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員見此情景十分悲傷,擦幹眼淚,繼續逃亡。後來,伍員在吳國受到重用,向吳王建議攻打楚國,他率兵返回楚國,終於報了楚平王的殺父之仇。

馮唐易老

《史記·張釋之馮唐列傳》:“文帝輦過,問唐曰:‘父老何自為郎?家安在?’唐具以實對。”“七年,景帝立,以唐為楚相,免。武帝立,求賢良,舉馮唐。唐時年九十餘,不能複為官。”

馮唐的祖父是趙國人,父親遷居到代地,漢初時遷居到安陵。馮唐以孝道著稱於世,文帝時被任命為中郎署長。

文帝即位十四五年來,北方的匈奴經常侵擾邊界,文帝深為憂慮。一天,文帝乘著車出外巡視,路過郎署時,看到一位老人前來迎駕。十分驚奇地問:“你可是現任郎官?你家住在哪裏?”“臣姓馮名唐,祖上原來是趙國人,臣父親時才遷居到代地。”馮唐回答說。漢文帝即位前曾在代地為王,就問他:“我從前在代地時,有人曾多次向我說起趙將李齊,非常驍勇,可惜他現在已經去世,但我一直忘不了他,不知你可熟悉他?”“臣一向知道李齊非常勇敢,但我認為他比起廉頗、李牧來差遠了。”馮唐說。

文帝也知道廉頗、李牧是趙國的良將,不由歎息說:“可惜我朝現在沒有廉頗、李牧這樣的名將,如果也有像他們這樣的將領,還怕什麼匈奴呢?”馮唐大聲說:“依我看,陛下手下就是有廉頗、李牧這樣的將領,您也未必能重用他們!”文帝聽了以後不由大怒,立即下令掉轉車頭回宮去了。

文帝回到宮中以後,想想馮唐剛才肯定不會無緣無故來冒犯自己,就命令內侍把馮唐召進宮來,問他說:“你從什麼地方看出來我不能重用廉頗、李牧這樣的將領?”“我聽說李牧在趙國做大將的時候,他鎮守邊境市鎮所收到的租稅,全部由他支配,用來犒賞官兵,趙王一點都不管他。所以李牧能竭盡全力守衛邊防。現在陛下您能如此信任自己的將領嗎?比如,魏尚做雲中太守的時候,所收到的租稅也全部用在手下的官兵身上,因此將士們都很聽他的指揮,打得匈奴聞風喪膽。可是陛下卻為了他所報的斬敵數目稍微有點出入就罷了他的官,把他關進了監獄。所以臣才說陛下不能重用廉頗、李牧這樣的將領。”馮唐回答道。

文帝聽了轉怒為喜,立即派馮唐去監獄釋放魏尚,並仍任命魏尚作雲中太守。接著,文帝又任命馮唐為車騎都尉。

匈奴聽說魏尚又出任雲中太守,就不敢再入侵騷擾。北方一帶的邊境,暫時又得到安寧。

文帝死後,馮唐得不到景帝的重用,帶著兒子馮遂回到家鄉,過起了隱居生活。後來直到漢武帝即位,在全國尋訪賢才,有人又推舉了馮唐,可這時馮唐已90多歲,不能再入朝為朝廷做事了。

日近長安遠

《世說新語·夙惠》:“因問明帝:‘汝意謂長安何如日遠?’答曰:‘日遠。不聞人從日邊來,居然可知。’元帝異之。明日集群臣宴會,告以此意,更重問之,乃答曰:‘日近。’元帝失色曰:‘爾何故異昨日之言邪?’答曰:‘舉目見日,不見長安。”。

西晉永嘉年間,西晉王朝經曆了八王之亂以後,政治局麵十分險惡。內部王如、杜耿領導的流民起義先後爆發,外部北漢的匈奴貴族劉淵經常出兵侵擾,西晉統治已岌岌可危。

這時,琅琊王司馬睿被晉懷帝任命為安東將軍,都督揚州、江南諸軍事。不久,他又出鎮建鄴,被加封為鎮東大將軍,成為江南地區的最高軍政長官。

司馬睿有個兒子名叫司馬紹,生得十分聰明,司馬睿很喜歡他。這年,司馬紹剛八歲,司馬睿正抱著兒子在戲耍,有人從長安來到建鄴,司馬睿關切地問,“你從長安來,可知道京城這一帶情況怎麼樣?”“情況不太好。匈奴兵經常前來侵擾,百姓生活困苦不堪,再這樣下去,可能就要亡國了!”司馬睿聽了,不由潸然淚下。司馬紹見了,問:“爸爸,你為什麼哭了?”

“唉,大人的事,國家的事,說了你也不會懂的,你還小呢!”司馬睿說。

“我八歲了,怎麼會不懂!我都懂的!”司馬紹說。

司馬睿聽了,便說:“那好!我問你,你認為長安離我們遠呢,還是太陽離我們遠?”司馬紹想也不想,馬上回答說:“當然是太陽遠,隻聽說有人從長安來,沒聽過有人從太陽那兒來的,顯然是長安近,太陽遠。”

司馬睿見兒子思路敏捷,回答得很有道理,很為自己兒子的聰明而高興。第二天,司馬睿設宴宴請手下的屬僚,席間,他說起昨天兒子的答話如何聰穎,不由十分得意,他的屬僚也紛紛恭維。司馬睿又問兒子說:“你對大家說說,長安和太陽相比,哪個離我們遠?”司馬紹馬上說:“長安遠,太陽近。”司馬睿不由十分尷尬,問:“你今天說的怎麼和昨天說的不一樣呢?”司馬紹不慌不忙地回答說:“我們抬頭就能看見太陽,卻望不見長安,難道不是太陽近,長安遠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