立芝可算是世界上最有權勢的人之一了,說話如此委婉、“客氣”,這是他好修養好氣度的體現。假如他換一種盛氣淩人的口吻喝斥:“怎麼搞的!連標點符號都搞不清楚,虧你還是XX大學畢業的!”隻能讓對方反感,而達不到糾正對方的目的。

說話也是一門藝術。所謂“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有很多人,說的很多話,立足點和出發點本來是不錯的,但由於不注意說話藝術,往往導致無謂的誤解和爭端,甚至影響團結。

說話要給人方便

有的人說話很體貼他人,有的人說話則喜為難他人。

一位妻子逃離丈夫,但不久又回來了,並且請求寬恕。丈夫回答:“逃離,可以寬恕,但回來,永不寬恕。”

一個胖太太對削瘦的肖伯納說:“肖伯納,從你身上,我看到了世界在鬧饑荒。”肖伯納回答:“胖太太,從你身上,我看到了世界在鬧饑荒的原因。”

說話要注意場合

有個人為了慶祝自己的40歲生日,特別邀請了四個朋友,在家中吃飯慶祝。

三個人準時到了。隻剩一人,不知何故,遲遲沒有來,

這人有些著急,不禁脫口而出:“急死人了!該來的怎麼還沒來呢?”其中有一人聽了之後很不高興,對主人說:“你說該來的還沒來,意思就是我們是不該來的,那我告辭了,再見!”說完,就氣衝衝地走了。

一人沒來,另一人又氣走了,這人急得又冒出一句:“真是的,不該走的卻走了。”剩下的兩人,其中有一個生氣地說:“照你這麼講,該走的是我們啦!好,我走。”說完,掉頭就走了。

又把一個人氣走了。主人急得如熱鍋上的螞蟻,不知所措。最後剩下的這一個朋友交情較深,就勸這人說:“朋友都被你氣走了,你說話應該留意一下。”

這人很無奈地說:“他們都誤會我了,我根本不是說他們。”最後這朋友聽了,再也按耐不住,臉色大變道:“什麼!你不是說他們,那就是說我啦!莫名其妙,有什麼了不起。”說完,鐵青著臉走了。

說話是一門藝術,不同的詞彙組合,不同的語氣都會收到不同的效果。人際交往中,一定不要犯了這個過生日的錯誤。

說話要給人希望

人為希望而活著。不要撲滅別人的希望。

從前有個秀才赴京趕考,某天夜宿一間廟裏,晚上做了三個夢:第一個夢,夢見一個院子的牆上種著一顆樹;第二個夢,夢見下雨天自己戴著鬥笠披著蓑衣還打著雨傘;第三個夢,夢見自己跟青梅竹馬的表妹躺在一張床上,但是背靠背。秀才不解夢境。第二天,秀才找到一個解夢的先生向他請教。聽完秀才的敘述,解夢先生連聲說秀才你打道回府吧,秀才驚問其故。解夢先生說這不明擺著嗎:牆上種樹,是種不活的;戴鬥笠披蓑衣還打雨傘,這是多此一舉;跟表妹背靠背而睡,說明同床異夢。秀才沮喪地收拾行禮要回家,旅館老板驚問其故,秀才就又把夢境說了一遍。旅館老板聽完連聲恭喜。秀才忙問何故。旅館老板說:你看,牆上種樹,這是“高中”;戴鬥笠披蓑衣打雨傘,這是“貫上加貫”;跟青梅竹馬的表妹背靠背睡在一張床上,這是告訴你“該翻身了!”。秀才一聽,有理,留下來參加考試,結果得了第三名。

說話要理直氣柔

一位曾在外交部任職的官員,當他要部屬到他辦公室時,從來不說“請你到我辦公室來一趟”,而是“我在辦公室等您”。

這兩個人,巧妙地把自己觀點的位置,由“主位”改成“賓位”,由真正的主動變成被動的樣子,當然也就容易贏得下屬的好感。因為沒有人不希望覺得是自己作主,而非聽命辦事啊!

說話應注意的事項

◇個人良好的說話,是包括正確的發音、適當的速度、豐富的語句、話中略含幽默與優美姿態等方麵,這些都可以靠學習和鍛煉而成功。

◇不管是講話的人,或者是聽話的人,都必須運用思想,否則,不能確切把握說話內容。當然說話太慢,也是不對的,一方麵既浪費時間,另一方麵會使聽的人感覺不耐煩。

◇信口開河、放連珠炮,都是不好的說話方式,信口開河並不表示你很會說話,相反的,證明你說話缺乏熱誠,不負責任。至於說話像放連珠炮,那隻有使人厭煩,因為你一開口,別人就沒有機會啟齒了,結果當然是自討沒趣。

◇在公共場合說話,你要顧及別人的安寧,聲音不要太大。假若你是對眾人演說,要注意自己說話聲音是否能使每一個人都聽得到。形容一件事或是一個人,都必須恰到好處,別以為誇大之詞,可以收到預期的效果;相反的,言過其實,是必定會受人輕視。

◇做一個有耐心的聽者,是談話藝術中的一個重要的條件。因為能靜坐聆聽別人意見的人,必是一個富於思想,和具有謙虛柔和性格的人,這種人在人群當中,最先也許不大受人注意,但最後則是最得人尊敬,因為他虛心,所以受任何人喜歡;因為他善於思維,所以成為眾人所信仰。

一個人帶給別人的印象好壞,除了外表的儀態之外,最重要的就是談吐說話的表現。一個會說話的人,不管走到哪裏總是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說話浮躁的,如刀刺人,智慧人的舌頭卻為醫人的良藥。”

