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行動描寫範文閱讀·22.一個“心力克”的微笑
學生行動描寫範文閱讀與指導學生有效閱讀範文與方法指導
梁遇春
寫下題目,不禁微笑,笑我自己畢竟不是個道地的“心力克”(Cydic)。心裏蘊蓄有無限世故,卻不肯輕易出口,混然和俗,有如孺子,這才是真正的世故。至於稍稍有些人生經驗,便喜歡排出世故架子的人們,還好真有世故的人們不肯笑人,否則一定會被笑得怪難為情,老羞成怒,世故的架子完全坍台了。最高的藝術使人們不覺得它有斧斤痕跡,最有世故的人們使人們不覺得他是曾經滄海。他有時靜如處女,有時動如走兔,卻總不像有世故的樣子,更不會無端談起世故來。我現在自命為“心力克”,卻肯文以載道,願天下有心人無心人都曉得“心力克”的心境是怎麼樣,而且向大眾說我有微笑,這真是太富於同情心,太天真純樸了。怎麼好算做一個“心力克”呢?因此,我對於自己居然也取“心力克”的態度,而微笑了。
這種矛盾其實也不足奇。嵇叔夜的“家誡”對於人情世故體貼入微極了,可是他又寫出那種被人們逆鱗的幾封絕交書。叔本華的“箴言”揣摩機心,真足以壞人心術,他自己為人卻那麼癡心,而且又如是悲觀,頗有退出人生行列之意,當然用不著去研究如何在汙濁世界裏躲難偷生了。予何人斯,拿出這班巨人來自比,豈不蒙其他“心力克”同誌們的微笑。區區之意不過說明這種矛盾是古已有之,並不新奇。而且覺得天下隻有矛盾的言論是真摯的,是有生氣的,簡直可以說才算得一貫。矛盾就是一貫,能夠欣賞這個矛盾的人們於天地間一切矛盾就都能澈悟了。
好好一個人,為什麼要當“心力克”呢?這裏真有許多苦衷。看透了人們的假麵目,這是件平常事,但是看到了人們真麵目是那麼無聊,那麼乏味,那麼不是他們假麵目的好玩,這卻怎麼好呢?對於人世種種失卻幻覺了,所謂Disillusion,可是同時又不覺得這個Disillusion是件了不得的聰明舉動:卻以為人到了一定年紀,不是上智和下愚卻多少總有些這種感覺,換句話說,對於Disillusion也Disillusion了,這卻怎麼好呢?年青時白天晚上都在那兒做薔薇色的佳夢,現在不但沒有做夢的心情,連一切帶勁的念頭也消失了,真是六根清淨,妄念俱滅,然而得到的不是涅槃,而是麻木,麻木到自己到覺悠然,這怎麼好呢?喜怒愛憎之感一天一天鈍下去了,眼看許多人在那兒弄得津津有味,又仿佛覺得他們也知道這是串戲,不過既已登台,隻好信口唱下去,自己呢,沒有冷淡到能夠做清閑的觀客,隔江觀火,又不能把自己哄住,投身到裏麵去胡鬧一場,雙腳踏著兩船旁,這時倦於自己,倦於人生,這怎麼好呢?惘悵的情緒,淒然的心境,以及冥想自殺,高談人生,這實在都是少年的盛事;有人說道,天下最鬼氣森森的詩是血氣方旺的年青寫出的,這是真話。他們還沒有跟生活接觸過,那裏曉得人生是這麼可悲,於是逞一時的勇氣,故意刻畫出一個血淋淋的人生,以慰自己羅曼的情調。人生的可哀,沒有涉獵過的人是憶測不出的,否則他們也不肯去涉獵了,等到嚐到苦味,你就噤若寒蟬,談虎色變,絕不會無緣無故去衝破自己的傷痕。那時你走上了人生這條機械的路子,要離開要更大的力量,是已受生活打擊過的人所無法辦到的,所以隻好掩淚吞聲活下去了,有時掙紮著顯出微笑。