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正處於“心理斷乳”期,對周圍的事物存有依賴性,不敢獨立去接觸一些人或事物。其實,隻要大家對麵臨的事物有充分的思想準備和了解,對自己有正確的估計,保持精神鬆弛,保持良好的身體狀態,以及保持穩定的情緒,就可以克服緊張心理,以使自己處於最佳的臨場狀態。
麵對這種緊張心理,青少年應怎樣來放鬆自己,鬆弛自己緊繃的神經呢?
正視現實。青少年在生活和學習當中,總會遇到這樣或那樣不如意的事情,但是這是事實,不要逃避事實,要想戰勝那些不如意的事情的騷擾就要正視它。如:自己長的不夠漂亮,學習不夠好,家裏沒有別人有錢等。其實,你越想這些,隻會讓自己更生氣,何不麵對現實,接受自己的缺點,用自己堅強的意誌來改變或者是彌補自己的不足。
合理宣泄。麵對壓力或產生挫折時,心中就會積壓很多消極情緒,如果消極情緒積蓄過多,得不到適當的宣泄,容易造成身心疾病,造成更大的壓力。因此,采取合理宣泄的方式將其釋放出去,是一種自我保健的有效措施。這就像水庫裏的水,如果太多就有衝垮堤壩的危險,此時為了保證大壩的安全就要通過泄洪道把多餘的水釋放出去一樣。
學會放棄,輕裝上陣。人生當中有很多目標,當一些目標實在無法實現時,就要懂得放棄。人生的曆程就是不斷做出選擇的過程,選擇就要有所取舍,選擇與放棄其實是同時並存的。當你發現某目標實現的概率很小的時候,就應該毫不猶豫的放棄,有舍才有得。
6走出抑鬱心理,磨練自我
抑鬱症是長時間的心情低落狀態,多半是因為焦慮、身體不舒服和睡眠不足等障礙造成的,這種現象具有較強的隱蔽性。這是最常見,同樣也是最不容易識別的心理障礙。它主要表現是絕望、悲觀、煩躁、不良的飲食習慣、失眠、興趣減少或注意力分散等。
據調查研究顯示:青少年的患病率直線上升。其中有1/5的青少年都有情緒障礙,大多都是以抑鬱為主。有關資料明確顯示,青少年時期的抑鬱患病率是04%~83%,而且,男女生之間的比例為1∶2。其發病率的原因是由遺傳因素、青春期的生理變化、認知能力及社會文化因素有關。
找出產生抑鬱心理的原因
抑鬱症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疾病,有人稱之為“心靈的感冒”。現代醫學認為是大腦生物胺(如5-HT)不足,導致患者整個心理功能都處於抑製狀態,而非單純的情緒低落。學習是學生的主要生活內容,涉及到認知、情感、意誌行為、個性等,抑鬱症常導致學生學習困難、注意力和記憶力下降、厭學、拒學等學習障礙。
小申有點內向,總覺得自己什麼都不行,事情做不好,是別人的麻煩,覺得自己很笨,書讀得不好,覺得自己對不起父母,喜歡的人不能對其表達,經常因為一句話一點小事就想到很多不開心,沒有信心,自卑感太嚴重,覺得別人不關心他,甚至有了自殺的想法,並且已經下決心如果在一個已定時間內沒做到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就死。
心理學上講到,當一個人得了抑鬱症,常表現在情緒低落、精神壓抑、鬱悶或沮喪、整日愁眉苦臉、易於哭泣,即使遇到各種娛樂或令人高興的事情,這個人照樣高興不起來。病人以持久、輕度至中度抑鬱為主的臨床相。可伴有自卑、自責但達不到嚴重的內疚或自罪程度,病人感到精力疲憊,腦力遲鈍、進行性活動吃力,但無明顯精神運動性抑鬱。把正常的生理狀態當成病態,每天大部分精力用在想“病”的嚴重性上有,嚴重時還會有自殘、自殺的行為。
通常情況下,產生抑鬱心理的原因有下麵幾個方麵:
長期的情緒憂鬱或低落。有些青少年遭受挫折或失敗時,不能從困難中崛起而長時間的情緒抑鬱或低落持續在二周以上,這些不良反應都是青少年時期抑鬱心境的重要表現。
前途渺茫。有些青少年麵對一帆風順達到的目標和理想,而沒有歡快的心情,反而感到憂傷和痛苦。例如:有些青少年為考上名牌大學而愁眉苦臉等。
缺乏精力。有些青少年因為缺乏精力,而導致青少年的認知能力或感知能力減退,使你們在學習、生活及社交中的效率明顯下降。
不正常的心理暗示。如有些青少年一到學校或教室就會感覺頭暈、惡心、四肢無力等,隻要離開這個特定的環境,一切就會正常。這種表現都是潛意識的不良心理。
