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致賈平凹(1 / 1)

平凹同誌:

今天上午收到你十二日熱情來信,甚為感謝。

我很早就注意到你的勤奮的,有成效的勞作,但我因為身體不行,讀你的作品很少,一直在心中愧疚。“五一”節在《文藝周刊》,看到你短小的散文,馬上讀了,當天寫了一篇隨感:《讀棵小桃樹》,寄給了《人民日報》副刊版,直到今天還沒有信息,我已經托人去問了。如果他們不用,我再投寄他處,你總是可以看到的。

文章很短,主要是向你表示了我個人衷心的敬慕之意。

也談到了當前散文作品的流弊,大致和你談的相似,這樣寫,有時就犯忌諱,所以我估量他們也可能不給登。近年柬我的稿子,常常遇到這種情況,不足怪也。

你的散文的寫法,讀書的路子,我以為都很好,要寫中國式的散文,要讀國外的名家之作。泰戈爾的散文,我喜愛極了。

中國當代有些名家的散文,我覺得有一個大缺點,就是架子大,文學作品一拿架子,就先失敗了一半,這是我的看法。我稱你的散文是不拿架子的散文。

讀書雜一些,是好辦法。中國哲學書(包括先秦諸子)對文學寫作有很大好處,言近而旨遠,就使作品的風格提高。所謂哲理,其實都是古人說過的,不過還可以和現實生活結合起來,加以運用發揮。《紅樓夢》即是如此成功的。

在創作方麵,要穩紮穩打,腳步放穩。這樣前進的人,是一定成功的。

等我再讀一些你的作品,再談吧。

祝你安好孫犁

一九八一年五月十五日下午三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