可是一麵兜這一步一步陷下去的圈子,一麵又如觀止水地看清普天下種種迫害我們的東西,而最大的迫害卻是自己的無能,否則撥雲霧而見天日,抖擻精神,打個滾九萬裏風雲腳下生,豈不適意哉?然而我們又知道就說你一個人在人生舞台上演一大套熱鬧的戲,無非使後台地上多些剩脂殘粉,破碎衣冠。而且後台的情況始終在你心眼前,裝個歡樂的形容,無非更增抑鬱而已。也許這種心境是我們最大的無能,也許因為我們無能,所以做出這個心境來慰藉自己。總之,人生路上長亭更短亭,我們一時停足,一時邁步,望蒼茫的黃昏裏走去,眼花了,頭暈了,腳酸了,我們暫在途中打盹,也就長眠了,後麵的人隻見我們越走越遠身體越小,消失於埃裏了。路有盡頭嗎,幹嗎要個盡頭呢?走這條路有意義嗎?什麼叫做意義呢?人生的意義若在人生之中,那麼這是人生,不足以解釋人生;人生的意義若在人生之外,那麼又何必走此一程呢?當此無可如何之時我們隻好當“心力克”,借微笑以自遣也。
瞥眼看過去,許多才智之士在那裏翻筋鬥,也看實會令人叫好。比如,有人排架子,有人排有架子的架子,有人又排不屑計較架子有無的架子,有人排天真的架子,有人排既已世故了,何妨自認為世故的坦白架子,許多架子合在一起,就把人生這個大虛空築成八層樓台了,我們在那上麵有的戰戰兢兢走著,有的昂頭闊步走著,終免不了摔下來,另一個人來當那條架子了。阿迭生拿橋來比人生,勃蘭德斯在一篇叫做人生的文章裏拿梯子來比人生,中間都含有摔下的意思,我覺得不如我這架子之說那麼周到,因為還說出人生的本素。上麵說得太簡短了,當然未盡所欲言,舉一反三,在乎讀者,不佞太忙了,因為還得去微笑。
23.第二度的青春
梁遇春
人們到了相當年紀,大概不會再有春愁。就說偶然還涉遐思,也不好意思出口了。
鄉愁,那是許多人所逃不了的。有些人天生一副懷鄉病者的心境,天天惦念著他精神上的故鄉。就是住在家鄉裏,仍然忽忽如有所失,像個海外飄零的客子。就說把他們送到樂園去,他們還是不勝惆悵,總是希冀企望著,想回到一個他所不知道的地方。這些人想像出許多虛幻的境界,那是宗教家的伊甸園,哲學家的伊比鳩魯斯花園,詩人的ElysiumElDorado,Arcadia,理想主義者的烏托邦,來慰藉他們彷徨的心靈;可是若使把他們放在他們所追求的天國裏,他們也許又皺起眉頭,拿著筆描寫出另個理想世界了。思想無非是情感的具體表現,他們這些世外桃源隻是他們不安心境的寄托。全是因為它們是不能實現的,所以才能夠傳達出他們這種沒個為歡處的情懷;一旦不幸,理想變為事實,它們立刻就不配做他們這些情緒的象征了。說起來,真是可悲,然而也怪有趣。總之,這一班人大好年華都銷磨於綣懷一個莫須有之鄉,也從這裏麵得到他人所嚐不到的無限樂趣。登樓遠望雲山外的雲山,淌下的眼淚流到笑渦裏去,這是他們的生活。吾友莫須有先生就是這麼一個人,久不見他了,卻常憶起他那淚痕裏的微笑。
可是,人們到了相當年紀,(又是這麼一句話)對於自己的事情感到厭倦,覺得太空虛了,不值一想,這時連這一縷鄉愁也將化為雲煙了。其實人們一走出情場,失掉綺夢,對於自己種種的幻覺都銷滅了,當下看出自己是個多麼渺小無聊的漢子,正好像脫下戲衫的優伶,從縹渺世界墜到鐵硬的事實世界,砰的一聲把自己驚醒了。這時睜開眼睛,看到天上恒河沙數的群星,一佛一世界,回想自己風塵下過千萬人已嚐過,將來還有無數萬人來嚐的庸俗生活,對於自己怎能不灰心呢?當此“屏除絲竹入中年”時候,怎麼好呢?