不能表達內心的情感。有些青少年在高興、歡樂、悲哀、憤怒及恐懼認識上,不能正常地向別人表達心中的愉快和不滿,尤其是不能用表情表達出來。這種行為就是情感或情緒的表達障礙。
戰勝抑鬱,擁抱藍天
情緒抑鬱的主要表現是:情緒低落,思維遲緩,鬱鬱寡歡,悶悶不樂,興趣喪失,缺乏活力,反應遲鈍,幹什麼都打不起精神,不願參加社交,故意回避熟人,對生活缺乏信心,體驗不到生活的快樂,並伴有食欲減退、失眠等。可見,抑鬱心理嚴重地影響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
小花的性格很內向,處處都覺得自己不行,還總害怕給別人招來麻煩。由於她性格上的關係,學習成績也是不好,父母經常還嘮叨她。每當和別人說話的時候,心裏總會一點小事或一句話感到不開心。有一次,學校舉行的期中考試,她因為考試不及格被老師、父母批了一頓,心裏一直很受壓抑,甚至都有自殺的念頭。
可是,後來,她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當她發現自己有了抑鬱症的征兆後,開始改變自己,多結交朋友,經常和朋友保持聯係的人。之後,她的精神狀態遠比喜歡孤僻的人好得多,因為一個人生活如果在集體中,就感到集體的力量,這樣不僅可以增強自信心,還能減輕情緒上抑鬱。
小花通過多交朋友矯正自己的抑鬱心理,這是正確的做法。產生抑鬱心理,將會嚴重地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那麼,有抑鬱心理的青少年應如何來克服呢?
1保持友善的心態、學會自我安慰。擁有一個快樂的心態能使人的神經係統的興奮水平到達最佳狀態。所以,有抑鬱心理的青少年在遇到不愉快的事,要多往好的方麵想想,用一個樂觀的心態去麵對一切,保持豁達、樂觀的情懷。不要好高騖遠,勇敢地麵對現實。
2積極參加運動。體育活動能夠使生活豐富多彩,以清除心理緊張,陶冶情操,開闊心胸。所以,有抑鬱心理的青少年每天應適當地做些力所能及的運動,比如慢跑、散步、踢毽、體操等,這些都有助於你排解陰霾的心情。所以,適當的體育運動不僅有助於青少年的身體健康,而且還會使情緒樂觀、穩定。
3吃一些對抗抑鬱的食物。如:深水魚、葡萄柚、菠菜、櫻桃、全麥麵包等等。
4享受美妙的音樂。當你心情煩悶時,聽些自己喜歡的音樂和歌曲,在優美的音樂旋律中不僅能幫你減輕疲勞,還能給你帶來不可思議的美妙感受。
5理智的控製自己的情緒。有抑鬱心理的青少年要學會容忍和包容,並磨練自己堅強的意誌力。因此,你可以通過自己的意誌力來消除心中不愉快的情緒,並保持一個樂觀向上的積極情緒。改變認知,完善自身的人格,增強麵對困難和挫折的能力與自信。隻有這樣,才能達到根治的目的。
7趕走壓抑,釋放心中的苦悶
壓抑是現代人所麵臨的共同困境。它是指一個人受到挫折後不能接受的,把這些不愉快的排斥到意識之外,壓抑到潛意識之內,推遲而滿足需要的狀態。像是當我們陶醉在童年故事中時,很想開懷大笑但卻因某種原因而又不敢在現實生活中放聲大笑的意境,這就是在壓抑自己的情緒。
壓抑心理是一種較為普遍的病態社會心理現象。它存在於社會各年齡階段的人群中,它與個體的挫折、失意有關,繼而產生自卑、沮喪、自我封閉、焦慮、孤僻等病態心理與行為。精神壓抑使人感到有心理上的壓力,可能導致個體人格畸變,影響人際關係的發展。
分析產生壓抑心理的原因
壓抑是指個人受到挫折後,不是將變化的思想、情感釋放出來,而是將其壓製在心頭,不願承認煩惱的存在。壓抑能起到減輕暫時的焦慮的作用,但不是完全消失,而是變成一種潛意識,從而使人的心態和行為變得消極和古怪起來。
小珍出生後患有小兒麻痹症,父母為了治小珍的病花了很多的錢,帶著她到上海等地治病,一共做了5次大手術。小珍的左腿有些不靈便,因身有殘疾,小珍非常自閉,不太與人交往。其父每天接送她上下學。高考時,小珍考上了外地的一所大學,父母考慮到珍珍行動不方便,不同意她到外地去上學,想讓她在本地的學校上學,好就近照顧她。長期心理壓抑的珍珍對父母的建議不滿,加之一些其他原因,竟殘忍地割掉自己的雙乳以表示抗議。
