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破侖死亡疑案
雄踞歐洲之獅
在拿破侖成為歐洲大地的雄獅之前,他隻是科西嘉島上的一個倔強的小男孩,10歲的時候,父母把他送到了城裏的軍校,操著一口科西嘉方言的他,受到了小夥伴的嘲笑,不服輸的拿破侖不甘示弱,很快克服了語言的障礙。並取得了遠遠超過其他人的優秀成績。在法國大革命的風暴中,拿破侖得到了施展抱負的機會。1792年,拿破侖協助法國革命政府一舉攻克了地中海重鎮土倫,並被破格提拔為少將。1796年,在葡月風雲中,拿破侖平叛巴黎,再立奇功,聲名大振,成為了法國一支重要部隊的司令。
進入政界上層後,拿破侖見到的法國是一個垂死的法國,政府體製僵化,內部勾心鬥角、腐敗無能,社會經濟一蹶不振。1799年11月,拿破侖發動了霧月政變,派軍隊控製了督政府,解散了元老院和五百人院,奪取了議會大權,接管了革命政府的一切事務,掌握了法國軍政大權。從此,拿破侖大權獨攬,開始了為期15年的獨裁統治。
擁有強大政治權利的拿破侖,開始進行政治機構的改革,第一步,就是製定了影響深遠的《拿破侖法典》,此外,他還建立了法蘭西銀行,並且大力興辦教育。但是,比起改革和執政,拿破侖更沉迷於武力征服,他狂熱的政治野心從來就沒有安於過現狀,當政期間,拿破侖幾乎馬不停蹄地對外發動戰爭。麵對拿破侖的金戈鐵馬和凜然霸氣,就連曾經不可一世的老牌資本主義帝國也隻能甘拜下風,任人宰割。短短幾年,拿破侖的軍隊征服了大半個歐洲,先後占領了意大利、奧地利等國。1804年5月18日,元老院一致通過建立法蘭西第一帝國,拿破侖為法蘭西帝王,一年以後,他在意大利也加冕為王。
然而,沒有人會是戰場上永遠的勝利者。很快,英國、奧地利、俄國和西西裏王國組成反法同盟,在隨後的幾年中與法蘭西帝國展開了激烈的戰爭。1812年9月,莫斯科之戰,是拿破侖輝煌一生的轉折點,拿破侖在此戰役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慘敗。9月14日,拿破侖軍隊進駐莫斯科,誰知一場突然的火災將軍隊的糧草全部燒光,沒有了糧草的供應,法軍陷入了困境,此時又逢冬季,俄國異常嚴寒的氣候更是使得士氣大減,最終在俄軍的突然襲擊下,法軍幾乎全軍覆沒,60萬大軍最後隻剩下2萬人。俄國沙皇率領反法聯軍乘勢殺來,拿破侖被迫退位。1814年4月3日,元老院宣布法蘭西帝國覆亡,4月6日,拿破侖簽訂退位書,被盟軍放逐到意大利的厄爾巴島。波旁王朝複辟,路易十八掌握了複辟王朝的大權。小小的厄爾巴島怎能承載得了雄獅的理想,拿破侖並沒有就此沉淪,趁監視他的英國海軍一時疏忽,他逃離了厄爾巴島,帶領1000名部下在法國登陸,赤手空拳地奔向了巴黎,他依然被人們所崇拜,昔日帝國的景象也未從人們的腦海中消失。路易十八的軍隊奉命前來阻截,麵對一排排烏黑的槍口,拿破侖昂首挺胸繼續前進。他的堅毅和鎮定鎮住了士兵,並掀起了他們往日的激情,盡管保王黨軍官氣急敗壞地直喊:“開槍!”可士兵們卻掉轉槍口,投奔到拿破侖的部隊。在法國許多軍人眼裏,拿破侖依舊是不可替代的英雄,拿破侖的再次歸來,造就了曆史上著名的“百日王朝”。
但是,這次歸來注定是要失敗的。1815年6月18日,滑鐵盧戰役標誌著拿破侖時代的結束。歐洲反法聯盟容不得拿破侖東山再起,一場大決戰在滑鐵盧展開了。由於兵力寡不敵眾,再加上法國連年戰爭,耗盡了財力物力,因此,這場戰役以拿破侖的失敗而告終,拿破侖第二次被迫退位,被囚禁在非洲西部南大西洋上的聖赫勒拿島,直到1821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