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口才的訓練方法8(2 / 3)

兩位下崗女工為了謀生,同時在一家大學校園門口開了店鋪賣早點,都是攤點煎餅賣點茶葉蛋之類的小營當。兩人一左一右守著大學的大門,做的口味也差不多。可是一年之後人們驚奇地發現,甲兼並了乙的店鋪,開了一家規模較大的早點店,當起了女老板,乙則給甲打工。

這件事引起了一位老教授的極大興趣,發現乙竟是敗在一張嘴上。原來對顧客光臨,甲都是問:“您要兩個蛋還是一個蛋?”“顧客的回答往往都是兩個蛋,極少回答加一個蛋的。而乙卻問:“您加蛋不?”得到的回答往往是“不加蛋”。這樣下來,甲鋪的利潤不就是乙鋪的兩倍嗎?

僅僅是因為問話方式的不同,甲乙兩位的經營結果竟是天壤之別。所以說,口才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你一生的財富。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是人才不一定有口才,但是有口才必定是人才。”在激烈的商業競爭中,擁有好的口才往往能事半功倍,獲得意想不到的成功。就說香煙吧,誰都知道吸煙有害健康,但是用不同的方式說出來,表達的效果卻是截然不同。

20世紀初上海著名的滑稽演員杜寶林,曾用自己傑出的口才成功地做了一次香煙廣告。在一場演出中,他巧妙地將話題扯到了吸煙上:“抽煙其實是世界上頂壞頂壞的事。怎麼講呢?花了錢去買尼古丁來吸嘛……我老婆就因為我喜歡抽煙,天天跟我吵架,要離婚。所以,我奉勸各位千萬不要抽煙。”然後,他突然一轉:“不過話說回來,戒煙是最難的事。我16歲起就天天想抽煙,到現在十幾年了,煙不但沒戒掉,癮卻越來越大了。我橫想豎想,最好的辦法是吸尼古丁少的煙。向各位透露一個秘密:目前市場上的煙,要數‘××’香煙尼古丁最少。”他這種欲揚先抑、以退為進的方法,一下子就抓住了顧客的消費心理,自然會獲得很好的效果。

初看起來,要從尼古丁的角度說服顧客去買香煙是不大可能的,但是杜寶林用他那絕佳的口才,卻硬是做到了。

在現今這個群體中,無論做什麼工作,從事哪項事業的,唯一的目的就是推銷自己,讓自己得到別人的認可;或是推銷產品,讓自己擁有更多的財富。所以說,你所說的每一句話和你說話的方式將決定你一生的財富和命運。不管胸懷什麼樣的雄心壯誌,首先得掌握駕馭語言的能力,有讓人羨慕的好口才。你也許不能成為律師、教授或商界精英,但你每天都要說話,同樣需要順暢的語言表達。渴望成功的人們,先從口才入手吧!這會使你受益無窮,成為你一生的財富。

2口才決定你的成敗得失

當今社會是一個充滿競爭與合作的信息化社會,說話不僅是人們日常生活之必需,也是直接影響個人事業成敗的重要因素。生意場上有“金口玉言,利益攸關”之說;工作場合有“一言定乾坤”之說;生活中有“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之說。可見,是否能說,是否會說,極大地影響著一個人的成敗得失。

人們常說“禍從口出,福從嘴來”,說明說話既能阻礙你成功,也能助你成功,關鍵就在於你對說話的分寸把握得是否有度。就像一個新人在團隊裏的表現也要把握度一樣,不“慎言”與過度“慎言”都會造成不同程度的貽害。

小慧畢業後,如願以償地到一家報社當記者。在試用期裏,她一直保持著淑女般的矜持,可讓她意外的是,她麵對的竟然是一大批“老油子”同僚。這些“老油子”們雖然工作經驗豐富,能力強,但一張張利嘴似乎都沒有閑過,尤其是她在辦公室裏整理文件的時候,他們總是有事沒事到她桌前,大談特談編輯部主任的性醜聞。

