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我國科學工作者通過對雅魯藏布江大峽穀的考察,發現雅魯藏布江大峽穀深度十分大,遠遠超過科羅拉多大峽穀。

雅魯藏布江圍繞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作了一個大拐彎。這裏,山岩呈“V”字形,江麵坡降最大處達到75%,洶湧的河水咆哮著奔騰在這穀底河道中。從空中向下看,兩岸雄峰對峙,江水繞山奔流,形成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奇特景象。雅魯藏布江大峽穀長達5046千米,平均深度為2268米,最深達6009米。大峽穀江麵寬度從入口處660米,逐漸收窄到最窄處僅為35米。無疑,雅魯藏布江大峽穀在世界各大峽穀中,深度最大,長度也最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峽穀。

雅魯藏布江大峽穀所在之處地殼上升運動十分強烈,形成高大山脈,雅魯藏布江水量大,水流急,河水深切河穀,形成了世界上最大的峽穀。

雅魯藏布江大峽穀一帶自然景觀奇特。河穀地帶是熱帶季雨林,山頂則是冰雪覆蓋,從低到高,垂直自然帶發育完整。這裏生物種類也特別豐富,據統計,這裏具有西藏60%-70%的生物資源。這裏有世界上其他地方已經絕跡的珍貴生物,是名副其實的植物王國。

雅魯藏布江大峽穀河段是我國水能資源最豐富的河段之一。這裏河流落差巨大,水量豐富,蘊藏著極其豐富的水能。僅從西興拉到帕隆藏布彙口20餘千米的河段,水能蘊藏量便達到3800萬千瓦,超過兩個三峽水電站的裝機容量。今後水能資源開發的前景十分誘人!

雅魯藏布江大峽穀山高穀深,峽穀兩岸林木蒼翠,山頂白雪皚皚,自然風光雄偉而又不失秀麗。它對於科學探險考察者、熱愛大自然奇異風光的旅遊者,具有十分強大的吸引力。大峽穀地區生活著勤勞勇敢的藏族、門巴族、珞巴族同胞。當地居民獨特的民族風情加上這世上獨一無二的壯麗景色,使這個地區今後有望成為一個新的旅遊熱點。

華山何以如此險峻?

華山是矗立在華山山脈脊嶺北坡上的一座孤立柱形山體。從峰頂到兩側穀地,高差大且十分陡峭,花崗岩岩壁裸露光滑,無法開路。因此,自古以來,登華山隻有一條路可走。這一路上驚險萬分,膽小者是不敢攀登的。如“千尺嶂”是筆直如雲梯似的孔道,猶如身在深井中向上攀登。又如,“百尺峽”兩側無崖壁,讓人空惚無依,緊貼著陡立的石級上攀。站在北峰南望,隻見群峰插天,雲霧繚繞。南峰是華山的最高峰,登高遠眺,四處群峰皆矮,山巒起伏,大地莽莽蒼蒼。西峰最為壯觀,西側的“舍身崖”上接藍天,下臨絕壑,令人毛骨悚然。北宋政治家寇準登臨華山,做詩曰:“抬頭紅日近,俯首白雲低。”

華山為什麼如此險峻呢?

大約在12億年之前,華山地區地殼發生強烈活動,華山山脈地區持續上升,而華山山脈北側的渭河地帶卻向下坳陷,從而形成大斷層。在此同時,還出現了一些與東西向斷層斜交的斷層,從而形成多個斷塊。這些斷塊還相互上升或下降,加上日曬、雨淋,大自然的各種力量綜合起來塑造了雄偉險峻的華山。如此陡峭的山崖使人無法攀登,所以自古以來,隻有一條南北逶迤曲折、艱險崎嶇的小道可供人攀登,可謂“自古華山一條路”。

如果不走這一條小道,還能不能上華山呢?在《智取華山》電影中,英勇的解放軍戰士克服無數困難險阻,成功地爬上這百丈峭壁,走出了上華山的第二條路。他們用綁上鐵鉤的竹竿鉤住石縫中伸出的小樹往上攀登,遇到深淵得用繩子拴在樹上,人抓住繩子像蕩秋千一樣蕩過去。當然,這些是一般遊客難以嚐試的。

隨著華山知名度的提高,遊華山的人數越來越多,“自古華山一條路”的狀況造成遊客上下山擁擠。為此,渭南地區決定另修“智取華山”登山路。“智取華山”登山路沿當年解放軍戰士智取華山險道修建,由黃甫峪瓦廟溝南側到飛龍瀑布下,再沿瓦廟溝上段鑿梯登上北峰。沿此路登山,還可比原登山路程縮短57千米。“智取華山”登山路線已於1994年修通,從此結束了“自古華山一條路”的曆史。

華山屬於岩體沿斷裂層上升而形成的山,那麼,倘若岩體沿斷裂層下陷,則會形成穀地或湖泊。例如,世界上最深的湖泊——貝加爾湖,就是由於兩個斷層之間的岩體深深下陷而形成的。

