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苦禪失畫
李苦禪心底寬厚,待人誠摯,又每每由於太缺少社會經驗,過於寬厚而上別人的當。事後也多不計較,一笑置之。
一日酒後,氣氛歡洽。有人向李苦禪借看其收藏的明代名書畫家祝枝山手書長卷《梅花篇》,他便取出借給此人。多日之後,他去索取,那人卻說:“你不是講送我的嗎?”
李苦禪隻得忍痛割愛。
事後他說:“也許是我酒後失言,答應送給人家了。送給人的東西怎麼能再去要回呢?都怪我酒後糊塗啊!”
一天,李苦禪與師弟許麟廬在京西和平畫店談畫,一陌生人亦趨前攀談,並且一直跟到李苦禪家中,說:“我真喜歡您老畫的大鷹,可惜太貴了……”
李苦禪說:“不必買,我現在就給你畫。”待這幅氣勢奪人、堪稱佳構的四尺中堂《雄鷹圖》畫畢,已是中午12點多鍾,李苦禪又留那人在家中吃午飯,客人酒足飯飽後拿著畫高高興興地走了。
李苦禪熱情地把他送出大門。
家人問:“他是誰?怎麼沒見過?”
李苦禪說:“忘了問名字!”
家裏人都哭笑不得。
李苦禪,原名英,山東高唐縣人,是現代畫壇大寫意巨匠。1920年,他拜齊白石為師,不久,齊白石看出22歲的他乃天縱英才,視他為知己,讚賞他道:“將來英若不享大名,世間是無鬼神也!”他的同學林一盡眼見他的困苦,贈他“苦禪”二字。“苦”取自佛門四諦之第一字,“禪”乃他擅長之大寫意畫,他欣然接受,以“苦禪”為號,更孜孜習畫。李苦禪29歲便成為杭州藝專教授。建國後一直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