“你想,那麼敏感的場所,那麼敏感的話題,真叫我不知如何是好。”傳話者——靜姐就坐在小慧對麵,她的消息來源是否可靠先不說,小慧對她那一籮筐的內幕秘聞感不感興趣!有一次,小慧剛上班,靜姐照例挨到小慧麵前開聊。小慧覺得自己再不開口不行了,於是未等靜姐說完話,她就打斷說:“靜姐你看,我是新人,你們都敢說的話,我敢說嗎?難道你們都不喜歡我,不想要我了?”就這一句話起了作用,辦公室在此後的很長一段時間裏,再也沒有人在她麵前談編輯部主任的話題了,而且在試用期滿時,她也順利地通過了群眾的評議。

在一個新的團隊裏,小慧麵對的是辦公室裏“老油子”們低級趣味的閑聊,而且是有關頂頭上司性醜聞的流言。這對一個新來的女性而言,的確是很難處理的事,但她卻以一句再簡單不過的話,使自己擺脫了重圍,而且還不得罪人。如果當時小慧換一種說話方式,自命清高地遏製他人低級庸俗的閑談,後果可想而知,她一定會在無形當中給自己樹了敵;如果小慧和“老油子”們同流合汙,把無聊低級當作無傷大雅,最後傳到頂頭上司那裏,吃虧還不是明擺著嗎?

我們經常能看到“一句話說得讓人跳,一句話說得讓人笑”的情形,也就是說,同樣的目的,如果表達方式不一樣,結果就可能大不一樣。俗話說,好話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如果不明白這個道理,或是覺得自己很了不起,高高在上,稍不如意張嘴就罵人;或是怒氣一上來就失去理性思維的能力,口不擇言,惡言相向,這樣不但不能解決問題,還有可能引發新的問題。

有個人在過40歲生日時,請來一批客人在他家為其慶賀生日。大部分人都到了,但還有幾個人遲遲沒到。酒菜都準備齊全了,那幾個人還沒來。過生日的這個朋友一急,脫口而出:“真是急死人了,這該來的怎麼還不來。”

其中一部分客人聽了非常生氣,衝他說:“你這話什麼意思,該來的沒來,意思是我們是不該來的,既然如此,那我們就先走了。”話音沒落就抬腳走人了。

過生日的這個朋友見那幾個人還沒來,另一部分又生氣地走了,急忙給剩下的客人解釋:“我不是那個意思,他們誤會了,真的誤會了,我沒有讓他們走的意思,這不該走的倒又走了。”

剩下的客人一聽這話,生氣地說:“你這人怎麼這麼說話,照你這麼講,該走的應該是我們,那我們還在這幹嗎?走人。”說完,起身走了。沒想到又氣走了幾個客人,過生日的這個人心情糟透了,看著剩下的幾個人不知所措。

最後剩下的幾個人跟他交情較深,勸他說:“算了,人都已經走了,以後你說話時要注意點用詞,講究點語言藝術。”

這人一臉的無奈,對這幾位朋友說:“其實他們都誤會我了,我不是說他們的。”最後這幾位朋友一聽也火了,大聲問道:“你不是說他們,難道是說我們?真是莫名其妙!”說完,氣呼呼地也走了。

可想而知,過生日的這個人當時的心情。

一個會說話的人,總可以流利地表達出自己的意圖,也能夠把道理說得很清楚、動聽,使別人很樂意地接受。有時候還可以立刻從問答中推測出對方言語的意圖,並從對方的談話中得到訓示,增加自己對對方的了解,跟對方建立良好的友誼。不會說話的人,不能完全地表達出自己的意圖,往往會使對方費神去聽,卻又不能使他信服地接受。

1916年,美國化驗學家路易斯在一篇論文中首次提出了“共價鍵”的電子理論。這個理論對於有機化學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可是這理論發表後,在美國化學界並未引起應有的反響,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便是路易斯不善言談,沒有公開發表演說,以宣傳自己的見解。

