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誌們,一定要牢牢守住前麵的山口,攔截住敵人的進攻。”紅軍牢牢地堅持了半天,敵人未能前進一步。天黑時,高敬亭率部押著餘誼密及其兒子和孫子,撤出戰鬥,迅速向太湖方向轉移。
梁冠英部一向不習慣夜戰,這次卻一反常態,跟在紅軍後麵緊追不舍。紅軍離開小王莊已有二十多裏,高敬亭停在一座山神廟前,當機立斷,親自審判餘誼密。
老家夥聽到後麵的槍聲越來越近,對於高敬亭的審判滿不在乎,他故作鎮靜地伸伸腰,挺起了胸膛,毫無表示。
高敬亭看著餘誼賽那種傲慢的神態,輕蔑地一笑:“餘省長,你我互不相識,今日當著這山神廟的麵說個明白,咱倆談不上有什麼個人私仇,但是你代表的是官僚資產階級;我代表無產階級勞苦大眾。既然是兩個對立的階級,那麼就有你無我,有我無你了!”
餘誼密一聽話音不對,連連點頭:“是,是。”
“現在梁冠英想幫你的忙,把你搶回去,我們也隻好成全他,送你回去——判處你死刑!”幾名戰士聽到軍政委的宣判,立即拖著餘省長去執行。
“你們放開他,用不著大家動手。”高敬事隨手掏出八音子手槍,隻聽“叭”
的一聲,子彈不偏不斜,擊中了餘誼密的後腦勺,結果了餘誼密罪惡的一生。
敵人追上來,看到餘誼賽的死屍,急向梁冠英報告。梁冠英氣得暴跳如雷,急令部下瘋狂追擊。敵人成群結隊像惡狼一樣撲上來。
高敬亭頓生一計,派人傳話給梁冠英:“如果膽敢再追,當心也送了餘誼密長孫餘世梅的性命!”這一招很見效,窮凶極惡的梁冠英,生怕斷了餘家的根苗,不得不軟下來,命令部下停止追擊。
紅二十八軍進入太湖縣境後,高敬亭住在一個鎮子的小學校裏。這天,突然有四個穿皮襖的紳士,拄著文明棍,磕磕絆絆地要來見他,一路上對紅軍崗哨戰戰兢兢地說,“兩軍交戰,不斬來使。”他們見到高敬亭時,立即點頭哈腰地自我介紹說:“司令長官,我們是餘家姑爺梁冠英派來的人。”
高敬亭以禮相待,讓他們坐下後問:“派你們這些七老八十的人頂啥用?”
“梁冠英說,隻要你們放了餘家的孫子,給他們留條根,別斷了餘家的香火,他保證二十五路軍在一月之內不打紅軍,還要送你們一些軍需品。我們幾個人可做擔保人。”
高敬亭微笑著“啊”了一聲。說:“梁冠英這個人我已多次同他打交道,他一貫說話不算數,我不敢相信他。這次看在你們幾位老先生的麵子上,我們可以考慮他提出的條件,但我把醜話說在先,我們對他是不見兔子不放鷹啊!”
四個紳士走了。高敬亭在心裏說,我本來就沒有打算殺餘誼密的孫子。於是放了餘世梅。
不幾天,紅二十八軍的指戰員穿上了敵人送來的新棉衣,用上了敵人送來的軍需品,戰士們都挺高興,高敬亭卻高興不起來。是啊,一月以來,豫鄂皖“剿總”奉蔣介石之命,在原來的四個駐剿區又調了部署,集結了十二個師,加上三省十多個保安團,共七十五個團,約十七萬餘人,揚言要在三個月內剿滅紅軍遊擊隊。
高敬亭知道這就是他們每到一處都有敵追蹤的原因。部隊幾乎都在流動,難以找到立足點。紅二十八軍成立十幾天來,部隊始終在流動作戰,無法聯係群眾,得不到人民幫助支持,消耗越來越大,傷員越來越多,卻得不到補充和安置。
這樣下去凶多吉少。成立皖西特委。一個想法猛地在他腦中一閃。對呀,有了特委,統一領導皖西地區黨組織與武裝,可以創建遊擊根據地,對流動的主力來說,也有了後方。特委可以一方麵開展遊擊戰,打擊反動民團,抓土豪,籌糧派款,發動和組織群眾,一方麵還可以整頓黨的組織,建立便衣隊,安置傷病員。想到此,高敬亭有些激動。由誰來擔任特委書記呢?他馬上想到了紅八十二師二二四團政委徐成基。徐成基曾是鄂東北道委常委,後與方永樂帶著獨立團一起來找他,此人有勇有謀,又有地方工作經驗。
高敬亭找到徐成基,跟他談了自己的想法。不一會兒,方永樂來了。聽了高敬亭的成立皖西特委的設想,方永樂說:“這個設想太好了,讓徐成基當特委書記也是再合適不過的了。”
高敬亭問:“你有別的什麼意見嗎?”
方永樂想了想說:“是不是應該抽出一些人,組建一個團歸特委領導,沒有自己的武裝,特委活動起來也不方便。”
“對對。這個意見很好。”高敬亭一邊說一邊點著一支煙吸了起來。一陣沉思默想之後,他對方永樂和徐成基說:“你們看這樣行不行,從軍裏抽出兩百人,組建成二四六團,為了便於領導,由徐成基兼政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