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山爆發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災難。但是,火山灰彌漫在空中,對太陽光有一定阻擋作用,有利於降低地表的氣溫。火山的噴出物含有氮、鉀等成分,對農作物生長有利。火山附近常有溫泉分布,且溫泉水中含有硫磺等有益成分,有醫療保健作用。
奇湖拾趣
位於西亞地區的死海,是一個神奇的湖泊。在這個湖泊中,人們可以平躺在湖麵上,或閉目養神,或捧書閱讀,而不用擔心沉入水中。即使不會遊泳的人,也可以放心地浮在水麵上。據說在古代,羅馬遠征軍來到此地,把抓到的俘虜投入死海,結果俘虜沒有被淹死,而是浮在水麵上漂了回來。羅馬遠征軍再一次把俘虜投入死海,結果俘虜仍然活著回來。這個現象讓人大惑不解,死海隱藏著什麼秘密能讓人浮起來呢?原來,死海的水十分特別,它含有大量的礦物質,結果造成湖水的比重超過了人體的比重。若人被湖水浸沒,那麼人體所受的浮力比自身受到的重力還要大,於是人體就上浮,直到人體一部分浮出水麵,使浮力與重力得到平衡為止。死海湖水中的礦物質還對多種疾病有治療作用,因此,每年都有大量遊客來此療養治病。死海還是世界上湖麵最低的湖泊,它的湖麵比海平麵足足低了400米。
我國柴達木盆地有許多鹽湖。這裏的湖麵大多有厚厚的鹽層。最厚處甚至可以在鹽層上開汽車。這些汽車源源不斷地把鹽湖的鹽輸送到其他地方。柴達木盆地各種鹽類的總儲量達到570億噸。若把這些鹽供全世界人食用,可以吃上好幾千年。在一些地方,鹽還結晶成各種不同的形態,有冰棱狀的鹽,也有圓珠狀的鹽。有的鹽透明如水晶,可以用來雕刻成各種工藝品;也有的鹽由於含有一些別的成分,呈藍色、黃色或粉紅色,五彩繽紛,十分好看。這裏的鹽多種多樣,除了鈉鹽之外,還有鉀鹽、鎂鹽等,一些鹽中還含有硼、鋰、碘、溴等,可以綜合利用。
我國吐魯番盆地中的艾丁湖,又是另一種景色。這裏有的年份湖麵水波蕩漾,有的年份湖水因為全部幹涸而露出湖底。1958年,艾丁湖的湖麵麵積有22平方千米;1962年,該湖則全部幹涸;1973年,艾丁湖又恢複積水,湖麵增至29平方千米;1984年,該湖又沒了積水;到了1993年,湖底因長期露天而變硬,上麵可以行駛汽車;據1999年再對湖麵的測定,該湖又有較多積水,水麵麵積達到75平方千米。為什麼艾丁湖會時而積水,時而幹涸,麵積變化不定呢?這與天山冰雪融水多少有關,也與當地居民引河水灌溉用水多少有關。自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來,由於全球變暖趨勢明顯,使高山冰雪融水增加,這樣,河水水量增加了,地下水補給量也增加了,最終使補給湖泊的水也增加了。加上此時吐魯番地區大力加強用水管理,節約了用水。這樣,湖泊的積水不僅得以恢複,而且麵積有所擴大。
在南美洲北部的特立尼達島上,有一個奇怪的湖泊。它的湖盆中積蓄的不是水,而是一層厚厚的瀝青。更令人奇怪的是,人們每年從湖中開采出10萬噸上下的瀝青,這樣一直開采了好多年,但這個湖的湖麵仍然沒有下降。這是什麼原因呢?對此,人們至今還不十分清楚。有人認為,這裏原來是一個火山口,當火山爆發快要結束的時候,地層中的石油、煤氣等一起湧出,逐漸凝結而形成了瀝青層。又由於人們開采了一些瀝青之後,地下又有石油和煤氣繼續湧出,致使湖麵不顯得下降。
在南美洲的委內瑞拉,有一個麵積相當大的湖,叫做馬拉開波湖。奇怪的是,這個湖的湖麵上竟覆蓋著一層厚厚的油液。這又是怎麼回事呢?原來,馬拉開波湖的湖底下埋藏著十分豐富的石油資源,儲量達到48億噸。地下豐富的石油會通過湖底地層的裂隙滲漏出來,結果形成了湖麵油液。現在,委內瑞拉通過開發湖底的石油資源,已成為世界著名產油大國之一。2000年,委內瑞拉生產了145億噸原油,產量居世界第8位。