貝加爾湖位於俄羅斯的亞洲部分,在東西伯利亞的南部,長600多千米,最寬處將近80千米,像一輪彎月鑲嵌在綠樹環抱的崇山峻嶺之中。貝加爾湖平均水深730米,最大深度達到1620米。因此,貝加爾湖不僅深度居全球各湖之首,而且它也是全球蓄水量最大的淡水湖。有人推算,貝加爾湖之水可供全球人口飲用幾十年。貝加爾湖湖水清澈,透明度達到40米。碧水在綠樹環抱之中,景色也十分秀麗。更令人稱奇的是,該湖生物種類繁多,還生活著海豹、海螺、龍蝦等海洋生物。海豹數量較多,經常成群活動。這些海洋生物是怎樣出現在貝加爾湖的,至今還是一個不解之謎。

我國也有一些由於斷層陷落而形成的湖泊,如雲南的滇池、陽宗海、撫仙湖等,這些湖泊深度較大,湖邊常有陡崖。

在非洲東部,有世界著名的東非大裂穀,它是世界上最長的裂穀。裂穀底部比兩側的高原表麵低幾百米,分布著不少湖泊。如坦噶尼喀湖形態狹長,湖岸為懸崖峭壁,湖水波光粼粼。裂穀附近的高原上分布著眾多火山。這一切,形成了非洲東部地區獨特的自然風光。為什麼會形成東非大裂穀呢?原來,這裏的地殼活動強烈,出現了兩條大致平行的大斷層,斷層中間的岩層向下陷落,故形成了這長達幾千千米的巨大裂穀,有人把它叫做“地球的傷疤”。

地殼的斷裂活動會造成陡峻的高山,也會形成深陷的穀地和湖泊。在這些地方,我們再一次見到了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巨大力量。

大自然如何造就奇峰怪石?

外出旅遊的人,常常會見到一些奇峰怪石。這些奇峰怪石或像百歲老翁,或像清麗少女,或像雄雞高歌,或像黃牛臥地,令遊人稱讚不已。人們要問,這些奇峰怪石是怎麼形成的呢?

黃山有許多山峰,它們形態各異。夢筆峰如巨筆直插蒼天,挺拔陡峭;美女峰則像少女亭亭玉立,嫵媚動人;芙蓉峰宛如出水芙蓉,嬌羞清麗;獅子峰像是臥地雄獅,威勢赫然。黃山怪石更是千姿百態。有的如兩仙翁捋須舉棋對弈,惟妙惟肖,此景叫做“仙人對弈”。有的如一群活蹦亂跳的猴子,有歡呼雀躍的,也有舉手遮眼的,此景叫做“猴子觀海”。

黃山之所以奇峰林立,首先與黃山花崗岩岩體多節理有關。節理是岩石常見的一種斷裂構造,呈相互平行或相互交叉成“X”形。黃山下雨比較多,雨水滲進裂縫之中,遇氣溫下降到0℃以下,裂縫中的水會結冰,使體積增大,產生很大的力量使岩石斷開。這樣年複一年,岩石中裂縫越來越大,形成錯列的形態。另外,黃山的主體為花崗岩。花崗岩的主要礦物是長石、石英和雲母。由於不同礦物膨脹係數不同,故花崗岩體隨著溫度變化而產生各種礦物膨脹和收縮不一致,這樣長久以後,花崗岩表層會逐步解體、剝落。若高溫曝曬的岩石忽遇雨水淋洗便會產生脹裂,加上由於結冰而造成岩石裂開、流水對低凹處的侵蝕作用、植物根係對岩石的穿透作用等,使黃山表麵變化速度大大加快,長年累月之後,逐漸形成了今日奇峰怪石形態萬千的景象。

在幹旱的荒漠地區,有時我們可以看到一種奇怪的岩石,它的外形很像一個大蘑菇,人們把它叫做蘑菇石。它上部大,基部小,形態很特別。

形成蘑菇石的主要原因是,離地麵高度不同,風沙對岩石的磨蝕也不同。在離地麵較高處,氣流含沙量較少,風沙對岩石的磨蝕比較少,因此,岩石的上部形態就比較大。在離地麵較近處,氣流含沙量較多,對岩石的磨蝕就比較多,因此,岩石下部就被磨蝕較多而形成比較小的基部。另外,岩石本身的特點也對形成蘑菇石有一定的影響,若岩石水平成層,並且上部岩石比較硬而下部岩石比較軟,則下部岩石比上部岩石更易受到風化和侵蝕,更易於形成這種形似蘑菇的岩石。

在歐洲北部的一些地方,人們發現有一些奇怪的大石頭,它們的岩性與當地的岩石完全不同。這些大石頭是不是當地自然形成的呢?答案顯然是否定的。因為當地沒有這種岩性的基岩。那麼,它們是不是從別處被搬運來的呢?後來,人們在離這些大石塊很遠的北部地區,發現了與石塊岩性相同的基岩。看來,這些石塊是長途跋涉而來。那麼,是什麼力量把它們搬運來的呢?流水不可能有這麼大的力量。經過對地質時代氣候的研究,人們終於破解了其中的奧秘。原來,在冰期,歐洲北部有大麵積的冰川覆蓋,是力量巨大的冰川把這些大石塊運移了過來。隨著氣溫升高,冰川融化,這些大石塊就在原地留了下來。

