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渭長學畫記

任渭長,出生在一個貧寒之家,從小喜歡畫畫,因拜不起名師,便投身於當地一個專畫喜神(亡人肖像)立軸的民間畫師那裏當學徒。畫亡人肖像是個呆板乏味的活計,如果有人要畫逝世的祖輩先人,便從那畫好了的“百家圖”中揀出相像的人像,照瓢畫葫蘆地描摹下來,然後再根據主顧的要求,補上身段服飾便算完工了。

任渭長天天在民間畫師那裏畫喜神,日子久了,他感到這種畫千篇一律,實在是枯燥乏味,於是萌生了改動畫稿的念頭。有一次他畫喜神,將一個原本端坐嚴肅的造像改畫成左足蹺在右腿上,畫師看了很生氣,讓他重畫。

畫了一個時期,任渭長又忍不住對畫稿進行改動,非但身段,連頭部姿態也改變了,畫師大為惱怒,認為如此下去遲早要被他砸了飯碗,於是幹脆將任渭長逐出店門。

任渭長丟了飯碗,便自己開業畫像。任渭長哪裏知道,他這般年輕,還根本不會做生意,再加上畫鋪的地段又偏僻,極少有人光顧他的畫鋪。任渭長生活不下去了,便夾著一摞畫稿到杭州當街賣起畫來,可是他的畫仍少人問津,任渭長終日流落街頭,日子過得甚為窘迫。

任渭長確實有“畫緣”。一天,畫家姚燮正好經過任渭長的畫攤,看了他的畫覺得有幾分靈氣,不禁問道:“這畫是你畫的嗎?”任渭長怕沒畫好,雙手亂搖道:“不,不,是我的一位朋友畫的。”姚燮接著說:“我看這畫畫得不錯,有點意思,恐怕作者年紀很輕,沒掌握作畫的方法,你叫他到我家來,我可以教他。”任渭長大喜過望,連忙一五一十道明真情,匆匆收拾畫攤跟著姚燮來到他家裏。

姚燮很喜歡任渭長,他拿出畢生珍藏的許多古畫給任渭長觀摩,並留他在家裏跟他學畫。姚燮是清朝詩書畫三絕的畫家。他一邊教任渭長學畫,一邊教文學,任謂長的畫藝突飛猛進。他從陳老蓮入手,上迫唐宋,創造出了筆法圓勁、形象誇張的藝術風格。後來他到蘇州去賣畫,頓時一鳴驚人,聲譽大振,直到成為清朝任派的創始人,一直影響到近代的畫壇。

我國版畫有很悠久的曆史。最古的版畫作品,是漢代的肖形印,在印章上刻了龍、虎、禽、鳥等圖印,印在絹上紙上,成為精美巧麗的圖形。清代版畫普遍發展,年畫盛行於民間。鹹豐年間的浙江蕭山的著名畫家任渭長,一般認為是我國傳統版畫最後的一位大師。以後的版畫受到西方美術的影響,和我國傳統的風格是頗為不同了。任渭長是清代繪畫“任派”的創始人,他為人和善,又極愛才。在街頭偶然發現任伯年的畫有才氣,就收他為徒。最後,任伯年也將任派的畫風發揚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