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日柳成安見李重九,向自己要地方鄉論之時,還以為李重九是要從這士人中選人,填補官位的空缺。當就柳成安以為,李重九這是白費功夫,他早得到消息,這一次涿郡官吏,士族是一並還向這位郡守發難,所以就是他出麵征辟,也不會有人來的。
李重九將柳成安送上的鄉論看了一遍,當下將紙一擱,問道:“為何沒有薛家?”
柳成安一愣,當下問道:“敢問使君,哪個薛家?”
李重九言道:“本城之內除了薛公還有誰?”
柳成安聞言當下言道:“使君,薛公乃是出自河東薛氏,不在本郡望族之列。”
李重九當下言道:“既然如此,就先替我草擬一封公告,就言原先涿郡舊吏,若願意續職的,三日內來郡府報備,若是三日後不來,這一律視作罷黜。”
柳成安當下言道:“諾。”
李重九敲了敲這份鄉論薦人的名單,當下言道:“至於這份名單之中,暫時按下。”
下午郡守府內,林當鋒,周博帶著十幾名涿郡商人一並來郡守府中拜訪李重九。這十幾名涿郡商人都是涿郡地方有力的商人,他們一群人與李重九商議至深夜。
次日李重九又發一封公告,任命十幾名有著商家背景的士人,或者直接就是商人作為涿郡各縣縣一級的佐官,此舉頓時讓柳成安震驚不已,難道李重九這就非要與涿郡士族過不去。
現在對於李重九而言,他倒是沒想用商人這階層來壓倒士人階層。
大軍占據一地,如何消化收服當地人心,乃是至關重要。曆史上羅藝占據涿郡後,本有希望與竇建德一爭河北霸權,但為何最後早早放棄了爭奪天下霸權,隻龜縮於涿郡,沒有任何野心,最後隻能降唐,連名字都改作李藝。
就是因為羅藝無法得到涿郡士族的支持,看看羅藝麾下,文官領袖溫彥博,太原溫氏,溫家三兄弟,其餘兩人溫大友,溫大雅,李淵晉陽起兵後,自稱大將軍,溫大雅即為大將軍府記室參軍,最後溫彥博力勸羅藝降唐。
範陽盧家,盧赤鬆本作為朝廷河東令,李淵晉陽起兵不過數日,盧赤鬆即迎李淵於霍邑,被李淵封為範陽郡公,拜行台兵部郎中。
還有薛世雄家的四子,薛萬徹,薛萬均皆是羅藝手下猛將,屢敗竇建德,但是河東薛氏卻是整個投靠了李淵,薛收乃是薛道衡之子,與族兄薛德音、侄子薛元敬齊名,世稱河東三鳳。李淵太原起兵後,薛收入首陽山,聚集人馬響應,之後為李世民賞識,成為後來的秦王府十八學士之一。
也就是說整個涿郡除了羅藝本人,其餘手下文武重臣,還有本地最大士族,全都支持了李淵。羅藝就算有爭霸天下的野心,這時也早該偃旗息鼓了。
最後事到臨頭,在李唐就要一統天下時,羅藝突然想要掙紮,不肯放下權位,在涿郡擁兵自立,最後下場卻是眾叛親離。李唐大軍還沒到,羅藝內部自己就反了,結果逃亡突厥,半路之上又被部下所殺,一代梟雄就此斃命,落了個人亡歎息之憾。
而到了現在,對於李重九而言,這些事情已並非是史書上的曆史了,而是確確實實發生在眼前之事。就在數日前,李重九剛剛奪取涿郡薊縣之時,李淵居然同日在晉陽,傳檄諸郡,自稱義兵。
李淵開大將軍府,置三軍,以長子李建成為隴西公、左領軍大都督,統領左軍;李世民為燉煌公、右領軍大都督,統領右軍,李元吉為姑臧公,統領中軍。
再以裴寂為長史,劉文靜為司馬,石艾縣長殷開山為掾,劉政會為屬,王長諧。劉弘基,竇琮為統軍,李淵將太原城中倉城打開,以糧米賑濟百姓,以收攏民心。
起兵不過數日,上文所提的溫大友,溫大雅,盧赤鬆,薛收皆一並倒向李淵,此外李三娘亦在關中統領義軍,關隴士族皆是暗中支持。
現在李重九身為涿郡郡守,又麵臨曆史上與羅藝一樣的選擇,麾下的盧家,薛家,還有自己身邊幕僚溫彥博。
李重九可以很肯定判斷,盧家必然也得知了李淵晉陽起兵之事,現在就是要以此來要挾李重九,迫使他做出與曆史上羅藝一樣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