在太平洋夏威夷群島上有一座基拉韋厄火山。在火山口,經常不斷地有熾熱的岩漿在翻滾,遠遠望去,景象十分壯觀,令人生畏。這些岩漿奔流,形成基拉韋厄湖。晚上,該湖更是火光四射,使昏黑的山野增添了幾分神秘的氣氛。這就是人們難得一見的熔岩湖。據說湖中的岩漿溫度很高,超過1000℃。為什麼會形成熔岩湖呢?原來,這裏火山活動強烈,地下高溫的岩漿不斷上湧,使熔岩湖長期處於熾熱的狀態。有時候,岩漿還會從湖口溢出,造成可怕的熔岩流。岩漿滾滾而下,熱氣逼人,更是一種令人驚異、懼怕的景象。
世界上有各種各樣奇怪的湖泊。在它們的背後,隱藏著各種不同的原因,值得人們去發現,去探索。
玄妙的泉水
你見過泉水嗎?在山麓一帶,我們有時會發現一股清水從岩石的裂隙中不斷湧出,實際上,這就是地下水的天然露頭,叫做泉。那麼,這些清澈的泉水來自何方?它們為什麼會源源不斷地湧出呢?在回答此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各地形形色色的泉。
在杭州,有一著名的泉,叫做虎跑泉。相傳杭州一帶曾連年大旱。為使廣大老百姓能夠早日擺脫旱災的折磨,有兩兄弟化成兩隻虎在地上拚命刨坑,最後,一股清泉從坑底湧出。老百姓歡欣萬分,然而這兩隻虎卻悄然離去。人們為感激此二虎,便把此泉叫做虎跑泉。該泉水清甜可口,四季不斷。用此水泡龍井茶,茶水清香誘人,故有“龍井茶葉虎跑泉”一說。
濟南有泉城之稱。據記載,曆史上濟南城裏有一百多處天然湧泉,其中最著名的叫做趵突泉。此泉水量大,水質好,泉水上湧猶如波濤翻滾。據《水經注》記載,此泉“突起雪濤數尺,聲如殷雷”。有人經觀測後認為,趵突泉每晝夜大約湧出15萬多立方米的清澈泉水。
在廣州北麵有一著名的溫泉,叫做從化溫泉。溫泉四麵群山環抱,層巒疊翠,空氣清新,環境幽美而寧靜。該泉水中有鈣、鎂、鈉等成分,對人體健康有益。從化溫泉也因此而遠近聞名。
在西安附近的驪山腳下,有另一知名度很高的溫泉,叫做“華清池”。相傳遠在西周時期,周幽王在此地建了宮殿,叫做驪宮。後來,該宮殿經多個朝代的續建。在唐玄宗天寶六載,此宮殿再經擴建,並改名為“華清官”。宮殿下的溫泉,也就被稱為“華清池”了。此泉水每小時流量達到25噸,水溫一直保持在43℃左右,水中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對人有良好的療養作用。相傳這裏的貴妃池曾經是楊貴妃沐浴的地方,詩人白居易在《長恨歌》中有膾炙人口的詩句:“春寒賜浴華清池,溫泉水滑洗凝脂。”現在,“華清池”三字為著名學者郭沫若先生所題,蒼勁有力,飄逸灑脫,更顯示該池之不凡。
黃山的“四絕”,為石、鬆、雲、泉。為什麼說黃山的泉為“四絕”之一呢?黃山的泉水又有何妙處呢?原來,黃山溫泉不僅水溫常年穩定在42℃左右,且泉水終年不斷,天氣久旱也不幹涸。更有奇者,在溫泉邊上,還有天然寒泉一股。它冬涸而夏盈,盛暑時,泉水清冽,用此水洗臉,令人神清氣爽。隔若幹年,此泉水色會變紅,令人稱奇,有詩曰:“朱砂常飲愁能化,浴過靈泉骨自香。”
據報道,遼寧本溪某地有一奇特的“間歇泉”,泉水每隔7分鍾噴發一次,水柱直衝半空。噴發之後,泉水又滲入地下。有人估算,該泉每天噴出的水量有120噸之多。
日本是一個多火山和地震的國家,也是一個多溫泉的國家。溫泉水中常含有多種礦物質,它們對好多種疾病有治療作用,因此,去溫泉療養成為許多日本人外出旅遊的一項重要內容,他們希望通過洗溫泉澡來治愈疾病。日本人還喜歡用溫泉水煮雞蛋吃,有人開玩笑說:“吃一個用溫泉水煮的雞蛋,可以多活7年。”
冰島的首都叫做雷克雅未克,是世界上有名的“無煙城市”。為什麼把它叫做“無煙城市”呢?因為,冰島有許多地熱溫泉。為利用這些源源不斷的泉水,冰島人在市內建起了多個熱水站,鋪設了幾百千米長的熱水管道,把熱水和暖氣送到工廠和居民家中。因此,在雷克雅未克,人們看不到冒黑煙的煙囪,整個城市也因而顯得十分幹淨。這裏,天空蔚藍,空氣清新。市中心有一個美麗的湖泊,成群的野鴨在水麵上悠閑地遊來遊去,好一派恬靜優美的景色。
那麼,這些形形色色的泉到底是怎樣形成的呢?
