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時間觀

1.時間觀指的是什麼

時間觀研究我們每個人如何無意識地把人生經驗分成不同的時間結構。每個人的時間觀都是自然形成的。

時間觀的差異因素包括文化、民族、個人、社會階層、以及教育水平。

你的每個行動都是由某個決定引起的,但是是什麼影響著你的決定呢?有一些人他們隻在乎眼前的情況,當前發生的一切,其他人正在做什麼?自己的心情如何?這些如此做決定的人,我們稱之為“現在導向型”因為他們在乎的是現在。

另外一些人認為現在是無關重要的,他們經常會想這是我曾經經曆過的事情嗎?也就是說他們基於過去記憶來做決定。我們稱之為“過去導向型”,因為他們關注的是過去。

還有一些人他們不看過去現在,隻看未來。他們總在預測事後結果,比如,做成本效益分析。我們稱他們為“未來導向型”。他們關注的是將來會發生什麼。因此我要說的是關於時間的悖論,即時間觀的矛盾。它影響著你的每一個決定,

但是你對它卻毫無意識。即你會有一種傾向性的時間觀。一共有六種:

兩種現在導向型:一是現實享樂主義者;二是現實宿命主義者。

兩種過去導向型:一是積極過去型;二是消極過去型。

兩種將來導向型:一不斷設定目標;二是未來超體驗主義者。

什麼是最佳時間方案呢?積極運用過去(從過去的事情中吸取經驗),適度多思考將來,適當地進行現實享樂。一定要拒絕消極麵對過去以及現實宿命主義。???積極的過去給我們打下基礎;思考將來能給我們一雙翅膀達到新的目標,迎接新的挑戰;適當的現實享樂能補充我們的能量,讓我們去認識自己,接觸新鮮事物,開發感官享受。

“時間,每天得到都是24小時,可是一天的時間給勤勉的人帶來智慧與力量,給懶散的人隻能留下悔恨。”魯迅先生的這段話精辟地點出了兩種不同的人的時間觀及其帶來的不同結果。時間觀是對時間的根本看法和態度。時間具有一去不複返的特點,人民常說“機不可失失不再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時間之所以寶貴,是因為人的生命是以時間來計算,時間就是生命。時間觀和人生觀緊密相連的。一個人最多活不過100多年,這相對我們要做的事來說,實在是太短了。怎樣才能在有限的一生中增長更多的知識,作出更多的貢獻呢?很重要的一條就是要珍惜時間,充分利用時間,做時間的主人。

古今中外,凡是有作為、有成就的人,無不惜時如命,爭分奪秒。魯迅把別人用來喝咖啡的時間都用在了工作上,他的一生給我們留下近700萬字的著作。愛迪生一走進實驗室就全神貫注,有一次竟連續36個小時不出實驗室,他給人類留下了1000餘種發明。相反,那些沒有高尚人士目的的懶散人,今日事拖到明天辦,到了明天又拖到後天,或者把時間整日消磨在吃喝玩樂之中。這種人結果隻能虛度年華,碌碌無為,留下一片悔恨。

2.認識時間的價值

約瑟夫·坎貝爾說:“你知道什麼是沮喪嗎?那就是當你花了一生的時間爬梯子並最終達到頂端的時候,卻發現梯子架的並不是你想上的那堵牆。”也許,你看完會覺得它隻是一段笑話,但你重新仔細品味的時候,你會發現這段話告訴了我們人生最大的失敗,那就是對自己人生的管理上。而人生就是時間,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麼,不知道最重要的是什麼,就會把人生中的大好時光都浪費掉。因此,青少年朋友們應該認識到時間的價值。

時間應放在最有價值的位置上

在我們幼小的時候,常常會感覺到“時間停下來就不走了!”每一個暑假或某一個假期總是過得那麼慢。你會發現“小學的一天就像現在的一星期那麼漫長;高三的生活,就像蝸牛爬樹一樣慢騰騰的,使人覺得好像永遠也到不了畢業的那一天。”但有時,你會覺得無論你怎麼擠時間也總是不夠用,它總是不停地走著,走著;因為時間,當它從存在的那一瞬流逝之後,也就永遠離開了你的人生。

