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口才的訓練方法8(1 / 3)

第二章口才的訓練方法8

2投其所好,多提令對方得意的事

在日常生活或工作中,求人辦事是不可避免的,關鍵是掌握說話的技巧,要順著對方的心意,不可逆犯對方的忌諱和尊嚴。這就需要做到投其所好,多提些令對方得意的事情。否則不但達不到目的,反而會使自己處於非常尷尬的局麵。

投其所好,真誠地讚美對方的長處,能使對方心情愉悅,拉近雙方的距離,消除隔閡。然後再一步步地將自己的想法和盤托出,這樣,就會用話語巧妙地引領對方一層層地聽清你要說的話,對方也會心甘情願答應你的請求。

比如,一個人給你看了他小孩的相片,那麼一定要誇小孩,如果你無聲地放回去,別人一定會不高興。一個人升官了,第二天見到他,一定要用大官的稱呼去叫他,用大官的職權去恭維他,以及壓低自己同別人做比較,扮演一個捧人的角色;記住對方特別的日子,或是特別的事情,在關鍵的時候提出來,給對方以驚喜,了解別人的興趣與愛好……等等,這樣,你在求人辦事時,才不會遭到拒絕。

傑克是美國一家煤炭商店的推銷員。這家商店生意雖然還算不錯,但相鄰的那家規模龐大的連鎖商店,用煤卻從來不在傑克的店中進貨,寧願跑遠路到別的煤炭商店去購買。這一情況,使傑克百思不得其解,每當他看到連鎖商店的運輸卡車,拉著從別家店中購買的煤炭從自己的店門口飛馳而過時,心中便泛起一種說不出的滋味和苦惱。“這樣下去不行!連緊鄰的關係都打不通,我怎能算得一個推銷人員!”於是,傑克下定決心,一定要說服或打通連鎖商店經理從他們的店中購買煤炭。

一天上午,傑克彬彬有禮地出現在連鎖商店總經理的辦公室裏。“尊敬的總經理先生!”傑克說道:“今天來打攪您並不是為了向您推銷我店的煤炭,而是有一件事想請您幫忙:最近我們準備就‘連鎖商店的普及化將對我國產生什麼影響’為題,開一個討論會,我將要在會上發言。你知道,在這一方麵,我是個外行。因此,我想向您請教有關這方麵的一些知識和情況,因為除了您,我再也想不出其他更加合適的、能給我以指點的人了。我想您不會拒絕我的請求吧?”結果怎樣呢?事後,傑克這樣說道:“原先,我和這位經理約定,隻打攪他幾分鍾。這樣,他才……同意接待我。結果,我們談了將近兩個小時。這位經理不僅談了他本人經營連鎖商店的經過,對連鎖商店在國家商業中的地位與作用的認識,而且還吩咐一位曾寫過一本關於連鎖商店的小冊子的部下,送一本他寫的書給我;他又親自打電話給全美連鎖商店工會,請他們給我寄一份有關這個問題的討論記錄稿副本。談話結束,我起身告辭,這位經理笑容滿麵地將我送到門口,他祝我在討論會上的發言能贏得聽眾,又再三叮囑我一定要將討論會的詳情告訴他。臨別時,他對我說的最後一句話是‘從春季開始,請你再來找我。我想本店的用煤由貴店來提供,不知行不行?’”

一個長時間沒能解開的死結,被傑克用兩小時的談話就解開了。

俗話說:“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托人辦事更是如此,要開動腦筋,注意觀察,迅速找到共同點,以此作為一種契機,與受托對象進行和諧投機的談話。

有一位老記者去采訪一位科學家,到了科學家那裏,老記者看到牆上掛著幾張風景照,心想科學家一定很喜歡攝影,於是就談起了構圖、色調,原來這位科學家就愛好攝影,他興致勃勃地拿出了他的相冊,談話氣氛非常融洽。正是由於這種氣氛,使後麵的正題采訪進行得非常順利。

求人辦事,就得把握好對方的脾氣愛好和心思,投其所好,讓對方感到自然愉悅,深信不疑。如此利用情趣或利益把對方吸引住了,對方才肯為你的事情付出代價,他所一直堅守的“原則”也就不叫原則了。

有位汽車推銷員,為了手上的進口高級車專程拜訪一位企業家。可是見麵開始他並不談買車的事,反而先拿出兒子的集郵冊,原來他兒子與企業家的兒子是同班同學,他知道企業家為了替兒子搜集郵票,總是不辭辛勞,樂此不疲。他用這件事當話題,兩人很快就有了共同語言,並且談得很投機,最後在快要告辭時稍微提一下車子的事,當然就順利賣出了。

