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炎烈日下,茫茫沙漠裏,真正救了他們的,難道是這一壺沙子嗎?真正救了他們的是自己的信念。執著的信念,已經如同一粒種子,在他們心底生根發芽,最終領著他們走出了“絕境”。

有了信念就有了追求與向往。它像逆境中揚起的風帆,帶著我們駛向成功的彼岸。它能讓我們在順境中充分利用有利條件,不斷向前發展。所有的逆境都是外在條件,堅定不移的信念才是必不可少的。

生活中,人生從來沒有真正的絕境。隻要一個人的心中還懷著一粒信念的種子,那麼總有一天,他就能走出困境,讓生命重新開花結果。其實,我們的人生就是這樣,隻要種子還在,那麼希望就在。

信念是一種見解,是認識、情感和意誌的統一表現,它還是一種綜合性、穩定性,是人支配一切事物的持久性很強的心理品質。在社會生活中,人總是從自己的信念出發去觀察周圍的事物,又總是根據自己的信念,站在不同的立場上去判斷是非。同時,人又總是為了自己的信念去努力奮鬥。

信念是人生中最值得我們去珍惜的,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要不斷地在心裏樹立起一麵信念之旗,時常把信念當做第一去學會追逐自己的夢想,那麼自己的夢想就能在堅定的信念中不斷發芽、壯大。

3.用崇高的目標引導生活

崇高的目標是需要將期望確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以內去適當地進行自己既定的追尋計劃的。每個人的能力都有一定限度,既有優勢又有劣勢,一個懂得自己的人應該能對自己的能力作出客觀評價,並據此行事。如果通過自身努力最終實現既定的目標,那麼在獲得成功的過程中,個人的需求得以滿足,個人的價值得以體現,自信心得以鞏固和加強。

確立自己的崇高目標

日本曾經著名的長袍運動員山田本一在馬拉鬆長袍中獲取勝利的訣竅是自己的目標。他在每次的比賽之前,都會把比賽的路線仔細看一遍,把自己認為最難的定為最終達到的目標。比如,在第一個標誌下記作銀行,這樣自己在衝刺的時候就會朝向既定的目標,不斷地去打破先前的記錄。等到第一個實現後,繼續第二個目標,就這樣,最後他輕鬆地跑到了最終的目標地點。

這就是自己的既定目標的實現。既定的目標也許是一個很平常的目標,但是那卻代表著你要為之而奮鬥的結果。

崇高的目標是需要個人在奮鬥中去把握的根本,心中向著一個前進的方向,去努力,朝著最初的想法去不斷完善。把目標責任製了,增加自己的責任心,這樣自己的目標就有可能更好地實現。

青少年在學習中,要時刻給自己定一個合理的目標,圍繞著這一目標去完成自己的學習任務。確立好自己的目標,對自己的以後學習也是一種很大的幫助。遠期的目標實現,像馬拉鬆賽跑一樣,需要一點一點地去實現,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

引導生活,學會用崇高的目標

漢代的大史學家司馬遷,曾經因為直言納諫,指出皇帝的錯誤,讓皇帝改變自己的做法。但是卻得罪了皇帝,被投進了大牢。遭受了辱沒人格、慘無人道的最嚴重的宮刑。然而,個人的奇恥大辱並沒有讓司馬遷一蹶不振,出獄後,他遊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閱遍了各類的經史典籍,發奮著書的立說,終於在年老時完成了中國最早的一部紀傳體通史《史記》,後人稱之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司馬遷的事例讓我們知道了:崇高的目標不在於事情的好與壞,而是看它的發展。並不是什麼事情都是一成不變的,要把崇高的目標看成是人生中的大事情,不能把個人的情感強加在目標之上,有了困難目標就消失了。困難是壓不倒我們的崇高的目標的,真正的生活是多元化的,崇高的目標在於平凡的事情中創造出新的財富。

崇高的目標就是為了成為最好的你自己,最重要的是要發揮自己所有的潛力,追逐最感興趣和最有激情的事情。當你對某個領域感興趣時,你會在走路、上課或洗澡時都對它念念不忘,你在該領域內就更容易取得成功。更進一步,如果你對該領域有激情,你就可能為它廢寢忘食,連睡覺時想起一個主意,都會跳起來。這時候,你已經不是為了成功而工作,而是為了崇高的目標而忘我地學習了。毫無疑問的,你將會從此得到成功。

微軟大王比爾·蓋茨曾說:“每天清晨當你醒來的時候,都會為技術進步給人類生活帶來的發展和改進而激動不已。”從這句話中,我們可看出他對軟件技術的崇高目標的追逐。1977年,因為對軟件的熱愛,比爾·蓋茨放棄了數學專業。如果他留在哈佛繼續讀數學,並成為數學教授,你能想象他的目標將被壓抑到什麼程度嗎?

比爾·蓋茨的好朋友,世界第二富人華倫·巴菲特也同樣認可激情的重要性。當學生請他指示方向時,他總這麼回答:“我和你沒有什麼差別。如果你一定要找一個差別,那可能就是我每天有機會研究我的事業。如果你要我給你忠告,這是我能給你的最好忠告了。”

比爾·蓋茨和華倫·巴菲特給我們的另一個啟示是,他們的目標並不是庸俗的、一元化的名利,而是為了自己崇高的目標。

青少年朋友們,當你們了解自己的同時,努力地發現自己,挖掘自己的目標和興趣,主動提升自己,並在提升過程中客觀地衡量進度,這樣才能獲得成功,才能成為更好的你自己。努力地不懈追求進步,那麼你的每一天都是比昨天更精彩。

4.信念指的是什麼

信念若能改變其中使你設限的部分,那麼在很短的時間內便能使你的人生整個改觀。請記住,信念一旦被接受,就有如對我們的神經係統下了一道緊箍咒,它可以激發潛能,也可以毀滅潛能,它可能擴展也可能毀掉你的現在和未來。

如果你希望主宰自己的人生,那麼就必須好好掌握自己的信念。第一步就是你得知道信念是什麼?

