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詩歌(10)(3 / 3)

毫無疑問,新生代軍旅詩群對傳統軍旅詩構成了強大的衝擊,他們在開拓新題材、挖掘新內涵方麵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探索,對詩歌結構和語言的革新也豐富了軍旅詩的表現方法,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軍旅詩和當代詩的合流。

七、女性軍旅詩群

在新生代軍旅詩人隊伍中,女性軍旅詩人的代表人物是辛茹、尚方、康橋、阮曉星、小葉秀子、杜紅、張春燕等人,她們以女性意識和獨特的生命體驗與男性軍旅詩人區別開來。作為女兵,她們有著不同於男兵的心路曆程。男兵的粗獷、豪邁和強悍,在她們則變為細膩、純情和溫柔。她們不同於男性軍旅詩人一般側重於描摹軍旅生活的艱辛,謳歌軍旅人生的勇敢和豪邁,而是有意無意地淡化軍營的物理空問,強化女性特殊的心理感受和生命體驗,以女性的敏感、多思、委婉和執著,來抒寫作為軍旅女性的特殊心態。愛情曆來是女性生命體驗的重要內容,她們自然也難例外,她們抒寫的軍旅愛情詩篇為單色的軍營注人了一泓溫軟的柔情。

這群女詩人各有其聲色:

辛茹著有詩集《尋覓光榮》(百花文藝出版社1995年版)等,她在四方的軍營堡壘中刻畫著女兵尋覓光榮的心路曆程,“在不斷地行走和升騰中/她眼裏的淚水/漸漸凝固/……她仍舊傷感但從不低頭/她依然歎息卻永不停留”(《我的北方》)。但也有對戰爭的個性體驗:“的確/戰爭是個奇怪的東西/它那張紅潤的臉/漂亮的如同嬰孩的微笑/以晶瑩而五彩的紙屑/遮蓋令人毛骨悚然的記憶”,這種對於戰爭主題的真實性和具體性的深層次揭示,在軍旅女詩人中是難得一見的。尚方著有詩集《紅沙漠》(解放軍出版社1988年版)等,執著於表達一個女人對身在軍旅的愛人無悔的愛戀之情,是其詩作的重要主題。康橋著有詩集《寸草心》,其詩典雅清麗,褪盡浮華。她汲取著傳統文化的乳液,以女性特有的母性本質,深陷在愛的哲思中不能自拔。組詩《血緣之源》柔美而獷放,激情充溢。張春燕著有詩集《夢你一生》,她以女性所特有的敏感,來抒寫軍中女兒的溫馨,守望著愛情的營地,尋覓著原始的真實。如“走進傷口盛開的美麗家園/讓疼痛披散在戈壁的懷中/如歌的長發每夜為你抱起/以千古絕唱的姿態/愛撫邊關永不消失的芬芳”(《絕對愛情》),寫出了女軍人與一般女性不同的愛情心理和個性。阮曉星著有詩集《天使》(長城出版社1993年版)等,她於平常中顯露著一顆洋溢著愛的晨露的女兒柔腸,她的詩以“剛中之柔與柔中之剛,把軍人風情體現得極為明麗”,如《親愛的人們》、《重歸幸福》等詩篇,清新的詩句散發著詩人對人生萬物的濃濃愛意。小葉秀子著有詩集《天囚:小葉秀子詩歌集》(人民文學出版社1998年版)等,她的詩是靈魂與肉體的撞擊所產生的悲涼的人世蒼茫的回聲。杜紅著有詩集《紅色》,她的詩格調清新,優美抒情,語言個性鮮明,富有張力和感染力。

總體看來,詩評家們在歡迎和肯定女性軍旅詩人的同時,又對其總體成就不甚滿意,有的論者認為:“由於自身生理和經曆的局限,詩歌意象的狹窄,表達語式的單一,組織結構的重複,邏輯思維的散淡,‘兵味’特色的淺顯與表層化等等,構成了這一代軍旅女詩人們的通病。”

概括而言,第三代軍旅詩人在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的近10年時間裏,充分借鑒了西方現代派詩歌以及當代詩壇第三代詩人的詩歌觀念,在拓展軍旅詩的領域、擴大軍旅詩內涵方麵做出了積極有效的探索,在深度和廣度兩方麵都有收獲。同時,通過對詩歌結構和語言的革新,提高了文本的意義和價值,形成了新的語言模式,豐富了軍旅詩的表現手法,促進了軍旅詩的藝術化與個性化,革新和發展了以“李瑛模式”為代表的傳統軍旅詩,基本實現了軍旅詩與當代詩的同步發展。雖然他們還缺乏更多的獨立、創新和批判精神,但是不管怎樣,這是一隻羽翼漸豐的新生的大鳥,它的啼唱雖然略顯稚嫩,卻也是分外的清新洪亮,為行進略顯遲緩的軍旅詩帶來了新的活力和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