的確,語言的威力何其大。同樣從嘴巴說出的一句話,可能化解一場致命的危機,也可能導致更大的傷害。一句話能使人正麵積極,一句話也能使人負麵消極,就像雙刃刀一樣,拿捏之間要非常謹慎小心,否則傷人也會傷己。下麵的幾句話,非常值得思考:

急事,慢慢地說;

大事,清楚地說;

小事,幽默地說;

沒把握的事,謹慎地說;

沒發生的事,不要胡說;

做不到的事,別亂說;

傷害人的事,不能說;

討厭的事,對事不對人的說;

開心的事,看場合說;

傷心的事,不要見人就說;

別人的事,小心地說;

自己的事,聽聽自己的心怎麼說;

現在的事,做了再說;

未來的事,未來再說。

語言的魅力是一個人綜合魅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了高超的口才藝術和說話的技巧,你的事業將會一帆風順,人生將會更加豐富多彩。

5.懂得傾聽的藝術

傾聽是一種習慣,傾聽是一種尊重,傾聽是一種內涵。我們的民族要學會傾聽,討論傾聽的重要時越覺得傾聽很重要。一個老師沒有學生的傾聽就無從談教學,所以在教學中我們總在培養孩子的傾聽習慣。一個人不會傾聽別人的意見是不懂得如何尊重別人的,我們的民族需要這樣的尊重。

傾聽,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個章節。是傾聽,讓我們明白了什麼才是真、善、美,讓我們彼此的手握得更緊、心靈貼得更近,讓我們積累了許多難得的經驗,少走許多不必要的彎路;是傾聽,讓一句簡單的話語,有了神奇的力量,讓那些瑣屑的小事,一下子變得無比地親切起來,讓那些平凡的日子,陡然增添了動人的光彩……

學會傾聽

傾聽是一種姿態,是與人為善、心平氣和、虛懷若穀。傾聽是一首歌,是團結之歌,友愛之歌,和睦之歌。有了這種姿態,就能做到海納百川、光明磊落、心底無私。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古時候有一個國王,想考考他的大臣,就讓人打了三個一模一樣的小金人讓大臣分辨哪個最有價值。最後一位用一根稻草試出了三個小金人的價值,他把稻草依次插入三個小金人的耳朵,第一個小金人稻草從另一個耳朵出來,第二個小金人稻草從嘴巴裏出來,隻有第三個小金人,稻草放進去以後,什麼響動也沒有,於是老臣認定第三個小金人最有價值。

同樣的三個小金人卻存在著不同的價值,第三個小金人之所以被認為是最有價值也因為在於其能傾聽。其實,人也同樣,最有價值的人,不一定是最能說會道的人。善於傾聽,消化在心,這才是一個有價值的人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質。可事實上,生活中的人們並不是都善於傾聽。

傾聽其實是一種幸福。生活中我們不妨傾聽父母那喋喋不休的嘮叨,這是一種愛意的釋放;我們不妨傾聽子女的訴說,以朋友的姿態去感知那顆心靈,給予他們前行的信心;我們也不妨傾聽朋友和同事的喜悅和煩惱,真誠的為他們的進步高興,為他們的成功喝彩,成為他們雨中的一把傘,路上的一盞燈。

學會傾聽逆耳之言。人無完人,金無赤足,每個人都存在著缺點,每個人的工作方法與思路也決不是完美的,這就需要他人來指出。而作為傾聽者需以一副虛心求學的態度來接受。發自內心的逆而之言是一種關心,更是一種愛護和幫助。

生活是一部厚厚的長卷,需要心靈的關注,更需要心靈傾聽。傾聽是一種技巧,當你掌握了,會助你奔向成功!

羅傑·弗裏茨(RogerFritz)曾經寫過一本叫《像經理一樣思維》(ThinkLikeaManager)一書。雖然,弗裏茨寫作該書主要是針對管理方麵的新手的,但如果你能夠仔細閱讀該書,並細細體味的話,或許你會跟我有同樣的認識,其實每個人都應該像經理一樣思考,像一位優秀的經理一樣傾聽。關於如何更好地傾聽,書中就告訴我們如下一些技巧:

◇首先要向對方發問,可以提些諸如“你認為這就是問題所在?”、“你的意思是……?”、“你能說得明白一些嗎?”等問題。這些提問有助於你獲得更多信息,並理解問題的各個方麵。由於多數經理人員讚同的做法是“準備,開火,瞄準”,現在,許多人喜歡有人坐下來傾聽別人陳述對情況的看法。

◇然後持中立態度,像“嗯”和“真有意思”等中性評價性語言能表示你對談話感興趣,並鼓勵對方繼續說下去。這是最難的技巧之一,因為這要求你真正跟上對方談話的主題。不過,如果你的確很擅長這一技巧,那麼,你可以辭去現在的職位而去當一名心理醫生了。

◇其次是重複對方觀點,可用“按我的理解,你的計劃是……”、“你是說……”及“所以你認為……”等句式。這些說法表明你在傾聽,並明白對方的意思。重複的重要性在於讓你盡早發現有無曲解對方。

◇再次要對對方的問題做回應,常用說法有“你的感覺是……”、“你是不是認為自己沒有得到公平的待遇……”。聽對方所言與知對方所想完全是兩回事。

◇最後是對對方觀點的總結,試著用“你的主要意思是……”和“如果我的理解沒錯的話,你認為……”等說法。不要第一個下結論,先聽他人的結論可能更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