所以,在求人辦事時,當見到或聽到令別人得意的事,一定要停下所有的事情,去讚美。要投其所好,但不要呆板地正麵去投其所好,要記住,側麵的投其所好更為有效。

有一位叫王剛的法律係畢業生,由於沒有通過律師考試,隻好在一家法律事務所當職員。按公司規定,試用期間,每一個人必須在一個月期間拉到一家新客戶。可是他剛離開學校不久,又沒有任何背景,每次去拜訪新客戶,不是吃了閉門羹,就是要他回去等消息。眼看一個月的期限就快到了,他已經是心灰意冷,打算另謀出路。沒想到這個時候奇跡出現了,他不但開發出一個新客戶,而且還借著這個客戶的引薦,一連吸收了十幾家新客戶。他不但沒有被炒魷魚,反而晉升成正式職員,薪水也連跳好幾級,成了該事務所的“超級營業員”。

王剛到底是憑著什麼本領,找到他生命中的“貴人”的呢?

當天,王剛愁眉不展地踏進那家公司。到了門口的時候,他想到以前幾次的閉門羹,就更加躊躇不安。忽然他看了公關主任桌上的名牌,他想到了一個辦法。

原來這位主任的名字非常奇怪,竟然叫做“萬俟明”,而他平時正好又很喜歡看傳統小說,曾經在看《說嶽傳》時,書中有個壞人的名字就叫“萬俟卨”,因此他才知道“萬俟”這兩個字的讀音是mòqí,並了解到這個姓氏的淵源。

當時,王剛禮貌地向前稱呼他:“萬俟先生,我是××法律事務所的職員,今天特別來拜訪您。”

才說完這句話,萬俟明就吃驚地站起來,嘴裏結巴地說著:“你……你…你怎麼認識我的姓?一般人第一次都會念錯,很多人都叫我萬先生,害得我總是一次又一次解釋,煩死了。”

王剛感覺這次拜訪似乎有個好的開始,於是他決定裝糊塗下去,說:“這個姓是複姓,而且又很少見,想必有來源的吧!”

萬俟明聽到這裏,更是顯得神采飛揚,高興地說道:“這個姓可是有來由的,它原是古代鮮卑族的部落名稱,後來變成姓氏,與北魏的皇族拓跋氏頗有淵源。”

王剛看到對方越來越高興,於是接口道:“那您就是帝王之後,係出名門了!”

萬俟明聽後,更加高興地說下去:“豈止是這樣,這個姓氏一千多年來也出了不少名人。例如,宋代有個詞學名家叫萬俟永,自號詞隱,精通音律,是掌管音律的大晟府中之製撰官,他寫了一本書叫《大聲集》,後人都尊稱他萬俟雅言。”

用這個少見的姓氏做話題,讓王剛和那位公關主任聊了起來,盡管王剛並未說明來意,更沒談什麼細節,但光憑這次愉快的交談,就讓王剛開發出一家財團做客戶。而這家財團旗下所有的關係企業,全都與王剛的事務所簽下了合約,聘他們做法律顧問,為其事務所增加了前所未有的業績。

由此可見,兩個陌生人初次見麵,如果不能善用機會,投其所好,必然不能取得溝通的成功。當然,如果不能進行良好的溝通,又怎能合作,生意自然談不成。王剛明知“萬俟”這個字的讀音,是來自《說嶽傳》中的那個奸臣萬俟卨。可是為了能投對方所好,故意裝糊塗,讓對方去吹噓他姓氏中那些光榮的曆史,為未來的生意奠定了一個成功的基礎。

連陌生人初次交談都必須想盡辦法,投其所好去尋找話題,對我們那些已熟識的朋友或上司,這件事不是更重要嗎?不論如何,在求人辦事時,要學會投其所好,多提令對方得意的事情,相信很多人都不會拒絕你的。

3激將有方,讓對方不得不做

在生活中,求人辦事是常見的,但在這一過程中,有時別人並不應允,如果直截了當地請人幫忙,他們或許會一再拒絕。在這種情況下,巧用激將法有時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俗話說:“請將不如激將。”在辦事的過程中,巧言激將,能夠把辦事者的自尊心、自信心激發起來,從而讓對方不得不做。

