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散文(6)(1 / 3)

王宗仁把高原當作人類生命的家園,力求表現出對自然、生命的關注。通過描述人的生存,進而追尋人生存的意義,沉浸於對人類的終極關懷中;在人的生命意蘊和高原軍人與藏民族的交融中,既有今天的故事,又有往昔的故事,使曆史記憶、故事傳說與現實情景相互溝通,在今與昔的對接、滲透與徘徊中,令人感到一種生命的滄桑與反思,從而使作品的意蘊更加豐厚與深沉。王宗仁的作品帶給當代軍旅散文的,正是這種沉雄的悲劇精神和美學風格。

在老一輩散文家漸漸淡出的時候,我們又欣慰地看到了一批散文生力軍不斷加人到軍旅散文的創作之中。劉亞洲以小說、報告文學創作為主,但也涉措散文,他的散文篇數不多,但立意深遠,文風剛健,其代表作品有《煙墳》、《關於曆史》、《給兒子的一封信》等,他的作品嚴謹而有力度,明快而開闊,富有軍人氣質。《煙墳》是一篇越戰背景下的軍旅散文,透出人性的真美與軍人特有的氣質,讀來令人震撼。“《王仁先》(又名《煙墳》)中的愛情故事已不是單純的道德意義所能夠評價的”。“它遠遠超出一般意義上的軍人愛情演義,而抵達人性深處。”劉亞洲注重對散文細節的書寫,常把意蘊深藏其中,給讀者以極大的想像空間。金輝主要以報告文學創作為主,他的散文作品一般都是重大題材,如《黃河》這篇長達兩萬多字的散文,全麵、細致、深刻地刻畫了20世紀黃河及其子民的靈魂,充滿了憂患意識,具有宏偉的曆史眼光,表現了金輝散文創作的基本特點。張為出身軍人世家,他的散文《曆史的形態》、《女兵郭蓉蓉碑記》、《致戚繼光將軍》、《尋找恥辱》、《最後的哨所》、《戰爭的間隙》、《海盜的影子》、《贛水那邊》等,都以軍人特有的目光去表現軍人生活,並對戰爭遺跡情有獨鍾,對曆史的追尋,處處留有作者思考的痕跡,他的散文充滿陽剛之氣,文筆優美,意蘊深遠。薑寶才主要從事曆史小說和散文創作,著有散文集《今日長纓在手》(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6年版),其中《初雪圓明園》、《隻識彎弓》、《女人碾》、《頭顱作花》、《走進曆史隧道》等很有特色。他的散文主要以中外曆史上的戰爭悲劇英雄為創作對象,注重愛國主義情愫與民族精神的深度開掘,文字質樸,感染力強。

在軍旅散文家隊伍裏,汪守德可以說是個特例,他左手寫評論,右手寫散文。他的散文詩集《傾聽陽光》(解放軍出版社1997年版)既有散文的形散神聚,又有詩歌的靈動、蘊藉。“在《傾聽陽光》中我們可以讀到紮紮實實、簡潔傳神的關於兵的生活的描寫,可以讀到真真切切、細膩人微的關於兵的感情的傾訴,可以領略到別具一格、清新壯麗的關於兵的韻味的體察,亦可以感受到沉雄大氣、崇高弘毅的關於兵的境界的向往。作者的感覺神經似乎在貪婪地傾聽著,捕捉著日常生活中的所有見聞和思緒……”我們可以從《女槍手》中看到軍營女兵的個性與人生的曆練;從《接近兵器》中體會兵器之於男人的誘惑和對於力與美的讚歎。汪守德的散文詩“意象獨特,情感凝練,語言講究,但有若幹篇什或流於淺白,或蘊涵欠豐。”

二、周濤、朱增泉等軍旅詩人的散文

在當代軍旅文學界,有許多作家不僅是優秀的詩人,也是寫散文的好手,如周濤、朱增泉等都是由詩而文,並取得令人矚目的成績,他們用詩性的語言進行散文創作,把散文帶入了一個新的境界。由詩歌走向散文或者詩文並行的大有人在,其中程步濤、蛸岩、高洪波、王久辛、吳國平等都是其中的佼佼者。

80年代中期以後,周濤由詩走向散文創作,著有散文集《稀世之鳥》(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0年版)、《周濤自選集》(新疆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秋風秋雨集》(解放軍文藝出版社1992年版)、《人生與幻想》(上海文化出版社1992年版)、《遊牧長城》(作家出版社1993年版)、《兀立荒原》(華藝出版社1993年版)、《周濤散文》(三卷本,東方出版中心1998年版)等。雖然周濤的散文直接涉及軍旅題材的作品不多,但是他的每一篇文章都能讓人感受到深切的軍旅情懷與豪放的軍人氣質。由詩而走向散文的周濤,再次找到了釋放自己生命感悟的文體方式,受到了評論家朱向前不無奢侈的熱烈讚揚:“散文家周濤比詩人周濤更雄放也更俊美,更精微也更大氣。更自信也更自然,因此也更具詩人的氣質、魅力與品格。因為,他的散文是更加廣義的別一形態的真正的詩。如予不信,請讀一讀《哈拉沙爾隨筆》,讀一讀《蠕動的屋脊》,讀一讀《板阪村》、《吉木薩爾紀事》、《伊犁秋天的劄記》和《遊牧長城》……可以毫不誇張地在這些散文麵前冠之以一個‘大’字。這確實是一些大散文。我之所以稱它們為大散文,決不僅僅因為其中那一部分全景式的篇幅浩大格局恢弘的巨軸般的長篇散文(如上列諸篇,均在萬字以上,有的競長達10萬字)——盡管這是一個重要原因,但不是唯一的。在大西北的巨川廣漠間舒展開的關於自然、曆史與人的博大主題的磅礴的吐納和深邃的思索,固然容易直接給人以大氣魄、大襟抱、大手筆之震撼。在另外一些精短篇什中,通過對一馬(《鞏乃斯的馬》)、一鷹(《猛禽》)、一貓(《貓事》)、一鳥(《稀世之鳥》)的細微狀繪和深情詠歎,同樣傳達出了詩人的真性情和大愛心,傳達出了詩人在這些充滿靈性的動物身上所灌輸的關於人類自身的透辟認識和深切關愛。它們和前者形成一種互補同構,共同生成了周濤散文世界的大氣象和大境界。簡單說來,周濤散文的最大特點就是一個‘大’字,它以氣勢沉雄、意蘊高遠、筆力強健而彙成一股語言的隆隆的雷鳴,挾帶著西北的天風滾滾而來,一掃當今散文界那些花前月下的蟲鳴蛙唱、那些連標點都在歎息的無病呻吟、那些捏著鼻子發聲的拿腔拿調,而使人如聞天籟,振聾發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