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相對統一的美學特征
正如有的論者所指出“當身帶硝煙的人們從事和平建設以後,文化心理上很自然地保留著戰爭時代的痕跡:實用理性和狂熱政治激情的奇妙結合,英雄主義情緒的高度發揚,二元對立思維模式的普遍應用,以及民族主義愛國主義熱情占支配的情緒,對西方文化的本能性的拒斥,等等。這種種戰爭文化心理特征並沒有在戰後幾十年中得到根本性的改變”。因此,新中國成立後的軍旅長篇小說,受戰爭文化心理的影響,而打上了鮮明的時代烙印,並形成了較為統一的美學特征。這一時期的軍旅長篇小說,以其高揚的英雄主義主旋律、宏大敘事的史詩性追求和鮮明的民族特色基本奠定了我國當代軍旅長篇小說創作的審美風範。
第一,高揚的英雄主義旋律。早在1953年,周揚就說過:“我們的作家為了突出地表現英雄人物的光輝品質,有意識地忽略他的一些不重要的缺點,使他在作品中成為群眾向往的理想人物,這是可以的而且是必要的。我們的現實主義者必須同時是革命的理想主義者。”“前17年”的軍旅長篇小說中出現了大批高大完美的英雄形象,形成了革命英雄主義和革命樂觀主義的創作基調和美學風範。智勇雙全少劍波、孤膽英雄楊子榮和寧死不屈的江姐、許雲峰、齊曉軒、華子良等無數高大的人物形象長久而神聖地印在讀者的腦海裏。綜觀“前17年”的軍旅長篇小說創作,讓英雄更加完美是作家和評論家共同遵循的法則。當然,英雄不見得就是偉人,他可以是指揮員、指導員,同樣也可以是炊事員、普通戰士、地下工作者、遊擊隊員,但無一例外的是,他們都具有堅定的政治信仰,高尚的品德,頑強的意誌,英勇的鬥爭精神,即使寫到他們的缺點,也大多隻是行動魯莽、遇事不冷靜等近乎“可愛的缺點”,並且還會在革命的大熔爐裏逐漸改過。特殊的時代背景形成了讀者對完美英雄形象的期待視野,也形成了作者對英雄人物不遺餘力的盡情歌頌,社會整體的力量使文學作品中的英雄人物越來越脫離其人的品質而呈現出神的色彩,對英雄藐視困難的大無畏革命氣概和革命的樂觀主義精神的歌頌,使作家們忽視或有意回避了對戰爭苦難和殘酷性的客觀認知,使戰爭蒙上了一層浪漫、美好的麵紗。然而,戰爭作為人類社會的非常態,它最會暴露人性中最原始、最深層、最複雜的種種欲望和要求,每一個人的靈魂在戰爭麵前都會呈現出它的多樣性和複雜性,而文學也隻有反映出了它的全部才可能擁有深厚持久的藝術魅力。
第二,宏大敘事的史詩性追求。“前17年”的大多軍旅長篇小說作家都有意無意地追求最大的曆史概括性,企圖將時代風雲和民族命運納入筆端,從而把握住民族精神和曆史風貌。這些作品,以宏大的鬥爭場景、壯闊的時代風雲、決定民族生死存亡的重大曆史事件,在較大的時間跨度和廣闊的空間背景上,描繪民族的曆史或現實生活,不論是《保衛延安》的宏偉結構,還是《紅日》的闊大視野,不論是《紅岩》的英雄群像,還是《紅旗譜》的巨幅畫卷,它們都不約而同地將長達數年乃至數十年的曆史畫麵濃縮在特定時間中,通過加強內在的密度而獲得時間的張力;而在作品空間上,則選取了並置性的多重空間,以表現特定曆史階段中的總體麵貌,最終獲得了史詩性的恢弘與壯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