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穿越霞光(5)(1 / 2)

為爭取迅速、突然地實行戰略轉移,紅二十五軍即西移羅山縣殷家衝、何家衝一帶,加強進行出發前的準備工作。根據省委決定,撤消了師一級建製,軍直轄二二三團、二二四團、二二五團和手槍團,總共二千九百八十餘人,其中有七名女護士。同時也減少了一些不必要的輜重挑擔,把不能隨軍行動的老弱病殘,都妥善做了安置。全軍指戰員都實行輕裝,每人準備了三天幹糧,兩雙草鞋。有關政治動員方麵的事,吳煥先根據省委的行動意圖,隻是向指戰員講了講當前的鬥爭形勢,提出兩個明確而又巧妙、同時也不至於泄露軍事秘密的動員口號:一是“打遠遊擊”,二是“創建新蘇區”!

紅二十五軍在艱苦的轉戰中,其中有七名女戰士,在此值得一提。

軍中虎將徐海東,被幾個女看護纏在小路上,她們一把鼻子一把淚的,又哭又鬧不止。被軍政委看到了。吳煥先把徐海東拉到一邊,悄聲問了問姑娘怎麼了。徐海東不由咧嘴一笑:

“她們都在訴苦喊冤,告參謀長的狀!”

吳煥先這才向著女護士們問道:“唔,戴季英欺侮了你們,哭得好傷心喲!”

“比欺侮還要厲害哩!”向以刀子嘴出名的周少蘭,立即就放了一炮,“參謀長偏心眼兒,就偏著他的三寸金蓮……把我們幾個都給撇下了,不要了!”

姑娘指的“三寸金蓮”實是戴季英當遊擊總司令時娶的愛妻。

周少蘭剛滿十八歲,個頭不高,長長的臉頰尖下頦,一雙活靈活現的眼睛,仿佛也會說話。她是六安人,兩年前就來到鄂東北,參加了紅二十五軍,留在醫院當看護。這個性情比較潑辣的皖西姑娘,把個身材比她矮小但又比她斯文些兒的女子,猛一把探到吳煥先的麵前,賭氣地說:

“你當政委的不信,就問問戴覺敏!”

吳煥先對戴覺敏最熟悉不過了。戴覺敏,家在紅安縣紫雲區上戴家村,原是吳煥先的入黨介紹人之一戴克敏的胞妹。農民運動興起時,吳煥先就曾去過她家,參加黨的秘密活動。那會兒,她還是八九歲的小姑娘。她的父親戴雪妨,1926年加入共產黨,曾在列寧高等小學擔任校長。這姑娘從小就跟著她的父親,先在七裏坪小學,後又在列寧小學讀書,成為蘇區的一代巾幗少年。她曾作為兒童團的代表,參加過鄂豫皖蘇區召開的少共兒童代表大會,當選為少共兒童委員會常委。她1932年參加紅軍。在這一年間,她的父親戴雪舫在一次空襲中為掩護學生轉移而光榮犧牲,她的哥哥戴克敏被張國燾加以“改組派”的罪名,秘密處死在新集。剩下她一個孤苦伶仃的小姑娘,忍受著內心的痛苦,仍在箭場河紅軍總醫院當看護。現在又隨同紅二十五軍轉移出來,一塊兒參加打“遠遊擊”……“參謀長給我們每人發了幾塊銀元,當作盤費,打發我們回家去呢……七哥!”

戴覺敏哭哭啼啼地訴說了幾句,又很親切地對吳煥先喊了一聲“七哥”。這其中也有一番情由:戴克敏的妻子,她的嫂子,原是曹學楷的二妹子;而吳煥先的妻子曹幹先,又是曹學楷的叔伯妹子。所以說他們之間多少也帶點親故,便喊上一聲“七哥”,讓人聽了心酸。

“七哥”!戴覺敏不禁又喊了一聲,“你跟參謀長說說,莫要打發我們回家,就跟著隊伍好,我們老遠跑了出來,走得動路,掉不了隊……隊伍走到哪,我們就跟到哪!我們聽說……聽說……”

“聽說些什麼?”吳煥先不由問了一句。戴覺敏這才道出真情:“咱們隊伍裏麵,還有好幾個娃娃,都沒打發他們回家……”

“真格的!不信就去問問……”周少蘭在一邊作證,“小娃娃都跟著隊伍,為啥打發我們回家?”

“二百二十五團的夥夫班,就有個小不點兒娃娃,一路都背在行軍鍋裏……我們也不是沒長眼睛!”另一個名叫曹宗凱的姑娘,以具體事例補充證實。

吳煥先忍不住笑了笑說:“我知道,知道!那個小孩子嘛,名叫匡書華,才十一二歲。嗬嗬……”他又把那小孩跟隨紅軍的經過講了一遍。說那小孩匡書華,原是光山縣匡家灣人,村子被敵人燒光啦。他有個當紅軍的哥哥,名叫匡占華,把全村六七個無家可歸的青少年,都領了出來參加紅軍。別的青少年都編入紅軍連隊,唯獨這個小兄弟年齡最小,個頭又矮,而沒有編入連隊,隻好跟在夥夫班打遊擊。

部隊過平漢路時,當夥夫班長的哥哥把小兄弟裝在行軍鍋裏麵,一口氣背了出來。

“情況特殊,情有可原。”吳煥先衝著徐海東笑笑。

“我們也很特殊,你得拿個主意!”姑娘們都眼巴巴地瞅著軍政治委員。

“七哥,你跟參謀長說說呀!大老遠的跑出來,又打發我們回去,都不認得回去的路了……”戴覺敏一再央求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