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8

53國王賞不起的米

古印度有個國王,非常愛玩,有一次下令在全國張貼招賢榜:如果誰能替國王找到奇妙的遊戲,將給予重賞。

一個術士揭了招賢榜。他發明了一種棋,使國王玩得舍不得放手。國王高興地問術士道:“你對本王的賞賜要求些什麼?”術士趕忙拜倒:“大王陛下在上,小小術士沒有特殊的要求,隻請大王在那棋盤的第一個格子裏放下一粒米,在第二個格子裏放下兩粒米,在第三個格子裏放下4粒米,然後在以後的每一個格子裏都放進比前一個格子多一倍的米,64個格子放滿了,也就是我要求的獎賞了。”國王一聽,這點米算什麼,就一口答應了。可是,當找來算師一五一十地算了以後,使國王大吃一驚,原來這些米可以覆蓋全地球,全世界要幾百年才能生產出來,根本無法賞給這位術士。

為什麼這個棋盤裏的米會有這麼多呢?

讓我們算一算看:

第一個格子裏是1粒,第二個格子裏是2粒,一共有3粒,或者,等於:

2×2-1=3。

加上第三個格子的4粒,一共是7粒,即

2×2×2-1=7

再加上第四個格子的8粒,共有15粒,即

2×2×2×2-1=15。

也等於:

24-1=15

所以,從第一格到第四格的米粒數就等於2的4次乘方減去1。那麼,從第1格到第64格的米粒數,將等於2的64次乘方減去1,即:

2×2×2……×2-1=264-1

64次

=18446744073709551615。

為什麼這個數字會這麼驚人呢?原來這個術士聰明地運用了數學上的幾何級數,那是把2作為基本倍數,棋盤上的格數作為這個基本倍數的乘方,即2的n次方。棋盤上一共有64格,n就等於64,但是要減去第一格上那一粒米的數值,即264-1;然後再除以基本倍數減去第一格上數值的差,即2-1。這樣,

2n-12-1=264-11=264-1。

看來,一粒米、兩粒米這個數目很小,算不得什麼,可是,用幾何級數一算,卻成為一個不可想象的巨大數字。愚蠢的國王怎能領會幾何級數的奧妙呢。

54墓碑上的數學

丟番圖是古代希臘著名的數學家,關於他的年齡在任何書上都沒有明確的記載,可是,在他的墓碑上卻刻下了關於他的生平資料。如果依據墓碑上提供的生平資料,用數學方法去解答,就能算出數學家丟番圖的年齡,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墓碑上的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