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穿越霞光(6)(1 / 2)

兩人聊了幾句,鄭位三這才鄭重其事地講道:“我們的出發宣言刻印好了,你再仔細看上一遍。嘿嘿,這回可印得不少,沿途可以廣泛散發……”

“印好了不就是了,多此一舉!”吳煥先笑了笑說。

鄭位三不禁又將八字胡一持,咳咳兩聲,神氣十足地朗讀了幾句:“本軍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之下,奉我中央蘇維埃政府、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的命令,出發抗日!

現當出發之時,特向全中國群眾發表這個宣言……”

“這話才夠來勁,來勁戶張海文不由得在一旁拍手叫好。

誰知這一下反倒“自我暴露”。吳煥先兩眼直勾勾地瞅了瞅他的勤務員,劈頭問道:

“叫你下連隊,怎麼還沒有去?”

“我……”小家夥理屈詞窮,道不出個所以然來。

“部隊就要出發,你快去連隊報到。一定要當好連長!”

“我去,馬上就去!”張海文依依不舍地轉身走去。這個跟隨吳煥先將近一年的勤務兵,當時在二二五團二連擔任連長。

“嗬嗬,你對個勤務兵也好凶喲。”鄭位三笑著說。

吳煥先沉了一會才說:“唉唉,臨到出發的時候,心裏又煩又躁的,……不瞞你講,我這會真想背著部隊大哭一場,可又哭不出眼淚……”

“唉唉,也是窮家難舍,故土難離。”鄭位三道破了他們共同的心思。隨即又說:

“這大別山南北兩麵的山山水水,誰心裏也舍不得喲。現在也是沒得別的出路,隻有去打遠遊擊……當然囉,我們早晚還是要回來的。但誰又能夠斷定,這回出去以及待到什麼時候,才能勝利而歸?”

“可不是麼。我們心一狠就走了,可又給大別山留下些什麼?”吳煥先情不自禁地發出這樣一句反問。

鄭位三頓時無語。沉了好大一會兒,吳煥先才說:“整整兩個年頭了。重建後的紅二十五軍,這兩年勝仗是打了不少,消滅了大量的敵軍,少說也有兩三萬之多。

可我們自己所遭受的損失挫折,也是夠痛心的,全軍一萬多人馬,目前能夠走的還不滿三千!四次又五次的反革命‘圍剿’,我們熬也熬了過來,挺也挺了出來,可留下的隻是一片破破爛爛的根據地,老百姓仍然處於水深火熱之中,在敵人的刺刀尖下過日子……實在叫人感到心酸!這次一轉回到鄂東北,每路過一個大的圍寨,都有反動民團駐守,把老百姓的糧食全都囤積起來,每天實行定量發放,硬是掐老百姓的脖子!那些沒有民團駐守的村寨,也沒得幾戶人煙,到處都是殘牆斷壁,一堆堆廢墟……”

“皖西那麵,民團多據守水圩;豫南那麵,民團多據守圍寨;鄂東這麵,民團又多據守碉樓。你隻是看到這麵的情景,山那邊紫雲區的狀況,說起來更慘……”

鄭位三告訴吳煥先說,大別山那麵的紫雲區境內,就駐有四五百民團武裝,修築了二三十處碉樓,強迫群眾插上了“白旗”。雖說是插了“白旗”,老百姓的心還是“紅”的,時常跟便衣隊秘密接頭聯係。但又不敢公開活動,一旦暴露了秘密,民團知道了是要殺頭的。今年以來,僅紫雲區又餓死了兩三百名群眾。人沒有吃的,喝水吃野菜稻糠度日,得了水腫病不能走路,餓死在炕上,有的死得絕了戶,屋內長出野蒿來,有的自然村死的不剩一個人,真可憐啊。我們紅軍又救不了他們,國民黨軍隊圍的好緊;眼下,全區也隻剩下那麼一塊縱橫不到十裏地的遊擊根據地,是紅安縣委和遊擊隊活動區域,人口也很稀少。紅軍戰士的家裏,吃沒吃的,穿沒穿的,日子實在難過。許多便衣隊員,連自己身上穿的破爛衣服,也都脫給了紅軍戰士的家屬,當作一份“優待”。那麼一副淒慘景象,這多年也是不曾有過的,夠寒心的了!

吳煥先聽了以後,好像被什麼東西噎住了似的,半晌都沒有作聲。他這個紫雲區的第一任區委書記,此刻在這大別山以北的何家衝,麵對著巍巍聳立的大別山脈,他又能夠說些什麼呢?八年了,臨走時他又能夠留下些什麼呢?是對死去的父老鄉親的哀悼,還是對活著的父老鄉親的囑咐,或者是懺侮……大別山的那麵,屬於紫雲區境內的四角曹門,就是生育他的一方故土。那個完全毀滅了的家,八年前農民運動興起的時候,他的父親吳維棣、大哥吳尚先、二哥吳奉先、五弟吳濟先和他的大嫂,還有個不滿半歲的吃奶侄子,就已經倒斃在血泊之中、最近兩年,他的妻子曹幹先也死在荒野地裏……母親啊,就活活死在夾牆縫裏!他的二嫂死在了白石庵“難民所”。他唯一的親侄女吳淑榮,時已十三四歲,就在柴山堡地區的王灣,給人做了童養媳,隨後也跟人下了江南……吳煥先當時不了解這個情況,他也無法關照這個孤苦伶仃的少女。還有他的四級吳書先,六年前就下了江南,這麼多年也一直沒有音信。他的一家嗬,就剩下他這個揭竿而起的“七相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