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審雞蛋
包拯,字希仁,出生於公元999年,安徽合肥人。北宋仁宗年間中進士,官至樞密副使。他為官期間,為政清廉,力解民困,憎恨奸佞,不畏權貴,執法嚴峻,貴戚官宦無不懼憚,深為京師百姓稱道。
包拯剛剛生下時,渾身漆黑,兩眼放光,甚是嚇人。他的父親包懷以為是個不祥之物,心中很是不快。此時,包懷次子包海也在發愁,對妻子私下說:“好端端的一個二一添作五的產業,現在又要三一三剩一了。”
其妻言道:“父親正以為那黑孩子是不祥之兆,你若前去加把火,不就少了一個分家產的麼?”
包海一聽大喜,立即跑去對父親說:“父親年近七旬,母親也過半百,如今又生了這樣一個似妖如怪的異兒,倘若傳了出去,豈不讓人恥笑麼?”
包懷聽後,覺得甚是有理,遂令他抱出扔至荒郊野外。等母親醒來後,包海竟對她謊稱三弟生下後就死掉了。
然而,包懷的長子包山卻為人忠厚,心地善良,不忍看著三弟就此喪生,又將他偷偷地抱回。恰巧他的妻子王氏這時也產下一子,懷中有奶,便讓妻子將三弟和他的兒子一起撫養起來。幾天後,包山又覺得妻子奶水有限,養兩個孩子不夠,況且萬一露風出去,三弟性命仍然難保,便和妻子商議,把親兒子寄養他人家中,讓妻子隻奶三弟一人。
他的妻子王氏不但心地善良,也是個有識之人。她見三弟皮膚雖然漆黑,但眼明耳大,鼻直口方,五官端正,將來定然聰慧有為,而且又是丈夫的胞弟,便同意了丈夫的意見。為了掩人耳目,她還和三弟母子相稱。
當小包拯長到兩歲的時候,王氏教他讀書識字,他一學就會,而且記憶力很強,一日學百餘字不會忘記,包山夫妻越發高興。
一晃幾年過去,小包拯已經六歲了,長得結實聰慧,有識明理,甚得包山夫妻歡喜。
這一日,正值包拯的母親壽誕之日,包懷自設家宴,不請外客,隻有家人。正在一家人歡天喜地地為老婦人周氏祝壽的時候,包拯突然來到麵前,跪倒在地,彬彬有禮地說:
“祝祖母福如東海長流水,壽比南山不老鬆!”
包拯言畢,又連著磕了三個響頭,喜得周氏一把將其摟入懷中說:“好個聰明的乖孫兒!”
不料,周氏說剛說完,竟又兩眼發紅,傷心地落下淚來,接著泣不成聲地說:“你那小三叔如果活著,也應該像你這樣大了!”
長子包山見時機已到,遂向妻子王氏使了個眼色。王氏會意,立即起身離座,跪在周氏的麵前說:“求婆婆恕兒媳膽大之罪,此子便是我那三弟!”
一句話,驚得眾人目瞪口呆,似陷入雲霧,摸不著頭腦,小包拯也愣在了當場;特別是包懷和他的次子包海,更是嚇得臉色都變了。
隻聽王氏繼續道:“當時,兒媳見婆婆年齡大,怕乳食不足,擔不起喂奶孩子的辛苦,故將三弟暗暗抱走,不敢讓人知曉,時至今日,見婆婆如此思念三弟,再不忍隱瞞,才以實情相告!”
小包拯聽罷,更是淚流滿麵,對王氏肅然起敬。
由於王氏隱去了包拯被棄荒郊的一節,包懷和包海才心中稍安。
周氏一聽,心中大喜,連忙起身,將王氏扶起,拉到身邊坐下說:“如此說來,為婆婆的應該首先感謝你對我兒的撫養之恩,賢媳可真是天下第一賢德的人!隻是我那可憐的小孫子又身在何處呢?”
王氏稟道:“婆母放心,隻因當初兒媳奶水隻夠養育三弟一人,故將你孫兒寄養在別人家,如今也和三弟一樣大了。”
周氏聽罷,立即命人將其領來,見他和自己的三兒果然一般高低,隻是相貌不同罷了,周氏心中越發歡喜。
父親包懷更感自責,想想當初一節,總感到對不起夫人;如今看著活蹦亂跳的叔侄兩人,不知是感激,還是慚愧,望著兒媳王氏不知說什麼才好,隻是不停流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