小珍由於身體上的殘缺,心理上產生壓抑而出現一些古怪行為,這主要是因為心理上沒有得到及時的矯正。其實,每個人的容貌和生理缺陷是無法改變的,但是這些缺點都可能引起他人的譏諷和嘲笑。在他人的消極評價中,青少年極易產生自卑感、自我否定感。有些人可能加倍努力,化壓力為動力,有些則可能感到壓抑和痛苦,變得自我封閉或自暴自棄。
另外,產生壓力心理的,還有下麵的幾個方麵:
1學習與生活上的壓力。青少年時期最重要的就是學習,如果取得預想的成績,就有一定的成就感;若超出人的能力所不能承受的,就可能感到痛苦與壓抑。如有的學生麵對繁重的學習負擔、成績下降,就會感到壓抑消沉。
2緊張的人際關係。青少年具有合群性,希望自己能被他人接納。親密的人際關係能增強人的自信心,滿足人的社交需求;而緊張的人際關係使人的精神與社會的需求不能得到滿足,個人的誌向處處受挫,或“懷才不遇”,或遭人冷遇,自然會產生孤獨無援的感覺。結果可能導致個體采取回避現實的行為。
3某些性格更可能產生壓抑感。性格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和行為模式,一般而言,外向性格的人遇事往往用情感將它表現出來;內向性格的人則常常把感情壓抑在內心,轉化為消極的情緒。
趕走壓抑,釋放心中的苦悶
壓抑的心理一般來源於外部環境,也有可能是來自自身的原因。在生活中,青少年要學會適當地控製自己的情緒,但不要壓抑自己的情緒。因為,每個人的情緒是不會自然消失的,如果你強行的壓抑情緒會讓你的心靈深處受到創傷。這種創傷可能會使你頹廢,甚至還有厭世的心理,從而對生活失去信心。
小文“讀清華、北大才是正道!”在學習上父母對她要求極為苛刻,而在生活上父母對小文卻是非常溺愛。2000年,小文以優異的成績考入了哈爾濱市某重點高中,此時,她才猛然發現身邊“高手如雲”。由於新環境的不適,她的學習成績突然變得忽高忽低很不穩定。恰巧此時,班上有兩名同學因為愛好美術而轉去了藝術特長班。其中一位就是小文的同學小萌,也是她惟一的朋友。“一起考美院吧!”在小萌的鼓動下小文的心動了。她想,自己從小就喜歡畫畫,還在學校裏得過幾回小獎,天賦和基礎都比小萌強,再說,將來參加高考的時候,藝術考生要求的分數要比其他專業低得多!但當她高興地將自己的想法告訴母親時,母親馬上回絕了她……此後,小文的成績越來越差,眼神越來越憂鬱。2003年高考,小文考了班級裏的倒數第三名,無緣大學勉強可以上中專。
過分的壓抑心理,將會影響青少年的成長,甚至以後的人生。所以,要學會釋放心中的苦悶,趕走心理上的壓抑。
1正確看待自己。遇到挫折,應先從自己的主觀方麵去尋找原因。“勤能補拙”,用自己的勤奮特長去彌補不足之處;堅信“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有長短處,隻要積極有為,長善救失,“天生我材必有用”;要停止自我比較,不要擔心不如別人,要自己接受自己,確立一種自強、自信、自立的心態。
2讓自己盡情的享受大自然的美好。當你精神壓抑時,可漫步於田間地頭,跋涉於山水之間,看春華秋實,聽蟬鳴鳥啼,置身於大自然的懷抱。因此產生許多聯想與靈感,從而來消解壓抑的心理。
3多交朋友。具有壓抑心理的青少年可以說放棄了你們的愛好,很少和朋友在一起,這種做法隻會使事情更糟。為了扭轉你目前的心情,不妨每天做些激烈的活動,多參加社交活動,多交一些朋友,向朋友傾訴自己的壓抑,從而建立起和諧的人際關係,這比逃避朋友,或者把自己的壓抑發泄在朋友身上,造成人際危急要好的多。
4注意激發你們的興趣。有壓抑心理的學生總是沒精打采,對什麼都引不起興趣,精神空虛,情緒低沉,作為老師,要針對每個學生的特點和長處,組織討論創造條件激發你們的某種興趣與愛好,讓每個人都有發表意見的機會。當青少年興奮時就能戰勝煩惱、抑鬱等消極情緒。
5注意保護個性。每個青少年都有自己的個性,在非原則問題上,對個性不應有所指責。由於個性差異帶來的生活方式、興趣愛好都不一樣,這種豐富多彩、五花八門的生活內容,隻要基本符合美觀、大方、正派,就不要過於苛求,這對造成輕鬆愉快的生活氣氛,是大為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