形形色色的奇峰怪石都有自己形成的原因。流水、風力、冰川等這些大自然的力量,無時無刻地對地球表麵進行著“雕刻”和“運輸”,逐漸形成了今日千姿百態的地表形態。

火山奇觀

1883年,在印度尼西亞的一個島嶼上,發生了一次震驚世界的火山爆發,這就是喀拉喀托火山爆發。這一次爆發威力巨大,把島嶼炸掉三分之二,火山灰飛到80千米的高空,使整個天空變得一片昏暗。在100多千米以外的地方,人們也感覺到大地在不斷地震動。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次火山爆發還引起了大海嘯。海浪高達40米,海水鋪天蓋地向人們撲來,有3萬人在海嘯中喪生。

1980年,美國西北部的聖海倫斯火山猛烈噴發,火山灰直衝1萬多米的高空,大量降落在周邊地區,使幾百平方千米的森林和果園被毀,道路被堵,河水急劇升溫,魚類被活活燙死,損失慘重。

強烈的火山爆發會噴發出巨量的火山灰,能把附近的城市和村莊埋沒。意大利的龐培古城就是一座被火山灰埋沒的城市。

1748年,一位意大利農民在靠近維蘇威火山南麓不足2千米的一個葡萄園挖土時,發現了一些石碑和石像。後來人們對這一地區進行200多年的陸續挖掘,使龐培古城四分之三的麵積重見天日,向世人展示了龐培古城的風貌和這座古城遭受火山噴發襲擊時的情景。

公元79年8月24日,維蘇威火山突然猛烈噴發。大量的火山灰突然從天而降,很快將龐培古城埋沒。龐培城建於公元前8世紀。大約有2萬多居民,是一個繁榮的小城市。該城有長約3千米的城牆圍繞,縱橫兩條大街把城市分為9個地區,每個地區均有一些街巷。街石上的兩條車轍痕跡,表明當時街上車輛不少。在十字路口有公共水槽,居民用水槽從城外引山泉水入城,一些富貴人家還用此作為噴泉、水池用水。龐培人還把水加熱後導入澡堂。城西南有一個廣場,廣場邊有高達三四丈的石柱,還有大理石門框,可見這些建築物的高大和氣派。3處公共澡堂為石牆和拱形房頂,其上刻有雕像。私人住宅有餐廳、臥室、廳堂、花園等,房內有精美壁畫,花園裏則有不少人、獸等雕刻品。龐培古城多羊毛紡織印染作坊,依次可看出洗毛、紡線、織布、印染等工序,此外還有麵包作坊、榨油作坊等。更為難得的是,人們還發掘出商人的賬本、借債人的借據、放高利貸者的放債記錄本、政府布告等文字材料,這些,均向人們展示當時龐培社會生活的不同層麵。另外,還有不少工具、錢幣、首飾、武器、衣服、用品之類被挖掘出來。

人們已發掘出2000多具人的屍骨和不少牲畜骨架。根據這些骨架形狀,可以看出當初火山爆發時人畜驚恐萬狀的情況。有人蹲地掩鼻而亡,有人趴在地上痛苦掙紮著告別人世,有人頭頂枕頭在街上狂奔死在路上,也有人手持鑰匙,正想打開房門搶救財物突然被火山灰埋沒而亡。一隻狗脖子被鏈子拴住,急得拚命掙紮,呈後腿著地、前腿騰空而起之狀。

龐培古城突然被巨量的火山灰埋沒,這使得龐培城的建築、物品、人和牲畜等得以完好的保存,這為今人根據這些遺跡恢複古城的原貌、研究古羅馬社會和曆史提供了十分珍貴的第一手資料,也向世界各地遊人展示了古羅馬社會生活的生動畫麵,具有巨大的研究和旅遊價值。

我國曆史上也有過火山爆發,如《寧古塔記略》一書對黑龍江省五大連池火山爆發作了如下記載:“於康熙五十九年六七月間,水蕩周圍三十裏,忽煙火衝天,其聲如雷,晝夜不絕,聲聞五六十裏,其飛出者皆墨石、硫磺之類,經年不斷,熱氣逼人三十餘裏……”1951年5月27日,我國新疆昆侖山克裏雅河附近也有火山爆發。

為什麼會形成火山爆發呢?

我們知道,地球內部由多個圈層組成,其最外的一層叫做地殼,由固體的岩石組成,平均厚度為33千米。地殼之下為地幔層,分為上地幔和下地幔。在上地幔50千米-250千米範圍內,由於放射性元素大量集中,蛻變生熱,局部呈熔融狀態,叫做軟流層。一般認為,岩漿的發源地就在此層。當高溫高壓的岩漿順著地殼構造裂隙噴出地表時,便形成了火山噴發。由於大部分火山噴出物在火山口附近堆積起來,故火山往往呈圓錐形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