對於一個時間觀念很強的人,會很好地善於運用時間,這樣的人在人生的道路上一定會成功。因為他們知道時間對自己的意義,絕不會在不能給自己帶來好處的人和事上浪費一分一秒。他們時時都知道什麼才是最重要的,什麼才是自己應該去做的。

查理斯·舒瓦普是伯利恒鋼鐵公司的總裁,他在會見麥肯錫的效率專家艾維·利時說:“我懂得如何管理公司,但事實上卻並沒有想象的那麼好,我想我需要的不是更多的知識,而是更多的行動。”他還說:“具體應該做些什麼,我們自己很清楚。如果你能告訴我怎樣才能更好地執行那些計劃,我聽你的,在合理範圍內價錢由你來決定。”

艾維·利聽完在一張白紙上寫了一會,寫完之後他隨即遞給他說:“我按事情的重要性把六件事給你排了順序,現在把它放進口袋。明天早晨上班後你首先做第一件事,不要看其他的,隻看第一項。直到辦完了第一件事,然後用同樣的方法做第二件、第三件……直到下班為止。就算你隻做完第一件事也不要緊,因為你做的總是最重要的事。”艾維·利還說:“如果你每天都這樣做,當你認為它確實很好時,你讓你公司的其他人也照這樣做。你可以做一個月或者兩個月或者更久,然後你認為值多少錢給我多少就好了。”

查理斯·舒瓦普與艾維·利的整個見麵時間前後隻用了半個小時。幾個星期之後事,艾維·利就收到了一張25萬美元的支票,還有一封信。舒瓦普在信中表示,從錢的觀點來看,那是他一生中最有價值的一課。五年之後,這家當時很少有人知道的小鋼鐵廠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獨立鋼鐵廠。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成就,其中艾維·利提出的方法功不可沒,並且這個方法還為舒瓦普賺得了一億美元。

從這個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伯利恒鋼鐵公司總裁查理斯·舒瓦普的確是一個偉大的企業家,但即使是這樣優秀的企業家在沒有找到優先次序和時間價值的規律前,他的鋼鐵廠一樣不盡人意。現實生活中,很多人花很多時間去找比較便宜的商品,但卻沒意識到浪費了的時間,花很長時間為的隻是節約幾塊錢;許多人很努力地工作,總想著儲存更多的錢,但卻忽略了時間的重要性。故事形象地告訴了我們時間對一個人是何等的重要。有人認為,在這個世界上最有價值的無非是金錢,也有人認為親情、朋友才是最有價值的,但很少有人把時間放在最有價值的位置。

用時間來衡量人生的財富

生活中有許多有錢人,但他們事實上卻很“窮”這裏所說的“窮”並不僅僅是站在金錢的角度。之所以窮是因為他們總是把錢放在第一位,總是把錢緊緊的抓著不放,以為錢是他們生存的惟一追求,但往往越這樣就越“窮”。錢本身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價值,它隻是一種維持人類生存的交易媒介,真正的富人從來不用金錢來衡量價值,而是用時間來衡量價值的。

在擁擠的候診室中,一位老人突然站起身來走向值班的護士。彬彬有禮的說:“小姐,我預約的時間是三點鍾,可現在已經是四點鍾了,我不能再等下去了,請給我重新預約明天的下午三點鍾!”一邊的兩個年輕女士低聲說:“像他這種年紀的人,還能有什麼重要的事呀?”但老人的耳朵好像還很好使,他轉向她們說:“我今年已經87歲了,正因為我到了這把年紀,才不能浪費一分一秒的時間!”老人接著說:“你們還年輕,對時間的感悟還不夠深刻,但一旦到了我這把年紀你們就會明白時間是多麼重要了。”老人說完,徑直向候診室的出口走去。兩位女士似懂非懂得看著老人離去的背影,也許她們已經明白了老人的用意,也許她們還是不懂!