公元904~907年間,叛臣朱全忠用計誘騙五路兵馬反駐守太原的唐晉王李克用。叛軍中的一員猛將高思繼異常勇猛,且善用飛刀,百步取人,後來被晉王李克用的十三太保李存孝生擒。本想將他留在帳前聽用,可高思繼卻執意要回山東老家過“苦身三頃地,付手一張犁”的田園生活,改惡從善。後來李存孝被奸臣康立君、李存倍所害,朱全忠聞李存孝已死,又發兵來犯,帳前王彥章不僅勇猛蓋世,且智謀過人。晉王將士皆啞然相對,無人請戰,晉王見狀,失聲痛哭起來。還是長子李嗣源說道:“昔日降將高思繼閑居山東鄆州,何不請他迎敵?”晉王聽到此言,立刻命李嗣源前往山東求將。

李嗣源很快來到山東農村,直奔高家莊找到高思繼,向他提起舊事,高思繼說道:“自勇南公李存孝饒了我性命,回到老家,與世無爭,早把兵家征戰之事置之身外。今日相見,別談這些。”李嗣源見高思繼已無出山之意,心想,自古道:文官言之,武將激之。對高將軍好言相求,難以收效,必須用激將之法,激其就範。於是,他編出一通謊言,說道:“天下王位,各鎮諸侯,皆聞將軍之名,如雷貫耳,稱羨不已。我與王彥章交戰被他趕下陣來,我對王彥章說:‘今來趕我,不足為奇,你如是好漢,且暫時停戰,我知道山東渾鐵槍白馬高思繼,蓋世英傑,有萬夫莫當之勇。待我請來,與你對敵。’王彥章見我陣營前誇耀將軍,憤然大叫:‘就此停戰,待你去請他來,不來便罷,若到我寶雞山來,看我不把他剁成肉醬!’”高思繼聽此一說,不禁心頭火起,口中生煙,大叫家丁:“快備白龍馬來,待我去生擒此賊!”遂披掛上馬,辭家出山,往寶雞山飛馳而去。

高思繼和李嗣源快馬加鞭,日夜兼程,趕到唐營,晉王喜出望外,三軍將士亦是異常振奮。第二天,王彥章又來挑戰,晉王引高思繼出馬迎戰,高思繼與王彥章連鬥300回合,難分勝負,直戰到天黑,雙方見天色已晚,才鳴金收軍。這次戰了平手,但卻是唐營出師以來的第一次,軍威大振,信心大增,個個摩拳擦掌,準備來日再戰。

高思繼本來已經看破紅塵,決心棄武從耕,安度田園生活,李家雖對他有再生之恩,但正麵動員他出山重返軍旅時,他卻以“與世無爭”相拒。然而,當李嗣源用謊言激他時,他卻毅然披掛上馬,重返戰場,一鬥就是300回合。可見,用激將法求人辦事,的確是一個非常有效的手段。

施用激將法,要注意觀察對方的性格。一般說來,一個人的性格特點往往通過自身的言談舉止、表情等流露出來,快言快語、舉止簡捷、眼神鋒利、情緒易衝動的人,往往是性格急躁的人;直率熱情、活潑好動、反應迅速、喜歡交往的人,往往是性格開朗的人;表情細膩、眼神穩定、說話慢條斯理、舉止注意分寸的人,往往是性格穩重的人;安靜、抑鬱、不苟言笑、喜歡獨處、不善交往的人,往往是性格孤僻的人;口出大言、自吹自擂、好為人師的人,往往是驕傲自負的人;懂禮貌、講信義、實事求是、心平氣和、尊重別人的人,往往是謙虛謹慎的人。對於這些不同性格的對話對象,一定要具體分析,區別對待。

比如對待傲氣十足的人,如果他對麵子看得很重而講究分寸,你不妨從正麵恭維入手,讓他飄飄然,因為虛榮而順從你的意圖。這種類型的人隻要你說他長得很高,他便會跳起腳給你看。在《三國演義》第65回中,馬超率兵攻打葭萌關的時候,諸葛亮對劉備說:“隻有張飛、趙雲二位將軍,方可對敵馬超。”

劉備說:“子龍領兵在外回不來,翼德現在這裏,可以急速派遣他去迎戰。”

諸葛亮說:“主公你別說,讓我來激激他。”

這時,張飛聽說馬超前來攻關,大叫而入主動請求出戰。

諸葛亮佯裝沒有聽見,對劉備說:“馬超智勇雙全,無人可敵,除非往荊州喚雲長來,方能對敵。”

張飛說:“軍師為何小瞧我!我曾單獨抗拒曹操百萬大軍,難道還怕馬超這個匹夫!”

諸葛亮說:“你在當陽拒水斷橋,是因為曹操不知道虛實,若知虛實,你怎能安然無事?馬超英勇無比,天下的人都知道,他渭橋六戰,把曹操殺得割須棄袍,差一點喪了命,絕非等閑之輩,就是雲長來也未必戰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