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語言描寫範文閱讀·6.父親的玳瑁(2 / 3)

一天一天家裏愈加冷靜了。滿屋裏主宰著靜默的悲哀。一到晚上,人還沒有睡,老鼠便吱吱叫著活動起來,甚至我們房間的樓上也在叫著跑著。玳瑁是最會捕鼠的。當去年我們回家的時候,即使它跟著父親睡在遠一點的地方,我們的房間裏從沒有聽見過老鼠的聲音,但現在玳瑁就睡在隔壁的樓上,也不過問了。我們毫不埋怨它。我們知道它所以這樣的原因。

可憐的玳瑁。它不能再聽到那熟識的親密的聲音,不能再得到那慈愛的撫摩,它是在怎樣的悲傷嗬!

三星期後,我們全家要離開故鄉。大家預先就在商量,怎樣把玳瑁帶出來。但是離開預定的日子前一星期,玳瑁生了小孩了。我們看見它的肚子鬆癟著。

怎樣可以把它帶出來呢?

然而為了玳瑁,我們還是不能不帶它出來。我們家裏的門將要全鎖上。鄰居們不會像我們似地愛它,而且大家全吃著素菜,不會舍得買魚飼它。單看玳瑁的脾氣,連對於母親也是冷淡淡的,決不會喜歡別的鄰居。

我們還是決定帶它一道來上海。

它生了幾個小孩,什麼樣子,放在那裏,我們雖然極想知道,卻不敢去驚動玳瑁。我們預定在飼玳瑁的時候,先捉到它,然後再尋覓它的小孩。因為這幾天來,玳瑁在吃飯的時候,已經不大避人,捉到它應該是容易的。

但是兩天後,我們十幾歲的外甥遏抑不住他的熱情了。不知怎樣,玳瑁的孩子們所在的地方先被他很容易地發見了。它們原來就在樓梯門口,一隻半掩著的糠箱裏。玳瑁和它的小孩們就住在這裏,是誰也想不到的。外甥很喜歡,叫大家去看。玳瑁已經溜得遠遠地在懼怯地望著。

我們想,既然玳瑁已經知道我們發覺了它的小孩的住所,不如便先把它的小孩看守起來,因為這樣,也可以引誘玳瑁的來到,否則它會把小孩銜到更沒有人曉得的地方去的。

於是我們便做了一個更安適的窠,給它的小孩們,攜進了以前父親的寢室,而且就在父親的床邊。

那裏是四個小孩,白的,黑的,黃的,玳瑁的,都還沒有睜開眼睛。貼著壓著,鑽做一團,肥圓的。捉到它們的時候,偶然發出微弱的老鼠似的吱吱的鳴聲。

“生了幾隻呀?”母親問著。

“四隻。”

“嗨,四隻!怪不得!扛了你父親的棺材,不要再扛我的呢!”母親歎息著,不快活地說。

大家聽著這話,愣住了。

“把它們丟出去!”外甥叫著說,但他同時卻又喜悅地撫摩著玳瑁的小孩們,舍不得走開。

玳瑁現在在樓上尋覓了,它大聲地叫著。

“玳瑁,這裏來,在這裏,”我們學著父親仿佛對人說話似地叫著玳瑁說。

但是玳瑁像隻懂得父親的話,不能了解我們說什麼。它在樓上尋覓著,在弄堂裏尋覓著,在廚房裏尋覓著,可不走進以前父親天天夜裏帶著它睡覺的房子。我們有時故意作弄它的小孩們,使它們發出微弱的鳴聲。玳瑁仍像沒有聽見似的。

過了一會,玳瑁給我們女工捉住了。它似乎餓了,走到廚房去吃飯,卻不妨給她一手捉住了頸背的皮。

“快來!快來!捉住了!”她大聲叫著。

我扯了早已預備好的繩圈,跑出去。

玳瑁大聲地叫著,用力地掙紮著。待至我伸出手去,還沒抱住玳瑁,女工的手一鬆,玳瑁溜走了。

它再不到廚房裏去,隻在樓上叫著,尋覓著。

幾點鍾後,我們隻得把玳瑁的小孩們送回樓上。它們顯然也和玳瑁似地在忍受著饑餓和痛苦。

玳瑁又靜默了,不到十分鍾,我們已看不見它的小孩們的影子。現在可不必再費氣力,誰也不會知道它們的所在。

有一天一夜,玳瑁沒有動過廚房裏的飯。以後幾天,它也隻在夜裏。待大家睡了以後到廚房裏去。

我們還想設法帶玳瑁出來,但是母親說:

“隨它去吧,這樣有靈性的貓,那裏會不曉得我們要離開這裏。要出去自然不會躲開的。你們看它,父親過世以後,再也不忍走進那兩間房裏,並且幾天沒有吃飯,明明在非常的傷心。現在怕是還想在這裏陪伴你們父親的靈魂呢。它原是你父親的。”

我們隻好隨玳瑁自己了。它顯然比我們還舍不得父親,舍不得父親所住過的房子,走過的路以及手所撫摸過的一切。父親的聲音,父親的形象,父親的氣息,應該都還很深刻地縈繞在它的腦中。

可憐的玳瑁,它比我們還愛父親!

然而玳瑁也太淒慘了。以後還有誰再像父親似地按時給它好的食物,而且慈愛地撫摩著它,像對人說話似地一聲聲地叫它呢?

離家的那天早晨,母親曾給它留下了許多給孩子吃的稀飯在廚房裏。門雖然鎖著,玳瑁應該仍然曉得走進去。鄰居們也曾答應代我們給它飼料。然而又怎能和父親在的時候相比呢?

現在距我們離家的時候又已一月多了。玳瑁應該很健康著,它的小孩們也該是很活潑可愛了吧?

我希望能再見到和父親的靈魂永久同在著的玳瑁。

7.父親

魯彥

“父親已經上了六十歲了,還想做一點事業,積一點錢,給我造起屋子來。”一個朋友從北方來,告訴了我這樣的話。他的話使我想起了我的父親。我的父親正是和他的父親完全一樣的。

我的父親曾經為我苦了一生,把我養大,送我進學校,為我造了屋子,買了幾畝田地。六十歲那一年,還到漢口去做生意,怕人家嫌他年老,隻說五十幾歲、大家都勸他不要再出門,他偏背著包裹走了。

“讓我再幫兒子幾年!”他隻是這樣說,

後來屋子被火燒掉了,他還想再做生意,把屋子重造起來。我安慰他說,三年以後我自己就可積起錢造屋了,還是等一等吧。他答應了。他給我留下了許多造屋的材料、告訴我這樣可以做什麼那樣可以做什麼。他死的以前不久,還對我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