信念到底是什麼?在日常生活裏我們常常脫口便能說出一長串的話,其中到底有沒有什麼意義並不是十分清楚,“信念”這個字眼大家都常用,可是不一定人人都知道它的真正麵貌。

安東尼·羅賓曾對信念有過如下定義:“信念乃是對於某件事有把握的一種感覺。比如說當你相信自己很聰明,這時說起話來的口氣便十分有力量:‘我認為我很聰明。’當你對自己的聰明很有把握時,就能充分發揮潛力,作出好的成績來。對於任何事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主見,即或不然也能從別人那裏問得答案;然而自己若是個優柔寡斷的人,亦即沒有堅定信念或對自己實在是沒有把握,那麼就很難充分發揮所擁有的各樣能力。”

要想了解信念並不難,不妨可以從信念的最初形式——念頭——來談起。每個人日常中都有許許多多的念頭,不過可不都是深信不疑的。就以你自己為例來作個解說,或許你認為長得挺吸引人的,當你說:“我很吸引人。”這可能隻是個突發的念頭而已,若要成為一個信念還得看你相信這句話的程度而定。如果你說:“我並不怎麼吸引人。”這話意思就猶如:“我沒多大信心自認為長得吸引人。”

然而你要怎樣才能把念頭轉化為信念呢?在此可以打個比方,假設你把念頭想象成是一個沒有桌腿的桌麵,當一個桌子沒有了桌腿就不足稱之為桌子。同樣地,信念若沒有支撐就不足以稱之為信念,而隻能算是個念頭而已。如果你自認為長得吸引人,請問你何以敢如此有自信?難道你有什麼樣的“依據”支持你這麼說嗎?若是有,這就構成你信念的支撐,使你有把握敢這麼說。

你到底是有什麼樣的依據呢?是有人告訴你很吸引人嗎?或者是你從鏡子中所見並跟周圍那些也具有吸引力的人比較過?還是走在街上不時有人向你投以羨慕的一瞥?不管有多少這類似的依據,除非你把它們歸之於“你有吸引力”這個念頭的名下,那才足以構成這個信念的支撐桌腿。

一旦你明白了人所說的這個比方,不妨可以審視一下自己的信念是如何形成的,同時也想想如何可以改變所不喜歡的信念。從上麵所說的可以知道,隻要有了足夠的支撐——足夠的依據或參考——差不多沒有什麼是不能建立成信念的。在此,你相信人性本惡,當與人打交道時常常擔心會吃別人的虧,還是你相信人性本善,隻要對人好別人也會同樣地對你好?從多年的經驗中或從別人處得知,相信你的心裏已經有數。

問題是這兩個信念到底哪個才是對的呢?答案是你別管哪個是對,哪個是錯,重要的是哪個能幫助你過得更快活。也許周圍的人可以提供你答案,讓你對自己的看法更有自信,不過這些是否能使你日常的生活過得更積極呢?不錯,個人的經驗是最有用的,然而你這些經驗又是從何而來的呢?是看書、聽錄音帶、看電影、聽別人說的、還是純粹發自於自己的想象?這些得來的依據必然會激起我們的情緒反應,其程度的強烈自然會影響到支撐我們信念的強度。個人的痛苦或快樂經驗會造成情緒上很大的反應,其越強就越能對信念提供堅固的支撐;另外個人類似經驗的多寡也深深影響著信念的強弱,不用說支持一個信念的依據越多,所形成的信念就越強固。

這些構成你信念的依據得精確到什麼樣的程度才能為你所用呢?其實這沒什麼關係,不管它是真實的還是虛假的、是堅定的還是搖晃的,因為經過個人的認知,就算是再強固的個人,經驗也必然會被扭曲的。

由於人類具有這種無中生有的扭曲本領,因而要想尋找構成信念的依據可說是沒有窮盡。我們不要管這些依據的出處、不要管它是真的還是假的,隻要把它當成是真的去接受就能發揮效果。

當然,若是我們的信念是消極的,哪怕是再假的依據也會造成極大的負麵影響。既然我們有能力運用想象的依據來推動自己向前追逐美夢,那麼隻要想象得越活靈活現,好象它就是真的一樣,就能使我們越容易成功。

為什麼有這種現象呢?那是因為我們的腦子根本分辨不出何為真實,何為生動的想象,隻要我們相信的程度越強烈,並且反複地練習,我們的神經係統便會把它當成真的,即使它是100%想象出來的。幾乎每一位有傑出成就的人都有這種能力,他們能無中生有出可用的依據,因而有充分的把握,做出別人認為不可能的事來。

凡是使用過電腦的人,相信對“微軟”這家公司不會陌生,然而大多數的人隻知道它的創始人之一比爾·蓋茨是個天才,卻不知道他為了實現自己的信念而孤獨地走在前無古人的路上。

當時蓋茨發現在墨西哥州阿布凱基市有家公司正在研究發展一種稱之為“個人電腦”的東西,可是它得用BASIC程序語言來驅動,於是他便著手開始進行編寫這套程序並決心完成這件事,即使他並無前例可循。蓋茨有個很大的長處,就是一旦他想做什麼事,就必定有把握給自己找出一條路來。在短短的幾個星期裏蓋茨和另外一個搭檔竭盡全力,終於寫出了一套程序語言,因而也使得個人電腦問世。蓋茨的這番成就造成一連串的改變,擴大了電腦的世界,三十歲的時候成為一名家產億萬的富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