我們知道,地下的岩石常常是成層分布的。有的岩層是透水的,有的則不然。於是,地表水在某地滲入地下之後,形成了地下水,它存在於透水層中,並會沿著不透水層的上界麵,從高處向低處運動。在山麓地帶,地下水會出露而成為泉。有時候,透水層位於兩個不透水層之間,地下水在透水層中往往會受到較大的壓力,當它沿岩層裂隙湧出地表時,會湧動著噴出地表,這便形成了泉。在火山地區,地底下的岩石往往溫度較高。當地下水流經這種岩石時,會被加熱,露出地表後,就成了水溫較高的溫泉。地下水長時間與地下岩石相接觸,岩石中的一些物質會進入水中,故水中往往會有比較多的礦物質。這種泉水往往是理想的沐浴用水,其中有些潔淨的,還可以製成口感好、保健作用強的優質飲用礦泉水。
瀑布是怎麼形成的?
瀑布是指從河流岩坎上傾瀉而下的水流。大瀑布水量巨大,氣勢磅礴,吸引眾多遊人前去觀賞。世界上有一些著名的大瀑布,它們是寶貴的旅遊資源。
在非洲讚比西河的上遊,有一世界著名的大瀑布,叫做莫西奧圖尼亞瀑布。其落差超過100米,寬度達到1800米。河水咆哮著從峭壁落下,方圓幾十裏都能聽到這水濤的聲響。河水洶湧奔流而下,激起濃密的水霧,遠遠看去猶如白雲飄蕩,有時人們隻能看到茫茫的水霧而無法見到瀑布的真麵目。“莫西奧圖尼亞”在當地居民的語言中就是“水煙”的意思。讚比西河流經熱帶草原氣候區,當地幹濕季分明。在濕季,河流水量大增,流經瀑布的河水可達到每秒8000立方米的流量,更是一派氣勢磅礴、雷霆萬鈞的景象。到了幹季,河流水量大減,瀑布因水量小而被岩石隔成一些小瀑布。因此,要領略莫西奧圖尼亞瀑布雄偉壯觀的景象,遊客應在每年的11月至次年的4月期間去該處,因為這一段時間是南半球的濕季,河流水量大。
在美國和加拿大兩國交界處,又有一個世界著名的大瀑布,叫做尼亞加拉瀑布。這個瀑布離美國和加拿大人口稠密的地區不遠,因此它是吸引遊客最多的一個大瀑布。這瀑布被一小島分成兩部分。在美國部分,瀑布寬305米,落差51米。在加拿大部分,瀑布寬793米,落差49米,95%的河水流經此處奔騰而下。這瀑布水量大而穩定,全年平均流經水量達每秒6740立方米,比莫西奧圖尼亞瀑布要大得多。洶湧的河水從50米左右的空中奔流而下,發出巨雷般的轟鳴,使觀賞瀑布的遊客無不為這大自然巨大的力量而折服。古代印第安人把這瀑布叫做“尼亞加拉”,意思是“雷神之水”。
若要說世界上落差最大的瀑布,那我們又得把目光轉向南美洲。在南美洲委內瑞拉有一個叫做安赫爾的瀑布,它的落差竟達979米如果說“飛流直下三千尺”是一種誇張的說法,那麼對安赫爾瀑布而言,這種說法倒是相當貼切的。安赫爾瀑布位於崇山峻嶺之中,人們很難到達瀑布所在地。有人乘坐飛機前往,見到安赫爾瀑布猶如一條銀鏈從天空直掛下來直到深淵。盡管安赫爾瀑布水量不大,看起來並不壯觀,但巨大的落差使它名聲大振。
南美洲還有一個叫做伊瓜蘇的瀑布,它位於伊瓜蘇河上。這個瀑布有4000米寬,是世界上最寬的瀑布。這個瀑布的寬度約相當於尼亞加拉瀑布的4倍。滾滾河水奔騰而下,直落到深淵。激流撞擊在岩石上,震耳欲聾,此乃世界又一奇觀矣。
我國也有一些規模較大的瀑布。黃果樹瀑布位於我國貴州省西南部,寬約20米,從57米高的懸崖上直瀉至一個大水潭中,蔚為壯觀。我國廣西與越南邊界線上的德天瀑布規模更大,它寬120米,與越南境內的板約瀑布相連,全寬達到208米。瀑布垂直高度有60米,分三級飛瀉而下。其年平均水量大約是黃果樹瀑布的3倍。
自然界為什麼會形成這些氣勢雄偉、轟鳴而下的諸多瀑布呢?
一些河流的岩層是上層較堅硬,下層較鬆軟。當水流衝瀉下來時,水流比較容易把下層鬆軟的岩層侵蝕掉,於是,瀑布流經的崖壁會變得更陡。一定時間之後,上層較硬的岩層因缺乏下層岩層的支撐,會崩落下來,於是,瀑布向上遊方向前進了一段距離,使瀑布的高度有所增加。這樣,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小瀑布會逐漸發育成大瀑布。另外,大片山體發生崩落會形成陡崖,斷層也往往形成懸崖峭壁,它們都可能形成瀑布。在有火山爆發的地區,熔岩流會阻塞水道,形成峭立的石壁,也可能形成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