為什麼走過了、經曆了或快要結束甚至已經結束時你才會明白它的重要性?正如故事中的老人,他最終明白了時間的價值,時間對人生意味著什麼,所以才珍惜一分一秒。這個故事也告訴了我們:時間與生命是息息相關的,善於利用時間的人分秒必爭,惜時如金,也隻有這樣他們才會讓自己有限的生命過得更加充實,更有價值。

我們呼籲青少年朋友們,不要等到來不及時才認識到時間的價值,人生因為價值觀的不同決定我們做出何種選擇、做出何種行為,如果你不重視時間,你就會像隻無頭蒼蠅一樣亂衝亂撞,而這也是對時間的最大浪費。對於青少年來說,時間的三大殺手一般為:拖延、猶豫不決、目標不明確,歸其原因就是因為沒有認識到時間的價值觀。如果你已經認識到時間的價值,認識到人生中什麼是最重要的,什麼價值是需要努力與付出的,那麼,相信你已經離成功不遠了。相反,如果你做事總是拖拖拉拉、總是遲遲做不了決定等,那隻能說明你沒有充分認識到時間的重要性,那你與成功也必將背道而馳。

所有的成功者都是能夠把握自己時間的人,他們都能認識到自己的時間對自己的價值,如果你還沒有認識到時間的價值,那麼就算你掌握再多的時間管理技巧也都是白費,這也就像是你已經走錯了路,就算拚命的跑也沒用,而且還會離目標越來越遠。

3.時間是個特性的東西

哲人伏爾泰問:“世界上,什麼東西是最長而又最短的;最快的而又是最慢的;最能分割的又是最廣大的;最不受重視的而又是最受惋惜的;沒有它,什麼事情都做不成;它使一切渺小的東西歸於消滅,使一切偉大的東西生命不絕?”偉大的智者查帝格回答了他的問題:世界上最長的東西,莫過於時間,因為它永無窮盡;最短的東西也是時間,它在人們所有的計劃沒竣工的時候就不見了。時間就是這樣一個奇怪的東西,讓人捉不住摸不著。

時間失不再來,無法蓄積

錢花完了,還可以再掙;東西丟了,還可以再買。惟獨時間,稍縱即逝,一去不複返,再也無法回來,不管你高興還是憂傷。時間既是公平又是無情的,不管你是否在合理運用,它都不會停止,永遠也不會停止。

當我們在等待時間的時候,時間會很慢;當我們在盡情遊玩的時候,時間會很慢。這個奇怪的東西,可以擴展到無窮大,也可以分割到無窮小。也許當時誰都不加重視,過後誰都表示惋惜。殊不知,沒有時間,什麼事情都做不成,而時間又無法蓄積。

偉大的所羅門王有一天晚上做了一個夢。他夢到一位先聖告訴了他一句話,這是一句非常重要的話,它涵蓋了人類的所有智慧,讓他高興的時候,不會忘乎所以;憂傷的時候,也能夠自拔,始終保持勤勉,兢兢業業。然而,遺憾的是,所羅門王在醒來後卻怎麼也想不起那句話是怎麼說的了。於是,他召來了最有智慧的幾位老臣,把夢境詳細地向他們說了個明白,要他們合力把那句話給想出來,並且拿出一顆大鑽戒,說:“如果能把那句話想出來的話,我就把它鐫刻在戒麵上,並把這顆戒指天天戴在手上。”討論了半天,一直沒有得到正確的答案。這時,一個大臣說了一句話,讓所羅門王直說“對!對!就是它。”這句就是“這也會過去。”

的確如此,時間是讓人忘記一切的靈丹妙藥。可是,這個妙藥沒有保質期。詩人莎士比亞說過:“時間的無聲的腳步,是不會因為我們有許多事情要處理而稍停片刻的。”兩千多年前,孔夫子也曾望“河”興歎:“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時間在你洗手的時候,從水盆裏過去;在你吃飯的時候,從飯碗裏過去;在你默默的時候,時間便從你凝然的雙眼前悄然而流失。時間是無法蓄積的,當你伸出雙手去遮挽時,它會從你的遮挽著的手邊過去,即使你為此而歎息,它也會在你的歎息裏閃過。

時間供給無彈性,更無法取代

時間還是一個無彈性、無法取代的東西。在規定了時間的情況下,讓你完成某項任務,這時你會感覺到時間似乎比平時快了好幾倍;而當你被要求在老人家的時間內保持某個身姿不動的情況下,這時你會覺得時間過的非常非常地慢,到後來就根本沒信心,真是度日如年啊!是的,時間就是這樣的。不是說你讓它快它就快,讓它慢它就慢,有時甚至覺得它在和你唱反調,你要它快,它偏要慢;你要它慢,它偏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