可是,人們到了相當年紀,免不了兒女累人,三更兒哭,可以攪你的清夢,一聲爸爸,可以動你的心弦。煩惱自然多起來了,但是天下的樂趣都是煩惱帶來的,煩惱使人不得不希望,希望卻是一服包醫百病的良方。做了隻怕不愁,一生在艱苦的環境下麵掙紮著,結果常是“窮”而不“愁”,所謂潦倒也就是麻木的意思。做人做到豔陽天氣勾不起你的幽怨,故鄉土物打不動你蓴鱸之思,真是幾乎無路可走了。還好有個父愁。雖然知道自己的一生是個失敗,仿佛也看出天下無所謂的成功的事情,已猜透成功等於失敗這個啞謎了,居然清瘦地站在宇宙之外,默然與世無涉了;可是對於自己孩子們總有個莫名其妙的希望,大有我們自己既然如是塌台,難道他們也會這樣嗎的意思。隻有沒有道理的希望是真實的,永遠有生氣的,做父親的人們明知小孩變成頑皮大人是種可傷的事情,卻非常希望他們趕快長大。已看穿人性的腐朽同宇宙的乏味了,可是還希望他們來日有個花一般的生涯。為著他們,希望許多絕不可能的事情變為可能,為著他們,肯把自己重新擲到過去的幻覺裏去,於是乎從他們的生活裏去度自己第二次的青春,又是一場哀樂。為著兒女的戀愛而擔心,去揣摩內中的甘苦,宛如又踱進情場。有時把兒女的癡夢拿來細味,自己不知不覺也走到夢裏去了,孩提的想頭和希望都占著做父親者的心窩,雖然這些事他們從前曾經熱烈地執著過,後來又頹然扔開了。人們下半生的心境又恢複到前半生那樣了,有時從父愁裏也產生出春愁和鄉愁。
記得去年快有兒子時候,我的父親從南方寫信來說道,“你現在也快做父親了,有了孩子,一切要耐忍些”,我年來常常記起這幾句話,感到這幾句叮嚀包括了整個人生。
24.墳
梁遇春
你走後,我夜夜真是睡得太熟了,夜裏絕不醒來,而且未曾夢見過你一次,豈單是沒有夢見你,簡直什麼夢都沒有了。看看鍾,已經快十點了,就擦一擦眼睛,躺在床上,立刻睡著,死屍一樣地睡了九個鍾頭,這是我每夜的情形的。你才走後,我偶然還涉遐思,但是渺茫地憶念一會兒,我立刻喝住自己,叫自己不要胡用心力,因為“想你”是罪過,可說是對你犯一種罪。不該想而想,想我所不配想的人,這樣行為在中古時代叫做“瀆神”,在有皇冕的國家叫做“大不敬”。從前讀Bury的思想自由史,對於他開章那幾句話已經很有些懷疑,他說思想總是自由的,所以我們普通所謂思想自由實在是指言論自由。其實思想何曾自由呢!天下個個人都有許多念頭是自己不許自己去想的,我的不敢想你也是如此。然而,“不想你”也是罪過,,對於自己的罪過。叫我自己不想你,去拿別的東西來敷衍自己的方寸,那真是等於命令自己將心兒從身裏抓出,擲到垃圾堆中。所以為著麵麵俱圓起見,我隻好什麼也不想,讓世上事物的浮光掠影隨便出入我的靈台,我的心就這麼毫不自動地淒冷地呆著。失掉了生活力的心怎能夠弄出幻夢呢,因此我夜夜都嚐了死的意味,過個未壽終先入土的生活,那是愛倫坡所喜歡的題材,那個有人說死在街頭的愛倫坡呀!那個臉容是悲劇的結晶的愛倫坡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