三年後,美國另一個著名化學家朗繆爾發現了路易斯見解的可貴。於是,朗繆爾在有影響的美國化學會會誌等刊物上發表文章,大力宣傳“共價鍵”。由於朗繆爾能言善辯,對“共價鍵”作了大量宣傳解釋工作,才使得這一理論被美國化學界承認和接受,一時間,美國化學界紛紛議論朗繆爾的“共價鍵”,而幾乎把這理論的首創者路易斯的名字忘卻了,有人甚至把它稱作朗繆爾理論。

由此看來,一個人就算擁有了文才筆墨,思想豐富多彩,胸有成竹,心中就像萬花筒大書庫,掌握無窮無盡的語言詞彙,在筆墨中展現得淋漓盡致,但倘若缺少必要的口才能力,無法正常地表達出來,那文才也就成了一堆廢鐵爛銅,得不到應有的發揮,甚至有時反而會因為你的滿腹經綸而招來禍端。

古時有個秀才,幾步成詩,詩才可比曹植。一天,秀才在西湖邊賞景時,看到對麵一位婀娜多姿的姑娘款款而來。秀才詩興大發,吟詩兩句:“遠見一姑娘,金蓮三寸長”。姑娘心中暗喜,秀才如此讚美我。但是且慢,請往下聽第三、第四句:“為何這般短——橫量。”古時女子以腳小為美,橫著量都三寸,這豎著量該有多長!姑娘大怒,一狀告到衙門,告他調戲良家婦女。衙門老爺叫蘇西坡,他的一個幕僚獻了一計:為了表示老爺愛才,給秀才一次機會,如能七步成詩,而且詩中提及老爺,便可免他一罪。秀才隻踱了六步,兩句詩便脫口而出:“古有蘇東坡,今有蘇西坡”。蘇西坡一聽心中大喜,秀才居然拿我跟蘇東坡相比。但是且慢高興,第三、四句是:“這坡比那坡——差多”。蘇西坡大怒,把秀才判罪充軍襄陽。秀才自小喪父喪母,由舅舅一手養大。充軍出發前,舅舅前來送行,兩人抱頭而哭。這麼一哭,秀才靈感又來了,兩句詩從口中飛出:“充軍到襄陽,見舅如見娘”。舅舅一聽,感到欣慰,這個外甥沒白養,他視我如娘。但是且慢,第三、第四句是:“兩人又落淚——三行”。原來他舅舅是個獨眼龍,秀才把這一點點出來了。舅舅大怒,一把推開秀才說:你死去吧。

什麼是“三行話”?就是:前麵是人話,後麵是鬼話,前麵是好話,後麵是壞話,前麵是精華,後麵是糟粕,總而言之,前麵是該說的話,後麵是不該說的話,後麵的話是畫蛇添足,狗尾續貂。如果那個秀才隻說麵前的話,說不定他的前途是一片光明。由此可見,成功與失敗有時真的隻在一句話之間。

一個會說話的人,在前進的路途中能夠遊刃自如地克服一切阻礙他的絆腳石,使自己走向成功。而一個不會說話的人,經常吃虧碰壁不得誌。

3三寸不爛之舌,強於百萬雄兵

人才未必有口才,有口才者必定是人才。一個人的成功,15%取決於他的專業知識,85%取決於他的口才和人際交往能力。語言能夠征服世界上最複雜的東西——人的心靈。假如你能夠站在大眾麵前,從容不迫地娓娓而談,你的前途將不可限量。80%的成功人士靠口才打天下。鷹擊長空,羽翼是最有力的保障;人要成功,口才是最有力的武器。正所謂:一言之辯重於九鼎之寶,三寸之舌強於百萬之師。戰國時期的毛遂就是靠那三寸不爛之舌,取得了成功,成為流傳至今的口才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