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1

21.教研組工作製度

目的

在教師中,建立良好的教師集體,形成良好的教風,提高教學質量。

適用範圍

學校教研組工作人員。

內容

(1)教研組的建立

①按照不同學科建立和健全教研組。同一學科教師在3人以上,可成立教研組。不足3人者,可將性質相近學科的教師組織起來,成立多科性的教研組。教研組成立後,要製定相應的規章製度,如會議製度、備課製度、相互聽課製度、考勤製度等。

②認真選拔教研組長。教研組長應該具備的基本條件是:在教學業務上有較高的威信;有一定的組織能力;能團結群眾。

③檢查和指導教研組的工作。校長、教導主任要根據自己的專長,分工深入教研組,對教研組的工作進行具體指導和幫助。

要指導教研組開展教學研究,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主要是研究教材教法,使每個教師逐步做到熟練掌握本學科的教材,掌握教學理論,不斷改進教學方法。

(2)組織專題討論會

針對教師最感困惑和需要解決的問題,組織專題討論會,有意識地讓教學經驗比較豐富、業務水平比較高的教師事先做好準備,討論時重點發言,使大家受益。這不僅對較差的教師有很大的幫助,還能促進有經驗的教師總結提高。

(3)組織教師相互聽課

組織教師相互聽課,目的在於取長補短,共同提高教學質量。同時也有互相了解、互相促進之意。要在教研組內培養這樣的風氣:歡迎別人聽課,不怕別人聽課,敢於公開教學態度、教學水平。相互聽課是提高教師教學水平的有效途徑,應有具體要求,並使它形成製度。

(4)定期座談教學經驗

要使教師養成總結教學經驗的習慣,重視平時積累資料,有經驗的教師每講完一課或一章、一節之後,在教案上寫“教後感”,根據教學目的的要求和教學原則,自我分析教學中的優缺點。教研組在此基礎上舉行經驗交流會,內容要具體、豐富。

22.學校人事處(科)工作職責

(1)製定和調控全校各類人員的編製和用人計劃、統一管理全校的機構設置,進行有關人事工作的各類統計。

(2)負責全校的工資和部分福利、獎金發放事宜。

(3)負責全校各類人員的職稱評定和職務聘任工作。根據學科建設和發展的需要,製定設崗原則,確定師資隊伍的發展、補充計劃。

(4)製定師資培訓和提高計劃,組織教師的培訓、進修工作。在職教職員工申報報考研究生審核工作。

(5)負責辦理調動、離職、辭退、退職、退休工作。

(6)負責辦理教職員工的請假、休假、銷假事宜。

(7)負責人才的引進和交流,具體辦理人事調配的對外聯係工作,審查申調材料,報請有關領導和上級主管部門審批。

(8)協助校領導和黨委考察了解幹部,負責教職員工的考核管理工作和獎懲管理工作。

(9)負責出國進修、考察、參加學術會議人員的選拔和聯絡工作。

(10)管理全校在職教職員工的檔案。

(11)代管學校計劃生育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