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培養鐵的作風。在軍事訓練中,我們注重堅持用“三鐵”來錘煉過硬的作風。首先是鐵的服從。對上級部署的訓練任務,絕對不講價錢、講客觀、提條件,堅決無條件執行和完成。其次是鐵的紀律。對上級明令禁止的,絕對不越軌、不逾矩。最後是鐵的標準。任何時候都不隨意放寬訓練條件、降低訓練標準。
96年,我們參加師建製連5公裏越野比武,最先到達終點,本來可以穩拿第一,但我們在檢查裝具時,卻發現有4名戰士水壺是空的,我們果斷向考核組反映了情況,並要求自降成績一等。這件事對全連官兵震動很大,有的戰士說:考核時弄虛作假丟掉的隻是名次,戰場上弄虛作假付出的將是生命的代價。這些年,不論檢查不檢查、考核不考核,官兵都能自覺從實戰需要出發,刻苦磨礪軍事技術,保持了良好的訓練作風。
注重常抓不懈。軍事訓練是連隊經常性的中心工作,必須經常抓、反複抓,在堅持不懈中打牢基礎,謀求發展。我們經常用“金湯橋連”和“突擊英雄連”的優秀傳統教育激勵官兵,讓戰爭年代的優良作風不斷延續和發揚。
我們堅持把軍事訓練擺在連隊工作的中心位置。定期分析訓練形勢,嚴格落實各項訓練製度,保證訓練位置不偏移,力度不減弱。我們十分注重通過經常性的比武競賽促進訓練的落實。科技練兵活動開展後,我們引導官兵圍繞“學習科技知識、掌握科技裝備、革新科技器材、運用科技手段、研究科技戰法”開展比武競賽活動,並設置了多媒體教學、課件製作、微機打字、英語對話等比武項目,在經常比、經常賽中使連隊軍事訓練邁上了一個新台階。
這些年,盡管社會環境的影響比較厲害,但我連的軍事訓練始終不放鬆,訓練成績始終過得硬。
這是司務長朱玉溪的聲音,在七連,連長、指導員凡事敢於較真,一切按條令條例和規章製度辦事。連隊參加集會,人人都是挺胸昂首,手形到位,連隊搞緊急集合。嚴格按規定要求,哪個戰士水壺的水不滿、缺帶一點東西,都不放過;平時訓練,哪個戰士動作不認真,他們會毫不客氣地要求重來。訓練回來,不論多累也是一路口號,一路歌聲。“嚴人先嚴已,嚴兵先嚴官”,連隊檢查內務衛生,首先從連長、指導員的宿舍開始,軍事考核,先考連隊幹部,節假日外出,哪怕時間再短,幹部也和戰士一樣嚴格按規定請銷假。
連長常說,作風“硬”,要“硬”在嚴格正規,“硬”在頑強徹底,“硬”在經常一貫上。
指導員的聲音,點滴抓養成,建立嚴格正規的秩序。點滴入手,嚴抓細摳。嚴格按條令條例和規章製度管理連隊、推動工作、規範官兵行為。
從集合站隊到行軍操課,從個人儀容到室內物品擺放,從請示彙報到禮節禮貌,從開飯到就寢,從“三聲”到“三相”等都依條令逐一明確標準和要求,梳理出最常用的18個養成動作,什麼時候說幹什麼、怎麼幹、幹到什麼標準,都非常清楚。日常生活中,有一人動作不規範就必須重來。官兵站得端、行得直、坐得正,幹什麼都整齊如一,連地板都擦得一塵不染。到我連視察和檢查指導的軍委、總部和軍區領導都評價說:絕非一日之功,經得起檢查,經得起考驗。
令行禁止,培養鐵的紀律觀念。我們堅持用嚴格的規定約束官兵,結合工作和生活從嚴磨礪,培養無條件服從命令、聽從指揮的紀律觀念。
“93.1”演習中,連隊夜宿萊陽的梨園,正值梨兒收獲季節,樹上有未摘的,地上有堆放的,地窖有儲存的,全連官兵沒有一人去動一動,群眾很感動,撤離時群眾抬著十幾筐梨硬往車上塞,均被官兵謝絕。
“前衛─96”演習中,我連擔負主攻連,在衝擊發起前潛伏時,二班副班長戰立同趴到了一山蜂窩上,群蜂在他的頭、臉、手等裸露處亂蟄。為不“暴露”目標,他沒吭一聲,沒動一下。衝擊發起時,戰友發現他的臉腫得象麵包,雙眼眯成了一條線,痛得昏了過去,送醫院救治了3天才見好轉。
近5年來,連隊沒有超假誤假的,沒有打架鬥毆的,沒有頂撞領導或違犯群眾紀律的。
結合完成急難險重任務,錘煉英勇頑強連續突擊的戰鬥作風。我們把培養官兵完成任務中突擊精神作為提高戰鬥力的重要方麵。每當受領工作任務,都要要求官兵高標準、高質量地提前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